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拳运动员赛前科学训练分析

2020-09-10 20:25李华
看世界·学术下半月 2020年10期
关键词:运动员

李华

摘要:在当代社会,武术已被视为中国的文化符号和中国文化的典型代表。长拳是武术运动中开展较普及的项目之一,是我国武术运动重点项目,由于长拳具有神形兼备,舒展大方,动迅静定,力法快长等特点,所以练习长拳不但可以培养人们的勇敢顽强,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而且对于増强体质有着良好的作用。而且武术长拳套路也是武术专业队、业余体校武术队、体育院校和中小学武术教学训练的基础,提高长拳动作质量和运动水平,促进武术其他项目、拳种的学习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长拳;运动员;科学训练

一、前言

长拳是竞技武术中的一大类别,长拳类套路作为竞技武术的典型代表在武术运动中影响较大,拳术既是初学人艺之门,又是武术发展之源。长拳是武术套路中的一大类别,它是以套路为其主要运动形式,以“四击”“八法”“十二型”为技击形式,即适合基础武术训练,又适合与竞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当前武术套路迅速发展,武术运动员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同一层次的运动员技术水平日趋缩小,要想取得比赛的优胜,科学的赛前训练至关重要。

二、长拳项目特点

正确地认识长拳项目的特点,是制定好赛前训练计划,进行良好运动训练的前提。长拳的特点是动作舒展大方,快速有力,节奏鲜明,多起伏转折。手捷快、眼明锐、身灵活,步稳固、精充沛、气下沉、力顺达、功纯青,四击合法,以形喻勢。在技击上强调长击速打,放长击远,主动出击,以快制慢,刚柔相济。长拳在技击上分为“四击”“八法”“十二型”之说,“四击”指踢、打、摔、拿,是长拳套路的技法核心,一切手法、身法、眼法都要贯穿“四击内容”。“八法”指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即,手法、眼法、身法、步法、精神、气息、劲力、功夫八个方面,这八个要素决定着长拳技术的水平高低。其要求是:“拳如流星、眼似电,腰如蛇行、步赛粘,精神充沛、气易沉,力要顺达、功要纯”。而“十二型”是用自然景象和动物来比喻武术中的十二种动静之势,如动如涛、静如岳、起如猿、落入譜、站如松、立如鸡、转如轮、折如弓、快如风、缓如鹰、容如叶、重如铁,这些比喻形象而生动的反映出长拳运动的节奏感。

三、长拳运动员赛前科学训练建议

(一)运动员的科学训练

现阶段的高水平竞赛中,整套动作的难度越来越大,在日常的训练中难免会有一系列运动损伤的发生,我们需要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完善日常训练任务,对运动损伤的风险进行评估,将损伤的风险降到最低,提升运动员的运动寿命。

跳跃动作的高难度决定了科学训练的理念,使用功能性训练的方法,摒弃老旧的素质训练的理念。例如在长拳套路中,多蹿蹦跳跃,难度动作多以半蹲的方式起跳,这就要求我们在训练中认识动作结构,完善自身的功能,将武术运动的风格特点与科学训练相结合,高效的完成训练,提高成绩。

(二)科学的编排长拳套路动作

通过对全国武术套路冠军赛参赛运动员难度编排的分析,了解到每个套路都需要4-5个跳跃难度,如何合理地编排是提升运动成绩的影响因素之一。通过对河北省武术专家的询问,可知长拳套路一般分为四个分段,难度动作多安排在前两个分段,理由为运动员体力和精力最充沛的阶段,这样将会提升难度动作的完成度,降低失误,提升竞赛排名。

(三)加强难度连接训练

难度连接的成功与否,决定了整套难度的完整。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与裁判法指出,难度的连接未完成,不仅会扣掉连接分,还会扣点,即运动员的失误分,例如跳动,附加支撑等。加强难度连接训练已成为难度训练的重点。那么加强难度连接训练,笔者认为需要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稳定性和平衡性,身体稳定性的关键是加强核心力量,即进行专项的核心力量训练,平衡性分为动态平衡和静态平衡,需要在日常训练中添加功能性平衡训练。

