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地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及经验浅析

2020-09-10 22:55郑洋苏旭邓一维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0年10期
关键词:客流车站防疫

郑洋 苏旭 邓一维

摘 要: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成都地铁严格贯彻执行上级防疫工作要求,立足运营实际和疫情发展态势,从组织领导、防疫措施制定、疫情应急处置、信息报送流程、复工复产等各个方面制定了科学的疫情防控措施,在运营保障和疫情防控方面均取得积极成效。本文深入总结成都地铁本次疫情防控举措,旨在从联防联控机制、分区分级防控、运营措施调整、物资储备管理、大数据运用等各方面为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疫情防控提供相关指导和建议。

关键词:地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中图分类号:R181.8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新冠疫情的爆发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及运营管理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由于疫情爆发突然加之无经验借鉴,在防疫工作前期遇到了诸多困难,其次,部分外地探亲或与省外人员存在接触史的员工受客观原因影响无法正常复工,职能部门按照政府要求采取居家办公的方式,在沟通协调及正常运营组织等方面造成了诸多不便,因此在人员健康情况摸排、每日健康情况统计上报等方面存在较大困难,如何在短时间内搭建并运营信息化系统防疫手段也对地铁运营管理提出了考验。

1 疫情防控措施

1.1 构建地铁疫情防控管理体系

构建立体化疫情防控管理体系和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领导公司各项疫情防控工作,研究决定疫情防控重大事项,从严、从实、从细贯彻落实好交通运输系统疫情联防联控工作要求,确保疫情防控工作和运营组织工作两手抓、两手硬;在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框架下成立疫情防控办公室,负责各项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的具体实施,纵向加强组织领导,监督保障各项防疫措施落实到位;成立部门级、分公司级联防联控工作小组,横向加强部门联动,确保各项防疫举措执行到位。

1.2 强化地铁内部疫情管控水平

1.2.1 车站管控措施

根据风险等级防控要求,疫情防控初期,成都地铁线网所有车站开启了24小时全通风模式,加大了车站通风,确保站内新风量,对乘客触碰较多的电扶梯扶手、自动售票机、座椅、闸机等进行高频次的清扫消毒,降低接触感染风险;加强了公共卫生间管理,确保“两纸一液”物资配置到位,每日运营结束后,对公共卫生间进行消毒,母婴候车室参照卫生间标准执行消毒工作;每周对车站空调滤网及通风口清洗消毒,确保紫外线光触媒装置和静电过滤装置正常使用,进一步提高地下车站空气质量;在线网各站设置了废弃口罩收集专用容器(内设塑料袋,标明废弃口罩专用),将废弃口罩进行消毒、简易破损处理;制定了详细的测温、隔离及清洗消毒等工作指引,提升一线员工现场作业及应急处置水平。

1.2.2 列车管控措施

列车运营期间以最大通风量不间断通风,确保列车新风量;对列车座椅扶手、门窗地板等区域进行重点清洁,每日对列车进行两次消毒,每周对滤网及通风口进行消毒作业;列车每日回库后进行全面消毒,为了提升乘客服务水平,确保乘客知晓列车消毒情况,列车每日上线之前在通道连接处张贴了已消毒标识。

1.2.3 生产区域管控措施

所有人员上岗前均开展体温测量工作,做好测温记录,每日体温测量不少于2次,若体温大于等于37.3℃,及时安排回家观察休息或送医,并报送相关信息;对公司所有办公场所定期开展全面消杀工作,按要求加强每日消毒和通风,确保办公场所环境清洁;适应疫情防控需要优化调整办公方式,采取分散办公、远程办公等多种形式并倡导无纸化办公,减少纸质文件交换,尽量减少人员集聚和流动;严控各类会议和集体活动,大力推动电话、视频会议等信息化技术办公方式,既保障重要事务有序推进、又杜绝交叉感染风险,确保工作高效有序运转。

1.2.4 信息报送及值班值守

根据公司相关规章制度及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相关要求,建立疫情防控期间信息报送机制,畅通信息报送渠道,做好各级信息上报及传达,确保重点工作传递准确、落实到位;做好人员值班值守,加强疫情防控工作落实情况现场检查,同时对一线员工开展关心慰问,努力形成疫情防控最大合力。

1.3 落实企业外部管控措施

1.3.1 进站防护措施

根据交通运输行业防疫要求组织乘客佩戴口罩进站乘车,对拒不佩戴口罩者及时劝阻或劝返;根据地铁车站客流特点在机场、火车站、汽车客运站、商圈景点等重点车站开展进站乘客体温检测工作,积极引进红外测温等新技术提高体温筛查效率,确保大客流车站全覆盖。遇体温异常乘客,车站工作人员需在做好自我防护的前提下引导乘客至车站隔离区进行应急处置,同时按照信息报送流程进行信息上报,必要时及时联系120、公安部门等外部力量协助处理。

