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君 范倩瑛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黄河水资源开发与水利经济发展。
关键词:黄河;水资源开发;水利经济发展
一、质量与工程项目质量的定义及其内涵
质量有狭义、广义两种含义。狭义的质量是指产品本身所具有的特性。产品本身特性一般包含五个内容,即性能、寿命、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广义的质量除包括产品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外,还包含形成产品过程和使用产品过程中的工作质量。工作质量是指企业的经营管理、技术、组织、服务等各项工作对于提高产品质量的保证程度。
工程项目质量就是工程项目固有特性满足工程项目相关方要求的程度。满足要求就是应满足明示的、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要和期望。对工程项目质量的要求来源与项目的各相关方,满足各方要求的程度反映出工程项目质量的好坏。
工程项目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除具有一般产品所共有的质量特性,还具有其特定的内涵。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的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适用性
工程项目的适用性是指工程项目满足使用的各种性能。包括:理化性能,如保温、隔热、隔音等物理性能,耐酸、防火等化学性能;机构性能,指地基基础牢固程度,在强度、刚度、稳定性等方面符合国家的强度标准和顾客的具体要求;使用性能,如民用住宅工程要能使居住者安居,工业厂房要能满足生产活动需要等;外观性能,如房屋的造型、室内外的装饰效果等。
2.耐久性
工程项目的耐久性是指工程项目在规定的条件下,满足规定功能要求使用的年限,也就是工程竣工后的合理使用寿命。由于建筑物本身的结构类型不同、质量要求不同、施工方法不同、使用性能不同的个性特点,目前国家对建设工程的合理使用寿命周期没有统一的规定,仅在少数技术标准中,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大部分项目由于其一次性的特点,一般没有统一的耐久性指标。
3.安全性
工程项目的安全性是指工程项目建成后在使用过程中保证结构安全、保证人身和环境免受危害的程度。
对于工程建设项目而言,上述特性都是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但对于不同门类不同专业的工程,可根据其所处的特定地区环境条件、技术经济条件的差异,有不同的侧重面。
二、质量管理的工作体系
1.工作体系
质量管理工作体系是指企业以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为目标;动用系统的概念和方法,把企业各部门、各环节的质量管理职能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有明确任务、轵责、权限、互相协调、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质量管理工作体系大致分为三个部分:目标方针体系,质量保证体系,信息流通体系。
2.工作体系的运转方式
质量管理工作的运转方式是PDCA循环。PDCA循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W.E.Deming根据质量管理工作经验总结岀来的一种科学的质量管理工作方法和工作程序,因此PDCA循环也称戴明环。
PDCA循环的内容包括四个阶段、八个步骤。分述如下:
(1)计划阶段。明确提出质量管理方针目标、制定出改进措施计划。计划阶段包括四个步骤:
①调查分析质量现状,找出存在的质量问题。
②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各种原因或影响因素。
③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原因或影响因素。
④针对主要原因或影响因素制定改进措施计划。
(2)实施阶段。按制定的改进措施计划组织贯彻执行。实施阶段只有一个步骤,即第五步按计划组织实施。
(3)检查阶段。通过计划要求和实施结果的对比,检查计划是否得以实现。检查阶段只有一个步骤,即第六步,对照计划,检查实施结果。
(4)处理阶段。就是对检查结果好的,给予肯定;对检查结果差的,找出原因,准备改进。处理阶段有两个步骤。
①总结成功经验,制定标准。
②将遗留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
作为质量管理工作体系运转方式的PDCA循环,有以下四个特点:
①完整性。四個阶段八个步骤一个不少地做完,才算完成了一件工作,缺少任何一个内容,都不是PDCA循环。
②程序性。四个阶段八个步骤必须按次序进行,既不能颠倒着做,又不能跳跃着做。
③连续性与渐近性。计划、实施、检查、处理不间断地循环进行,这就是PDCA循环的连续性。每经过一个PDCA循环,都会使质量有所提高。这样,PDCA循环的连续运转,就使质量水平得到提高。
④系统性。PDCA循环作为一种科学工作程序,可应用于企业各方面的管理工作。企业有PDCA循环,项目经理部有PDCA循环,施工队、班组以及个人都有PDCA循环,并且下面的PDCA循环服从上面的PDCA循环,上面的PDCA循环指导约束下面的PDCA循环。企业上下形成一个大环套小环,小环保大环的PDCA循环系统。
三、工程项目质量的形成过程
任何工程项目都是由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等组成。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可以分解为一系列的工序活动,工程项目质量在工序活动中形成。因此,工程项目质量由工序质量、分项工程质量、分部工程质量、单位工程质量等组成。
从项目阶段性看,工程项目建设可以分解为不同阶段,相应地,工程项目质量包括各阶段的质量及其工作质量。
1.项目可行性研究质量
项目可行性研究是在项目建议书和项目策划的基础上,对投资项目的有关技术、经济、社会、环境及所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对各种可能的拟建方案和建成投产后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等进行技术经济分析、预测和论证,确定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并在可行的情况下,通过多方案比较从中选择最佳建设方案,作为项目决策和设计的依据。
2.项目决策质量
项目决策阶段是通过项目可行性研究和项目评估,对项目的建设方案作出决策,使项目的建设充分反映业主的意愿,并与地区环境相适应,做到投资、质量、进度三者协调统一。所以,项目决策阶段对工程质量的影响主要是确定工程项目应达到的质量目标和水平
3.工程勘察、设计质量
工程的地质勘察是为建设场地的选择和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地质资料依据。而工程设计是根据建设项目的总体需求(包括已确定的质量目标和水平)和地质勘察报告,对工程的外形和内在的实体进行筹划、研究、构思、设计和描绘,形成设计说明书和图纸等相关文件,使得质量目标和水平具体化,为施工提供直接依据。
工程设计质量是决定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工程设计确定了工程项目的平面位置和空间形成、结构类型、材料、构配件及设备等,直接关系到工程主体结构的安全可靠和综合功能等。设计质量决定了工程建设的成败,是建设工程的安全、适用、经济与环境保护等措施得以实现的保证。
4.工程施工质量
工程施工是指按照设计图纸和相关文件的要求,在建设场地上将设计意图付诸实现,形成工程实体建成最终产品的活动。因此工程施工活动决定了设计意图能否体现,它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可靠、使用功能的保证。工程施工是形成实体质量的决定性环节。
5.工程竣工验收质量
工程竣工验收就是对项目施工阶段的质量通过检查评定、试车运转,考核项目质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是否符合决策阶段确定的质量目标和水平,并通过验收确保工程项目的质量。所以工程竣工验收对质量的影响是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
从项目管理特征看,工程项目质量包括工程实体质量和工作质量。工作质量主要体现在工程项目各阶段和各专业的管理服务活动中。
参考文献:
[1]孙锐,李争起,吴少华,陈力哲,秦裕現.不同端流模型对强旋流动的数值模拟[J].动力工程,2002(3)
[2]郑小玉,杨永全,张建民.三板溪水电站溢洪道挑流鼻坎体型实验研究[A].水力学与水利信息学进展[C].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9.281-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