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欢
摘要:人才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是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催化剂,是决定企业市场竞争力与长久经营的根本,我国人口红利市场在2014年时期已经结束,当前更多的企业步入了人才竞争的浪潮中,高素质精英人才与储备型人才都是企业的根本,如何培养专业化优秀人才,提高人才对企业的归属感,拉拢市场上的顶尖人才成为当前企业面临的主要挑战,对此,本文以“党建如何在企业人才培养中发挥作用”为题,探讨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的融合可行性,强调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并为加强党建工作助力培养企业人才提出四点建议,希望能为加快企业经济发展,提高人才企业归属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党建工作;人才培养;专业化
引言:
当前,鲜少有企业重视党建工作的推进,大部分企业难以将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结合在一起,就目前发展情况而言,党建工作是一种系统性、持续性且极具精神文化建设的工作,而企业人才培养工作也是如此,两者的工作性质十分契合,党建工作甚至能够加强企业人才培养工作的进度与质量,对此,企业党组织可以尝试性地将党建工作融入到人才选拔工作中去,以选拔为主,以党建为根本,加强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
一、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一)党建是探索、发掘人才的路径
近些年来,中央明确指出要始终“坚持党委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全面推进人才强企战略”等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战略的指导。在当前的发展背景中,企业之间的竞争往往集中在人才资源市场与消费者群体两个方面,其中,人才资源配置作为一个企业发展的必然需求,党中央组织更是在《条款中》中进一步强调了进入人才的重要程度。在人才的引入过程中,企业首先必须能够探索、发掘人才,在这一方面,许多企业仅仅是将人才发掘停留在人力市场或招聘会中,而党建工作却能够利用其自身所具备的前瞻性与指导性,先一步探索、发掘人才的路径。
(二)党建能够构建合理优秀的人才梯队
构建合理优秀的人才梯队能够为企业提供一条可持续化发展的人才战略路径,对此,党组织必须要在第一时间内了解人才队伍的梯度与需求,选择、用人等方向必须切合企业岗位,除此之外,企业党组织还需要为企业引入人才和开发人才等工作创造有利条件。许多企业都会构建优秀人才库,并借此选拔优秀人才,基于此,企业党组织可以探索开展优秀人才选拔工作,充分调动人才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为企业凝聚各种优质人才。
二、加强党建工作助力培养企业人才
(一)改进企业内部人员培养模式
大多数技术型企业内部人员结构呈现学历层次低、断层较大的特点,依赖这种人员结构,人才培养方式也是“老人带新人”的形式,老一代员工的知识技能可能已经过时,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新人从老人那里学到的也会是这些传统的技能,企业内部人才培养形成一个循环,没有新鲜的事物和新型技能加入进去,自技术创新能力较差,缺乏技术创新的领军人才,对企业的发展进步十分不利。面对这种情况,党组织要担当起人才孵化器的角色,帮助企业内部建立起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1]。党组织通过设立符合现代社会企业制度和人才需求的人才培养机制,帮助人才学习新的知识技能,为其提供发展进步的途径,并且要建立人才档案,记录人才的技能信息和进步情况,再定期对人才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帮助他们了解自己技术水平,解决他们在技术能力和工作发展方面的疑惑,为其发展指引方向,除此之外还要经常督促和鼓励员工,引导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脚踏实地,奋勇拼搏。
(二)解决传统人才过剩的问题。
新时代企业发展对人才有新要求,对企业而言更加需要复合型人才。但是目前的问题是传统的单一型人才过多,面对新时代的要求已经饱和,所以企业在培养新新型人才的同时也要加速传统人才转型,解决过剩问题。做好人才转型是解决传统人才过剩的重要举措,也是培养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企业发展离不开每个员工。面对竞争日益激励的社会形势,党组织要分担起传统人才的转型重任,为企业的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引导企业做好传统人才再培训工作,加速人才转型。在现在的基础上,企业依旧可以沿用“传帮带”的模式,但是在选择“师父”时,不仅要重视技能水平要也要重视道德品质,前辈带领新人不仅在业务上扶持,更要注重引导其思想,带领其选择正确的行为作风。
(三)适当引进新型人才完善企业人才结构
长期以来,技术行业大型企业人力构成都比较稳定,整体学历层次差距小,年龄较大的员工占多数,总体来说适应新技术、新知识变化能力较弱[2]。并且企业招聘人才的标准也基本不变,对技术型人才依旧是原本的那一套标准。不得不说这种人才引进标准有不合理之处,时代在进步技术在发展,企业也必须要在人才引进上做出改变,适当引进创新兴技术人才和创新型人才,丰富的人才储备能够为企业创新保驾护航。基层党组织要对新型人才予以重视,要使用开放发展的眼光看待人才,积极引入各类的人才,不仅要鼓励企业内部人才积极学习,也要适当从外部补充人才。尤其是在企业技术短板的方面和尖端科技领域的人才,对企业的创新发展更是十分有利,但是难以靠企业内部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出来,同时这类人才也是企业缺少的,这时就需要主动从外部引进人才。基层党组织应当鼓励企业人才引进,不做新时代的守旧派,紧随时代发展潮流与时俱进,带领企业开拓创新,寻找新的发展进步之道。
(四)制定合适的激励手段鼓励人才进步
党组织在采取各种措施促进人才培养的同时,有需要设立奖励机制,激发人才的创新积极性。一方面党组织可以通过开展多种活动,在大众面前宣传表彰工作能力强、工作态度佳、工作效果好、工作进步大的员工,肯定他们的努力和贡献,鼓励他们继续努力进步,同时引导其他员工向他们学习,追求更好地工作成果和更大的进步,做下一次表彰会议上的表彰对象[3]。另一方面,党组织选拔入党积极分子要优先考虑积极踏实的员工,将技术水平高、学习态度好的人才放在首先考虑的位置,肯定他们的努力和贡献,对他们进行重点培养,着重锻炼他们的各项能力,促进这类人才的全面发展。在有效的激励手段下,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就会被充分调动,促进实现企业内部人才创新。
(五)建设努力拼搏、不断学习的企业文化
党组织还肩负着建设优秀企业文化的重要任务,针对人才培养,要营造全员努力共同进步的企业氛围。要实现人才创新,就要将督促员工学习当做重要任务,积极建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员工在各自的专业上学习新的知识,尤其是技能人才更要努力挖掘自己的潜能,审视自身的长短板,积极学习新技能补足自己的技能缺陷,完善技能体系,还要鼓励员工用发展进步的眼光看待知识更迭和技术创新,更要秉持终身学习的态度不断吸收新知识。其次良好的企业文化离不开努力拼搏的精神内涵,为了保证员工能够做到终身学习,党组织还需要加强宣扬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让奋斗精神在员工心里根深蒂固,为他们的工作和学习提供不竭的精神源泉。这种文化内涵归根结底还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因此党组织在日常活动中融入传统文化传承,结合世界加强党性教育,提升员工的时代使命感、民族责任意识和艰苦奋斗意识。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从客观角度来看,党建工作是一项具有完备标准的制度性特殊工作,这一特殊性质恰恰是高效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要条件,在企业目前的发展结对来看,高效培养储备人才、精英人才乃至管理人才都是属于党建工作活动的范疇,对此,企业应当尝试性地将党建工作融入到人才培养中去,提高人才培养效率,促进企业人力资源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邓若玉. 国有企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
[2]郑学选. 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研究[D].武汉大学,2016.
[3]范霞. 我国私营企业党组织功能和实现途径研究[D].山东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