1.3.2 车站隔离措施

疫情防控期间线网各站须提前划定车站隔离区域,如确认体温异常乘客,车站立即通知120处置,并按流程对乘客进行体温复测、隔离处置,做好前期隔离防护及现场围蔽工作。隔离区域选择在车站角落通风条件良好处,使用屏风围蔽,并设置明显的隔离区标识,尽量减少对客流影响;隔离区域内设置3个以上座椅和套有塑料袋的专用垃圾桶并配置口罩、酒精等防疫物资。

1.3.3 宣传引导措施

通过地铁电视、双微平台等多种宣传渠道引导乘客做好防护、佩戴口罩、文明出行,配合车站开展体温检测工作;强化舆情监控,积极回应乘客关注的热点问题,避免引发负面舆情事件;根据疫情防控需要,通过微信公众订阅号、地铁官方微博及车站LED显示屏宣传标语等多种方式加大地铁电子单程票、天府通二维码扫码乘车等无纸化出行方式的宣传和推广,最大限度降低通过自动售票机购买车票及单程票使用而导致的交叉感染风险。

1.3.4 运营调整措施

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运输保障工作,根据客流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地铁运营服务时间、调减部分安检点、关停部分AFC设备,避免线路运能和车站能力浪费,最大限度降低运营成本;根据列车满载率及车站拥挤度防控指标动态调整全网运能运力,通过缩短行车间隔、加开临客、开行大站空车等措施降低列车满载率,通过加强车站客流引导力度、站台分散候车、多级客流控制等措施降低车站拥挤度,最大限度避免客流聚集,降低疫情擴散风险。

1.3.5 疫情监测措施

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持续做好线网疫情动态监测,对接市、区两级卫生防疫部门对地铁站点内的TVM、闸机、电扶梯扶手、直升梯按钮、卫生间、车厢扶手等乘客接触频繁的部位进行病毒抽样检测,实时跟踪监测结果,营造健康安全的乘车环境。截至目前,成都地铁所有样本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前期各项设备消杀措施和卫生环境管控措施均取得积极成效。

2 复工复产措施

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严峻挑战,但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在时间上具有递减性,在空间上具有不均衡性,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撑的国有企业,轨道交通在城市可持续发展、公共交通分担及社会经济复苏等各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根据疫情变化形势和防控成效,成都地铁不断调整各项运输组织措施及防控举措,均衡匹配客流需求,深入落实精准化防疫要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努力把疫情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降到最低。

2.1 行车组织措施

动态调整各项行车组织措施,满足客流需求。根据复工复产情况,结合国铁班次客流到达情况,动态调整早晚高峰、平峰持续时间,重点提升枢纽站地铁与铁路等交通工具的接驳能力;结合线网最大断面数据及客流变化趋势,动态调整线网运输服务能力,通过压缩行车间隔、优化备用车数量及存放地点方案、适时组织备车上线等方式提升线路运力,逐渐恢复至疫情前的运输服务能力。同时根据交通运输企业疫情防控要求,细化列车满载率控制流程,预判重点区段平均列车满载率将超过预警值时,视客流情况及时投放大站空车或备用列车,在满足列车满载率的前提下全力保障客流增长需求,减少乘客聚集,降低疫情扩散风险。

2.2 客运组织措施

复工复产必然会引起客流聚集,疫情防控的关键在于客流管控。通过加强与铁路的沟通联动,及时掌握铁路到发客流情况,根据重点交通枢纽站点的高峰时段进站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客运组织;统筹人员编制及客流需求,科学安排班制、加快人员周转,视客流情况将前期关停的安检点、AFC设备逐步开启,提升枢纽站、通勤站、换乘站等重點车站的售票、安检等客运能力,在提前调增人员、物资的同时做好应急支援人员安排,重点关注携带大件行李乘客、儿童、老人及身体异常乘客等特殊群体,加强长大扶梯等重要点位卡控,避免客伤发生。

2.3 安全管理措施

强化安检、保安人员劳动纪律和作业标准管理。督促安检人员加强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及含酒精成分的消毒用品的检查力度,督促保安严格落实列车巡查职责,发现异常情况、异常乘客及时处置、汇报,督促各维保单位及委外单位,加强对各专业设备的巡视检查,重点加强雨雪等恶劣气象条件下的设备设施巡查力度,确保设备状态良好,故障处理及时。

2.4 应急处置措施

建立响应速度快、处置效率高的内部应急处置机制。严格按照值班要求做好值班值守,疫情防控期间要保证各重要岗位24小时轮流值守,细化并制定各部门包保方案及疫情应急处置方案,落实领导负责制,发生疫情应急事件时,严格执行公司信息汇报及应急处置流程,确保突发事件能快速响应、及时处置。

2.5 精准化防疫措施

充分运用大数据开展疫情防控,精准助力复工复产。成都地铁积极响应成都市建设统一疫情防控信息平台、建设完善全市疫情防控统一技术支撑体系的相关要求,推广应用“天府健康通”场景应用,实现对人员信息、出入管理、健康状况的一体化信息管控,实现人员健康状况排查和动态跟踪统计,积极落实精准防控各项工作部署。

