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2020-09-10 01:25李明福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2020年1期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应用

摘要: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可以减少施工過程中产生的废物量,同时减少碳排放和粉尘污染等,这对提高整体施工的管理水平和建设效率有很大帮助。因此,本文主要介绍了装配式建筑物与其他建筑物相比的优缺点,以及如何提高这种建筑施工的工作效率,以达到节省资金的目的。本文对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应用

引言:随着社会经济地持续发展,对我国各个领域的发展要求也逐渐提高。中国坚持创新式发展,使得我国的建筑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而且对建筑业的发展也有了一定的新要求。一般情況下,装配式建筑物显然更适合目前生产和生活以及公众对建筑住房的质量需求。与传统的现场建筑施工相比,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实际应用可以在项目的施工阶段节省大量的材料、水资源和电能。目前有几个地区已经把装配式建筑投入到了实际应用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使用装配式技术的优势

从建设项目管理的角度来看,装配式建筑技术的使用尤为重要。它可以产生以下效果:(1)可以显著提高建筑物的建设质量和施工效率。整个装配式建筑理念主要采用工厂生产模式,该模式主要生产各种组件,并解决了传统的产品质量问题。通常,可以用装配操作代替手动操作,这样可以减少设计错误的可能性,并提高工程设计的质量。(2)管理方式的完善。在设计不同类型的装配模式时,需要显示出其独特的功能(例如生产制造和设计标准化),以确保每个生产连接变得越来越完善,这也是提高整体施工水平的关键。随着先进管理模式的出现,建筑行业的现代化属性变得更加清晰。(3)提高管理效率。随着装配式建筑技术的使用,湿法工程的数量已大大减少。另外,从交叉工作的实施中可以看出,提高生产效率更为重要,这种设计可以减少24.7%的施工时间和32.0%的人工需求,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

二、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一)预制构件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在预制构件的浇筑当中,施工工人必须首先检查混凝土浇筑打磨工具,以确保所使用的所有混凝土打磨工具都满足建设项目的施工要求,然后检查预制构件内部钢筋材料的质量,以确保内部钢筋结构的质量合格,然后进行最后的喷漆工作。在预制构件表面涂覆隔离物后,施工队开始对预制构件浇筑混凝土,务必严格检查操作是否规范,浇筑是否均匀,全部施工过程务必符合设计标准要求。假若发生形变,必须第一时间修复。浇筑完工之后,务必调整有关的平整度,并后续进行科学适当维护,使其满足技术要求。另外,如果施工队在浇注的时候选择插入式混合方法,必须保证插入式混合设备不能损坏预制构件的内部加固结构,使预制构件更加稳定。整个预制混凝土施工项目完成后,施工工人必须科学合理采用蒸汽养护预制构件表面。

(二)预制部件的吊装施工技术

预制构件的吊运安装也极其重要,一般有两种不同类型的系统,一种是湿系统,另一种是干系统。湿系统运用的基本流程是:规划安放预制构件,吊运安装预制柱,吊运安装预制梁,吊运安装楼板,吊运安装建筑物外墙,吊运安装阳台,吊运安装楼梯,浇筑混凝土,在建筑物中配置电气设备,以及灌浆建筑物。在湿系统的条件下,预制装配式施工一般用以下施工方法:在建筑墙体上预留锚杆,必须保证锚杆能够插入叠合现浇层;在楼板的混凝土浇筑时,必须用现浇混凝土浇筑方法将建筑物的上部与楼板紧密连接,建筑物的下部必须与铁件连接,建筑物的下部跟铁件之间务必保持科学适当的间距,确保在地震时建筑物的下部可以在铁件的有效范围内发生稳定的震动。

(三)预制内剪力墙,窗体和叠合板安装施工技术

预制内剪力墙施工技术是借助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选择螺栓连接方式紧密地把预制构件连接起来,以确保其精确连接并满足其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实际技术要求。安装预制构件的时侯,必须在下板预留适当间距,可以使钢筋插入之后通过螺栓把预制建筑的剪力墙跟其他部分紧密连接成为整体。在预制建筑的施工的时侯,确定好连接位置后,通过螺栓确保内剪力墙与主体工程的紧密连接。还有,窗户是建筑物必须一部分。通过窗户实现通风、换气、透光等作用。选取窗体时务必科学合理全面关注建筑设计标准要求。在预制窗户的建造中,必须用螺栓固定窗户,并在窗户的位置保留螺母。预制窗户被运送到施工场地,针对窗户的位置以及连接构件,进行调整,完成窗户安装连接,以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

