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和经济稳定关系研究

2020-09-10 07:22吴淑贤
商业2.0-市场与监管 2020年10期
关键词:中央银行独立性

摘要:随着经济滞胀现象的产生,学术界开始就央行的独立性进行探讨和研究。为了进一步探究我国中国人民银行独立性在经济稳定中作用,本文先从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内蕴思想,理论研究依据这两个层面综合叙述现阶段已经的存在的学术界关于中央银行独立性的研究成效,接着阐明现阶段我国央行独立性的详尽情况,最后结合现有知識对如何提高我国央行的独立性提出了三点建议。

关键词:中央银行;独立性;经济稳定

1.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内涵

有关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概念一直在国内外的学术界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看法,可谓是众说纷纭。一种看法是将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解释为一国央行作为政府分支机构所具有的独立职能。它与立法、行政以及司法等其他政府部门的地位是平等的。它的各项决策行动是要受司法部门的管束的。这是由当代经济学家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1962)首先提出的关于其独立性的含义的解释。而诺期豪斯(Nordhaus,1975)则认为中央银行应该独立由一个组织管理,以达到减少因不同政党支持者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控行为情况的产生。

虽然目前对于央行独立性的内涵目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解释,但是综合各类学说和不同国家的实践经验,其独立性的本质应当是相对的。央行的独立性并不是涵盖在所有维度的,而只是在制定、施行货币政策时,具有一定的能够自行支配的权力。

2.中央银行独立性的理论基础

2.1动态不一致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普雷斯科特(Edward C. Prescott)和挪威经济学家基特兰德(Finn E. Kydland)的于1997年提出了在宏观经济中存在“动态不一致“的理论。该理论认为政府如果在原制定阶段为追求社会福利函数的最大化采取符合社会福利函数最大化的最优的决策,就会出现部分有理性的个体察觉并预测到政府政策会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不再信任政府而是作出其他最优选择。这种行为会导致会通过社会福利函数的变动,因此政府将作出新的决策,这与一开始的决策会产生一定的差异,这就是动态不一致理论的内涵。

2.2保守中央银行家理论

罗戈夫(Rogoff,1985)提出社会能够用雇佣保守的人员来出任央行的管理者的办法,削弱货币政策中的动态不一致的程度。保守中央银行家应当是众所周知的讨厌通货膨胀的人士并且其拥有事先决定货币政策的权力,那么他将会拟定和推行低通胀的货币管理办法。

这种情况下,尽管央行仍然是实施相机而行的货币政策,但是由于央行采取的是较为保守的货币政策,且该银行家是一位被公众清楚地了解的人物。这样一来,会有效地使公众对于通货膨胀的预期有所降低。这样一来,实际通胀和政府所预期的最优通胀比较接近,降低了由于低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产生所产生的通货偏差,相应的增加了整个社会的福利。

2.3委托代理理论

该理论主要是由沃尔什(Carl Walsh,1995)提出的。他借鉴美国经济学家伯利和米恩斯在提出在现代企业制度中建立委托—代理人的方法。在该理论中政府将自由制定货币政策的权利转交给央行。它把中央银行和政府之间的关系看成一种合同关系,双方设定具体的通胀预期,并且政府奖惩中央银行所采取的货币政策的效果。这种制度可以使宏观经济处于一种低通货膨胀处的水平。如果意外的经济波动产生了,央行就能够自由及时地调整所实施的政策,这无疑提高了我国央行的可信度。

2.4政治经济周期理论

政治经济周期理论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由于政治家往往有连选连任的倾向,因此大选开始前,政府为了使经济维持较高速度增长,降低失业率,会采取扩张的财政政策,从而导致通货膨胀的产生。在大选结束后,难免会产生经济衰退情况的产生。这种大选前后的政治经济周期会导致经济的不稳定性。二是将经济周期的根源归于政府党派的转换。因为不同党派代表不同的利益,其中代表保守的选民利益将更喜欢低通货膨胀的时期。这样不一样的党派当选会导致货币政策拟定的不同,而政治行为的结果是难以预测的,这样一来,通胀的景况也难以预测。因此根据以上两个层面的政治经济周期理论,央行应当不要与有关政治的因素相挂钩。