四、赛前训练计划的实施

(一)基本训练周

基本训练周分为两个星期,其主要任务是强化套路动作,发展力量与耐力素质。在该阶段,在训练负荷方面保持在中等负荷量,中小负荷强度。通过基本训练周的练习使运动员逐步增加运动负荷。在技术训练方法上采用分解训练法和重复训练法,在此过程中,及时纠正比赛中可能出现的扣分点;素质训练方法上,采用持续法和间歇法,通过一般素质与专项素质的隔天训练,全面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

从基本训练周的第二周开始,在训练手段上,逐步采用分段训练和半套训练。以此逐渐提升运动员对套路动作的连贯性。

(二)调整训练周

经过前两周的训练,在逐步增加强度的训练中,运动员的身体已经产生了一定的疲劳,需要安排一周的时间,维持一定的运动量,使运动员机体得到适当的休息与恢复,以此来迎接更大强度的训练阶段。在运动负荷方面,采用中等负荷量,中负荷强度的训练量,并逐步加大强度。在训练方法的安排上,技术训练方面采用重复法、完整法与逆向训练方法;通过逆向训练法,均分分布运动员的精力在每段的动作上,从而一改以往运动员在套路中前两段的水平特别高的现象,使整套的水平处于一个均匀分布的状态。

(三)强化训练周

通过前一周的调整恢复,运动员已经达到了超量恢复的效果,他们的机体可以接受更大强度的训练。强化训练周的主要训练任务是增加训练量,进一步发展运动员的机体爆发力与耐力。训练负荷提升到大负荷量,大负荷强度。在训练方法中,技术训练方面安排整套完整训练法。这个阶段的训练,训练手段以半套和整套练习为主。整套动作的完成情况,才是最终决定运动员的比赛成绩的关键。因此,在大强度提升专项技术练习的同时也加强了爆发力与耐力的练习。

(四)诱导训练周

此阶段作为赛前训练周的前一阶段,其作用是十分关键的。经过大强度训练阶段后,运动员需要一个机体缓和的过程,同时,在此过程中,安排模拟比赛模式,使他们提早适应竞赛状态。训练负荷保持在中等负荷量,中大负荷强度。技术训练方面采用完整训练法和模拟训练法,素质训练方法采用持续法和间歇法。此阶段需要运动员开始做好赛前的准备,调整好心情迎接即将到来的比赛,因此,进行了两场模拟训练,教练员进行模拟打分,最后为运动员做评价,指出不足指出,继续改进。同时,运动员需要在模拟比赛的过程中掌控好个人参赛的节奏,安排好赛场上的一切准备工作。

(五)赛前训练周

竞技状态有周期性、相对性、可控性等特征。最佳竞技状态是运动员的身体、技术、心理以及战术上最适宜的准备状态。赛前训练主要是通过调控训练量和强度来调控运动员的状态,使其在身体、技术、心理逐渐进入最佳竞技状态。这个阶段的训练,需要使运动员处于一个最佳的运动状态来迎接比赛。因此,在训练内容和手段方法显得尤其关键。训练任务方面的安排是保证整套的完成率,调整状态参加比赛。负荷强度的基本特点是提高训练的负荷强度,适当减少或者保持原有的负荷量。训练内容方法的安排,在技术训练方面,以完整法为主,努力提高整套的成功率和稳定率。在素质训练方面采用间歇法,一般素质训练比例减少,专项素质训练比例增加。训练手段仍然采用重复整套练习的方法,结合比赛法。同时加强恢复措施,促进并保证运动员在进入赛场时机体处于一个最佳竞技状态。

五、结语

根据武术长拳运动项目的特点和训练的规律,以及长拳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对应的赛前训练计划,是进行赛前调控的前提,只有科学安排与训练,才能创造最佳成绩,实现预定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田径.提高武术摆莲720接马步动作质量的功能训练方案设计效果研究[D].天津:天津体育学院,2017.

猜你喜欢
运动员
AMatter of Import
“我时时被中国运动员激励着”
我最喜爱的运动员
一起来跑步
走迷宫
马虎的运动员
运动员
思维擂台赛
最后剩下谁
Sports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