刘金辉
摘要:大学生军训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目前仍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本文就当代大学生军训的必要性、军训中存在的问题、对策及军训的意义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大学生;军训;问题;对策
一、当代大学生军训的必要性
从学生自身的角度来说,首先高中时期学历压力大、体育锻炼少,导致很多学生处于不健康或亚健康状态。其次独生子女多,学生长期处于被溺爱状态,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再次大学生阅历少,缺乏计划性、执行力及战胜困难的勇气,意志力上不够坚定。最后新入校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不够成熟,心理波动大,心理承受能力弱。军训可以锻炼大学生的意志力,养成吃苦耐劳的品质,有利于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从国家的角度来看,对大学生进行军训是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方针政策,落实振兴民族、国家富强的重要举措;是国防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一方面增强他们的国防意识,自觉履行国防义务,并提高国防知识和技术的学习。另一方面可以促進大学身形成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家乡的崇高思想。
二、当代大学生军训中存在的问题
(一)军训形式大于内容。目前军训过于重视学生队列的训练,内容单一,目的就是总结汇报时的演出,忽视了学生对现代化军事素养和个性化军事兴趣的培养,难以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
(二)军训效果难以长久维持。我国高校军训时间一般为半个月左右,采用集中统一的训练模式,这种方式在短期内效果明显。但是,在这之后的大学生活中若不能得到巩固和加强,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将很快忘记军训的收获和意义。
(三)军训管理机制不健全。行政部门未设立专门的学生军训工作管理机构和专职人员,管理机制也不健全,导致军训工作的渠道和协调工作不到位。
(四)教官素质难以达到要求。军训教官主要是由军队派遣现役官兵到学校帮训,部分现役军人比学生的年龄还小,知识水平低,素质参差不齐,与学生沟通困难,难以达到军训的实际目的。
三、完善当代大学生军训的建议
(一)思想干预、明确目的。首先要积极做好参训学生的思想动员工作,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其次是要明确军训目的,响应国家号召,在军事知识、国防知识、安全教育等方面加强训练。
(二)明确职责、加强管理。国家对军事技能训练要求2-3周,军事理论教学不少于36课时。各级部门均应按职责分工,主动协调,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保障学生军训的顺利完成。
(三)避免枯燥、丰富内容。在大学生军训过程中,尽量克服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和传统的训练模式,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克服恐惧情绪。另外,需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将多媒体教学运用到军训过程当中,快速、形象、直观地将军事理论和军事技能展现出来。另外,将野外生存、战场救护、轻武器射击、战术基础等加入到军训当中,不拘一格,力求丰富多彩,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四)长效机制、巩固成果。通过潜移默化和强制管理两种方式建立军训成果长效机制,加强提升大学生自我日常管理水平。通过学习军事理论课程、参加国防教育活动、举行出早操升国旗等爱国主义教育和军事体育技能比赛等活动,引导学生将军训成果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
(五)慎选教官、提高素质。在组织军训时应严把教官质量关,结合实际合理分配教官资源,必要时应提供给教官培训和学习的平台。
四、当代大学生军训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素质。当代大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通过军训这样一种较为刻苦的锻炼形式,既锻炼了学生的心理素质,也强健了学生体魄,使学生在体质和意志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二)发散思维、促进智育发展。军训作为大学生入校的第一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审美能力。通过军训,不仅可以令学生开阔眼界、拓展思维,更能进一步提高创造力和综合思维能力,促进智育发展。
(三)培养组织纪律性。大学生穿上军装,军人的作风以及高度的组织纪律性马上就会起到楷模效应,为学生们树立起榜样,令学生们自觉养成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良好作风。在军训中严格按照军事化管理的办法,实行严格的时间制度,能够让学生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将来的学习生活中更加重视纪律。
(四)激发爱国情怀。大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军训,逐步关心祖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形成对人民和国家的社会责任感,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国防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怀。
(五)强化国防后备力量。国家需要加强国防教育,保卫祖国、和平发展,军训是高校传播国防教育的主要方式。军训扩大了后背兵源、满足了国防建设的需要、构成了全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学生积极参加军训,才能服务好社会。
总之,军训应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安排军训时间和军训内容,提高军训质量和军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