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立华 王薇 吴赛娟 姜涛
摘要:说到玛虎文化,几乎不为人所知,学界研究者也甚少。中国知网搜主题“玛虎”下的文献一共九条,其中两篇文章分别发表于辑刊和期刊之上,也就是说,实际上共有7篇相关文章。
关键词:玛虎戏;文化;综述
一、玛虎
玛虎是谁或是什么?长白雁认为,玛虎迄今没有公认的涵义,一般认为与精灵或神灵同义。富希陆、富育光在《瑷珲十里长江俗记(节选三)》中写道:玛虎者,满语也。汉语“假面”之意,也称鬼脸。久之,满语渐废,时人不解玛虎之意,传言“玛虎子”为鬼怪之意,附会也。在璦珲,玛虎并非装饰或陈设之物,自古素为满洲各望族大户萨满、穆昆达、噶珊达、扈伦达、哈拉达部族珍藏之宝,皆有谱牒档色入案。宋思扬在自己的硕士论文《中国北方玛虎面具艺术研究》 一文中提到,玛虎满语是“假面、鬼脸”的意思。终上所述,玛虎最初应该是一种雕绘着各种造型的面具,这种造型具体形态多与超自然力量有关。因其造型特征和满语消失,亦或被人们用作神灵鬼怪的代名词。
富育光《北方面具文化考析》一文认为,北方古代先民,对各种假面造型有着深厚的信仰和习爱心理,这同他们初始的古代牧猎活动有直接关系……。从假面文化的信仰的奥妙分析,最早的观念动因还是原始宗教观念的支配与影响[7]。虽然当玛虎作为具体精灵时,似乎不属于萨满教神灵系统,是民间传说和民俗活动中的产物,但它泛指一般的自然神、祖先神时,便借用了萨满教的相关神灵。“跳玛虎”仪式和活动明显受萨满教影响。宋思扬的硕士论文《中国北方玛虎面具艺术研究》中提到,玛虎戏源于北方原始萨满教活动。萨满面具在满语中称“沙曼玛虎”,随着岁月的更迭演变,最初古老的宗教意识渐渐被娱乐性的舞蹈所取代。也就是说,玛虎不是一般的借以遮面的工具,其造型具有对应神灵的力量和神秘,这种形态与灵性的统一只有某一类人群才能同时赋予。
玛虎的制作材料可以说是因地制宜。富希陆,富育光在《瑷珲十里长江俗记(节选四)》中描述得详细:古代用龟盖、毛草编织,骨片与鱼鳔胶贴成。近世用圆木镂刻镶嵌而成,朱陈赛中更有人用草、树皮、熟皮、椴桦榆木、石板、羽翅、骨板等经水、火热熏,湿黏土沤浸,强炉大煨燎,用滕花围贴制作玛虎。宁安玛虎面具主要有两种形式,即用葫芦和葫芦制成的人头型和假面型。人头型是用成熟的整个大葫芦制作,将葫芦晒干,在其上画出各种脸谱,直接套在头上,叫玛虎头。假面型多用葫芦瓢制作,先将葫芦瓢劈两半,抠净内,晒干,用时现着色画脸型。用后擦凈保存起来。也有的画些面具纸样长期留存,恭放神匣或其它敬处,用时按照图样和规定的色调绘画图形[3]。玛虎面具传播地域广泛,清代普及到黑、吉、辽三省及京津一带,在京师早年亦有玛虎匠人。
二、玛虎戏
长白雁在《黑龙江宁安满族“跳玛虎”和“玛虎戏”》中描述了具是满族特有的民俗仪式跳玛虎和民间艺术形式玛虎戏两种。跳玛虎形式有三种:驱邪求平安、盖房上瓦 、旱天求雨三种仪式。玛虎戏是由跳玛虎发展而来,内容比较广泛,包括神话故事、历史传说、爱情故事,有“大场戏”和正戏之分。
玛虎戏的历史比较悠久,研究者也都有所论证。富希陆,富育光《瑷珲十里长江俗记(节选四)》中认为,满语“玛虎朱陈”(玛虎戏) ......这些均说明金代已有玛虎之戏....。长白雁在文章中提及,早在明代黑龙江伊通县东部地区,金代女真后裔蒲察氏聚居的蒲草甸子就曾经流行过跳玛虎和玛虎戏。郭淑云《宁安满族玛虎仪式与玛虎面具刍议》一文中论述,跳玛虎是满族一种古老的具有鲜明宗教色彩的民俗活动,其起源甚早。据傅英仁先生上两代人介绍,明代富察之野(宁古塔满族富察氏原居地,因金代旧姓为蒲察氏,故又称蒲察之野,俗称蒲草甸子,即今伊通县东部)各部就已流行。 也就是说,玛虎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金代。
玛虎戏不仅为满族群众所喜闻乐见,与满族相邻的鄂伦春、达斡尔、赫哲族甚至汉族人家逢年过节也同满族人同戏玛虎。汉军也有玛虎戏,玛虎皆为本族亡灵厉鬼……与满洲旗人玛虎朱陈不可同等比肩。早年寿宴喜庆喜罩玛虎面,踢踏雀跃……,近世,玛虎在民间含卜性,视为神品,或惧为鬼灵,有人用于镇邪招魂。据文献记载:“疆珲(即爱辉)旧有玛虎戏,不只活动集镇闹市,多昌行与沿江(黑龙江)村屯,逢年节、婚寿喜宴》....。玛虎爱耍者绝非《清史稿》所记只在皇家大院,满族民间望族和大部落,早在金代就有玛虎玛克辛。瑷珲故地,不仅巧做玛虎负有盛名,瑷珲尤超过蒙古,演绎玛戏艺者,亦在东北堪冠,玛虎戏,瑷珲妇孺皆知。跳玛虎和玛虎戏在宁安有悠久的历史,玛虎戏分南北两派。南派因萨布素带往瑷珲(戍边)在宁古塔衰落。
玛虎文化是北方世居民族的面具文化,反映着北方人的历史和习俗,是研究北方人类原始宗教和古文化的重要依据。近年来,在各界人士的努力下,发掘和发现了一批玛虎文化资料,如玛虎戏代表性的小段《乌林答布殉节》以及《罕王开山》《敖东格格》《康熙私访》《二打金川》《永贞治水》等剧目;王松林同傅英仁先生合撰出版了《满族面具新发现》(时代文艺出版社1997年7月出版)一书;王松林、张振海编创玛虎戏《阿布卡》;爱辉区同黑河学院共同创作的中国首部瑷珲玛虎戏原创剧目《神佑古城》在黑河市爱辉区隆重上演。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玛虎文化的挖掘和创新工作依旧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冯潇,王美玲.陕西地域文化融入孔子学院活动刍议——基于说服理论[J].唐都学刊,2019,35(05):107-112.
[2]牛耕夫.艺术教育共建工作的回顾与展望[J].艺术教育,2011(03):5-8.
作者简介:
杨立华(1971-),女,副教授,主要从事黑龙江流域民族文化研究;
王薇(1982-)女,讲师,主要从事旅俄华侨历史文化研究;
吴赛娟(1965-),女,副教授,主要从事少数民族语言文化艺术研究;
姜涛(1988-),男,主要从事少数民族音乐研究.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瑷珲玛虎戏的挖掘与传承研究”(19YSE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