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公共事件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

2020-09-10 18:55刘利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2020年10期
关键词:公众参与舆论

刘利

摘要:新媒体的出现,使得公众参与政治的热情大幅提升,对于社会舆论以及民生热点话题,公众的参与深度与广度也在大幅提升。然而考虑到我国的国情特征,公众的整体网络素养并不高,网络事件中公众的盲目跟风参与问题应引起重视。本文基于当下的网络公共事件的舆论分析,从公众参与的视角切入,指出网络化的参与渠道为公民参与提供了便捷的渠道。但是公民的过于狂热参与,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甚至在网络舆论中影响了社会法治、动摇社会根基。为此,网络公共事件中,公众的参与需要得到很好的引导,才能积极发挥公民参与政治的积极价值。

关键词:网络公共事件;公众参与;舆论

一、引言

放眼人类数千年文明史,自古希腊以来,政治参与一直是民主政治实践与研究的重点。十九大报告提出“继续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作用,能够建构起理性解决政治参与诉求、促进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制度化渠道”。而新时代,网络工具给公众提供自由发声的平台,公众既能发起讨论话题,也能对于已有话题进行自由评论。尤其是自媒体的出现,网络上出现了意见领袖,积极的表达网络民意,发挥着媒体监督的作用。然而在公民的参与下,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尤其是涉及到一些典型的反转新闻,涉及到当事人的网络暴力行为,很容易造成个体的伤害,甚至是客观事实上的社会性死亡。近年来公民过度参与,影响社会舆论导向的案件并造成了严重后果的案例屡见不鲜,也让我们对网络事件中公众的参与问题引起重视。

二、网络事件中公众参与的行为特征

(一)网络提供了更为便捷的参与途径

从传媒技术的发展来看,每一次的媒介革命所带来的都是深刻的转型发展的机遇,到了如今21世纪,我国的电视媒体行业的发展经历了前期的粗放式发展后,在新的技术革命下也延伸出了新的发展章台。随着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我国的媒介核心技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优势,在印刷媒介、广播媒介、电视媒介的时代后,以互联网+的媒介形态开始成为主流并且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各方面的影响,仔细观察可以发现,互联网媒介无处不在。

自媒体产生之前,传统媒体掌握着话语权,传统媒体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公信力也让其他的小众媒体没有发声的空间。但是传统媒体也有自身的局限性,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局限也被慢慢的放大,尤其是互联网+的出现,赋予了所有人表达的权利和便捷的渠道。自媒体技术走入人们的生活中,使得每个人都可以作为传播的主体,每个人都可以是新闻的制造者、传播者,同时也是受众。在自媒体的媒介环境下,公众的民主参与意识得以提升,也培养了受众的责任意识。从媒介的社会责任角度出发,媒介就是要提升公众的自我意识,传达社会责任。公民新闻的产生,打破了传统媒体中公民被动地参与到媒介信息的传播中,每个人都可以随时随地的发表新闻和观点、看法,积极的参与到媒介传播中。因此自媒体唤醒了民众的意识,也提升了民众对社会活动的参与度。这直接推动了自媒体成为事件舆论的重要源头。近年来,一些典型的社会安检都是经过自媒体平台曝光之后,成为舆情发展源头并快速发酵,获得了公众的密切关注,公开的政府信息成为他们了解的主要信息来源,形成了良好的政府沟通效应。另外,自媒体的发声渠道也有助于引导价值观。例如针对一些公益事件,大量的网友关注,在网络上不断的表达自己的情感,安慰他人也安慰自己。这种感染力的话题将舆论的注意力吸引到了正面,自媒体不仅成为利益相關者的情感宣泄渠道,还成为了社会公众的情感安抚通道。