3.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现状

3.1中国人民银行的隶属关系

从政治层面上来看,我国央行由国务院直隶管辖的。它的主要任务是拟定和施行货币政策,规避和解决金融经济危机,维护我国经济的平稳。我国央行和财政部在法律上的地位是平等的。两者之间只存在法律规定的业务往来,它们都是为了保持我国宏观经济稳定的政府职能部门。央行和财政部两机构间协作的程度会对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产生巨大的影响。此外中国人民银行同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也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但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在制定国民经济发展战略时,必须要将央行的货币政策情况考虑进去。目前,我国形成了我国央行同银监会、保监会和证监会的“一行三会“的平行配置。央行的分支机构由中国人民银行委托的保持本地区经济平稳,经办各种相关营业。地方政府不得向分支机构贷款,且应减少对其行政干预。

3.2中国人民银行的法律地位

根据2003年《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我国央行是中国人民银行。我国央行依照法律有独立的权力可以拟定和施行有关的货币政策,它的决策不受到其他任何机构的干预。从这些法律法规,我们可以看出我国以法律的形式确立和保证了我国央行的独立性。

3.3中国人民银行独立性的不足

与美国央行具备高独立性相比,中国人民银行的人事任免受到政府的干预比较大,而政府制定政策一般是出于政治等角度考虑问题,而非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考虑问题,则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就会偏离其应有的轨道,且并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规定从业人员的职权范围以及能力,这家导致了可能会存在没有专业性知识的人的存在,而这样情况下缺乏专业知识的人胡乱指挥将带来更大风险。由于我国财政制度,我国央行对国家货币供求并没有真正的控制管理权。中央银行作为货币管理机构和政府的发展目标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同。央行主要是保持货币价值和物价的稳定,而政府的决策往往是要符合国家宏观发展战略的,因此难免政府决策会对央行有管制。

4.关于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建设的建议

4.1增强我国央行工作的透明度,完善责任机制

定期公示央行最近的工作目标与工作报告,通过相关媒介向公众披露即将要实施的货币政策,包括执行细则、政策目标以及各种相关信息,以便于公众更好的理解货币政策,也方便接受公众的评价与监督,得到及时的反馈。中央银行还要提高公布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与实效性,正向地引导市场运行,提高我国中央银行的公信力。

在扩大央行权利的同时,要加快强化我国中央银行内部的问责机制。明确各个部门和有关负责人的职责,制定具体的惩罚措施。加强国家审计部门对央行各项业务的审查力度,开通对中国人民银行的质询渠道。

4.2从法律上完善我国央行的独立性

从法律上来看,国务院对央行要推行的货币政策保留最终话语权,并且有权干预。由于央行的调控目标和政府的经济目标往往存在差异性,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央行货币政策的实施。因此国务院应该多给中央银行一些自主权,减少对其货币政策的干预,提高其法律上的地位。在与财政部的关系上,虽然法律上明确规定了央行实行独立的财务预算,但是央行增发货币弥补政府财政赤字的问题仍然存在。应当从法律上明确央行应减少对政府的融资,不再插手地方政府的债权问题,提高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4.3建立政策性银行和其他专业银行

加快政策性银行和其他专业银行的建设,建立起一个政策性银行和其他专业银行并存的开放性金融體系。以此来弥补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的不足,扩充我国的金融融资途径,完善资金流向,抑制地方政府与中央银行分支机构恶意勾结。该措施可以使得货币政策能够更有效的施行,确保我国中央银行的高效力。

参考文献:

[1]陈新禹.央行独立性理论评析[J].河北金融,2017,(10):42-47.

[2]杜孟奇.中央银行宏观经济背景下独立性问题研究[J]. 江苏科技信息,2017,(24):7-8.

[3]李雪梅.我国央行独立性与经济增长稳定性的关系探讨[J]. 中国集体经济,2017,(24):10-11.

[4]胡红霞,谷蓉娜.对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的思考[J]. 前沿,2017,(06):56-59.

[5]刘琴思.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和通货膨胀关系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3.

[6]邵钦亮.中国中央银行独立性与金融监管[D].复旦大学,2012.

[7]李胜兰,贾茜.中央银行独立性与通货膨胀关系的实证研究[J]. 财经科学,2008,(09):9-18.

[8]高远,王世磊.中央银行独立性、收入不平等与通货膨胀——来自中国的实证检验[J].当代经济科学,2005,(03):1-8.

作者简介:吴淑贤(1996-),女,汉族,江苏镇江人,单位:上海大学经济学院,硕士,金融,研究方向:商业银行。

猜你喜欢
中央银行独立性
独立品格培养
我的事情我做主
做最好的自己
中英央行资产负债表差异比较研究
我国央行货币政策对经济发展的有效性分析
对建立我国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思考
信贷渠道传导机制有效性研究
基层央行ACS系统上线后的风险分析及改进建议
帕金森定律对央行分支行机构编制管理的启示
关于事件独立性的两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