3 疫情防控经验浅析

3.1 建立健全企业公共卫生联防联控工作机制

深入总结此次疫情防疫领导工作机制,制定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情况下的企业领导体制、外部信息收集预警机制,强化和细化各部门及下属单位职责分工,层层细化、压实责任,建立常态化考核和问责机制,坚持在疫情防控大局中选拔人才,优化用人选人方式方法,从制度保障、措施保障、人才保障等各个方面建立企业联防联控工作机制。

3.2 完善企业防疫物资管理制度

全面梳理优化现有规章制度,完善客运类物资储备配置标准,将红外线体温检测仪、一次性口罩、防护服、酒精、PE薄膜手套、消毒液、护目镜等防疫物资纳入站区日常物资储备,建立防疫物资储备制度;科学制定隔离区物资配置标准,确保满足防护需求和隔离处置要求;建立物资进出库台账并做好领用调配登记,对于防疫紧缺物资,应统一进行采购及调配。

3.3 修订企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根据上级防控部门工作要求和部署,制定和细化本单位疫情防治实施方案。从行车客运措施、车站管控措施、列车管控措施、防护设备穿戴标准、岗位作业标准、乘客防护措施、应急情况下的车站隔离处置措施、防疫物资配置标准、相关设备消毒及更换标准、内部生产人员管理、弹性工作制实施标准、会议制度、后勤管理、场段及单位出入管理、分区作业标准等各个方面制定详细的疫情防控举措,并根据疫情类型及上级相关工作要求不断优化和完善。

3.4 建立常态化疫情监控机制,强化设备防控力度

主动对接市、区(县)各级卫生防疫部门建立常态化取样检测机制,主动跟进检测进度并定期发布检测结果,将采样检测指标纳入站区评价考核体系,督促各属地管理单位积极落实各项卫生管控要求;探索应用红外测温设备、人脸识别过闸等无接触式新技术精准实施疫情防控,在装备制造方面尝试采用抗菌材料、纳米抗菌涂层等新材料新设备,夺取疫情防控主动权。

3.5 与外部企业建立应急情况下的物资储备与采购合作机制

针对本次疫情发展初期发生的防疫物资采购、运输困难等问题,与相关物资生产企业建立常态化的合作协议,保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物资采购、运输及配置要求;车间和站区应储备符合标准的防疫物资并及时更换,各场所设置常态化隔离场所以便应急情况下划定为隔离区进行疫情处置。

3.6 提升企业数据资源分析和创新应用能力

在企业疫情防控工作中,尝试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手段开展探索和实践,深入结合互联网、云计算、移动应用等技术,以疫情防控中的信息化手段为示范,推动企业各部门深入运用大数据资源、技术和平台进行疫情信息收集和措施管控,转变传统的思维和决策模式,让大数据成为防疫措施制定的基石,构建“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新型企业治理及疫情管控体系。

3.7 分区分级分层调整运营组织措施

根据省市级关于疫情防控及复工复产相关要求,结合交通运输部《关于分区分级科学做好客运场站和交通运输工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等分区分级指导意见,按照四级应急响应和“三级”风险区域的划分,制定并细化疫情防控期间线网运输保障预案,差异化控制客流密度,合理配置线网运力,强化乘客候车引导、分散排队候车等具体措施,不同风险级别情况下采用不同力度的运输保障计划和组织措施,真正实现分区分级分层次开展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

3.8 建立客流需求导向的疫情防控体系

各交通运输企业应主动对接上级主管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及时分享精准的客流数据信息,综合分析各交通方式的客流发展特点和趋势,根据客流变化情况精细化、动态化、精准化制定和调整疫情防控措施及复工复产措施,建立客流需求导向的防控体系,为交通运输企业研判疫情、部署措施提供精确的数据支撑。

4 结语

新冠肺炎疫情对于整个社会正常运作和国民经济发展尤其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都是一次巨大的考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部门必须建立高效的疫情预警及响应机制,按照领导层、决策层、执行层模式统筹各专业开展疫情防控,职能部门须快速及时制定各专业、各岗位疫情防控方案,科学準确指导一线防疫工作并及时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及物资储备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进行完善修订,确保各专业防护需求。在疫情防控过程中要根据上级部门分区分级管控要求快速及时调整设备通风消杀频次,不断优化人员、乘客管控措施,避免防疫过度,同时应该兼顾社会经济发展及疫情防控要求,根据地区风险等级分级制定客运组织及运力匹配方案,满足乘客出行需求,合理控制满载率,充分利用“天府健康码”等大数据新技术手段提升疫情防控精准度,促进防疫工作向科技化、信息化、数据化方向发展,持续提升防疫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地铁设立三方防控疫情检查站 全力加强防控措施[J].广东交通,2020(01):24.

猜你喜欢
客流车站防疫
“豪华防疫包”
防疫宣传
防疫宣传
车站一角
城市轨道交通节假日期间大客流行车组织思考与实践
基于大小交路套跑对地铁不均衡客流的可靠性分析
俄罗斯的防疫“宅”假期
地铁换乘客流预警及应对
地铁线网客流优化配置研究与应用
时空守护者之车站遇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