(四)预制构件之间的连接施工技术运用

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时候,有许多连接预制构件的方法和技术。科学合理的连接方式和高质量的连接直接影响整体建筑的施工质量和功能。现在主要选用以下三种重要的连接方式,一种连接方式是机械连接,另一种连接方式是现浇连接,还有一种连接方式是预制内剪力墙螺栓连接。机械连接即是指利用简单的机械连续套筒完成预制构件的连续灌浆作业,同时在其中运用强度好且无收缩性的水泥,从而实现预制构件的科学高效连接,使其连接位置更加稳定,使建筑工程的质量更高,更加安全,特别要高度关注这种连接对预制构件的内部加固要求标准比较高。

三、装配式建筑技术在施工管理中应用案例

以一个建筑项目为例,它是一个高层建筑,采用组装的建筑结构,并且该结构被设计为组装的整体剪力墙。建筑结构组件的设计涉及材料使用、切割墙壁以及楼梯内的隔板涉及等。这些都必须要根据装配式施工技术在管理该建筑项目中的特定应用,进行全面地分析。

(一)成品零件的制造

装配式零件是根据技术计划和时间表预先制造的,其生产进度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首先,装配式零件的实际组装进度必须在很大程度上与预估的组装进度相对应,且工厂的生产能力和存储部件的实际性能必须达到预期的应用效果。装配式零件的制造主要包括梁、柱和墙的构造。零件柱的制造需要根据定制零件的要求设计来设计出合理的形状。如果使用现有的模具,则应先清洁模具,以确保模具的正常使用,使用完后需再次清洁模具,并根据适当的构建流程放置和操作模具。必须严格开展后续工作,例如维修保留的管道。其中,部件载体的制造必须对应于清洁和定位模具的柱形部件的制造。然后,必须对加固的部件依次进行分组、抬高,然后再安装嵌入式部件、关闭模具并将其固定在侧面,最后浇筑并打磨混凝土。

(二)零件运输管理

从建设项目管理的角度来看,必须很好地进行构件的运输管理,以保证装配式建筑物的施工质量和效率。运输部件时,应使用货盘或其他运输设备,并附上专用的设备或架子,以将部件固定在运输工具中。根据所用组件的特性,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例如使用剪力墙板以确保部件没有损坏。使用垂直放置的方法,以免损坏楼梯和楼板等组件,还可使用安装支撑垫来保护组件并防止损坏。

(三)起吊成品

(1)起吊成品时,首先要检查成品是否损坏。其次,检查起吊所需的工具。严格遵循使用起重工具的方法,并为各个组件选择合适的起重方法。(2)吊装装配式部件时,必须提前检查两侧的支撑架,并根据吊装要求检查支撑点的高度和钢筋的位置,检查位置是否符合调查要求并正确选择调查点。(3)吊装装配式墙板时,必须在每个连接处都采取保护措施,特别是对墙板的保护,以免在运输和吊装过程中损坏墙板。

(四)成品零件的定位和铸造

将装配式部件运输到指定位置后,必须将其合理放置。在定位过程中重点处理高程和中线,并严格遵循要求以保持高程和中线的一致性。定位完成后,浇筑混凝土。压力注入过程用于通用机械工程中,也可以根据实际施工情况灵活处理[2]。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项目的施工管理中应用装配式建筑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需要对其进行一定的改进和完善,以提高我国的建筑水平,并为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提供基础。

参考文献:

[1]李丽,郑品.探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6(01):49-50.

[2]胡庆国,对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6(04):16-26.

作者简介:

李明福(1989.11-),男,山东省章丘市,大专,研究方向 :建筑工程。

猜你喜欢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应用
建筑工业化之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思考
浅谈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装配式建筑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关于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