(二)公众与政府的信息互动交流频次提升、公众政治素养提升

传统信息沟通既囿于技术的缺陷,又受制于特定的传播机制,造成政治系统内的重要信息只能通过单一的渠道对外传输。自媒体的出现真正的让全民监督成为现实。随着舆情的发酵,每个公众都可以第一时间获知事件的动态,例如地方的环保建设、化工项目的上马等未能充分的吸取公众意见,引起网民在网上的抵触和反弹,质疑项目建设审批的全过程,指出项目并未听取公众诉求,并未展开听证环节。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也迫使了政府积极的沟通和应对,提升了居民和政府之间的良性沟通。因而自媒体毫无疑问提升了公众的参与能力,也能一定程度上提升公众的政治素养。

(三)民众网络素养低、引起社会负面舆论

公民网络素养层次不齐,一部分自媒体以噱头和炒作等方式进行恶意的舆论引导,这也是自媒体时代舆论控制的一个最大问题。流量对应着收益,在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条未经核实的假新闻,与步步攀升的自媒体账号阅读量和受众群体数量相对应的,便是各类虚假、畸形、负能量的新闻与即时讯息的产生。正是“开局一张图,内容全靠编”,这极容易造成负面舆情的传播,给政府公信力带来极大的损害。网络公共事件发生如果没有公众的参与,也不会引起关注。

三、网络事件中公众参与的引导建议

网络事件的公众参与具有重要的意义,起到了政治监督的积极作用,极大的提升了公民的政治素养。但是也要注意到当前的网民网络素养并不高,一些负面的案例也敲响了警钟,必须适度的对公众参与进行合理引导。。

(一)加强官方媒体建设、审慎信息发布

从一些典型的负面案例来看,公众的无序化参与以及舆论的持续发酵中,官方媒体并没有第一时间介入引导,导致了混乱的舆论环境。这也提醒了,政府在引导公众参与的过程中,首先是加强自己的官方媒体建设,在出现公共事件时,第一时间的发布信息,完善危机信息通报和公开机制,引导公众进行理性讨论,主流媒体要做好“事实挖掘者”和“观点引导者”的角色,消除受众对不确定因素的理解,获得公众的信任,还社会大众一个“相对真实”的新闻传播世界。

(二)提升公众素养、引导公众理性参与

一些网民或由于缺乏网络素养,或是因为无法辨识信息的真伪,在遇到舆情信息时,只管转发评论,带动造势,而不去核实其信息是否真实。自媒体的出现赋予了网民极大的话语自由权,使用的人大多数为青少年,渴望融入社会,渴望被认可,年轻气盛,缺乏思考。可以借鉴韩国的处事方式。韩国通过在中小学教材中加入网络道德自律的内容,让网友在天朗气清的社会环境中学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使得网民素质大大提高。

同时,自媒体企业自身也要具备一定的危机意识,企业通过自媒体平台来盈利,自然也包含了对平台信息的责任。自媒体平台有义务对一些造谣、危害国家安全的信息进行过滤,政府可对公司总经理追责,其他这要责任人也要承担连带责任。把行业公约与企业利益联系在一起,能有效的规范企业行为,防止企业造谣,或为追求利益而做出损害国家和集体的行为,进而有利于政府舆情管理。

(三)建立公共事件大众参与的信息监测机制

新媒体时代,政府对信息的反映处于被动局面,没有事的采取预防措施来应对。政府要想完善对公共事件中公众参与的引导,离不开对事件信息的实时监测和健全引导机制。通过对公共事件信息走向、趋势等实施实时监测,及时的掌握动向。这需要舆情分析师能够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把握好正确的方向。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应用下,改变了传统媒体环境下主要依靠电视、报纸宣传的局面,政府需要及时的采取措施来应对,监测舆情动向。

舆情监测的同事,完善危機信息通报和公开机制。政府在处理危机事件时最大的问题就是对信息的公开,政府部门或出于维护政绩或是其他原因,对待事故信息总是三缄其口。公众的知情权得不到保障,特别是在处理一些危机事件时,公众无法获得事件真相,导致事故快速的发酵。因此在信息公开方面,除了在法律上做出硬性规定外,还需要在政策上使各级机关具备“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这样的思维。同时还要科学合理的界定公开与保密的界限,并获得人民一致的认可。

四、结语

本文基于当下的网络公共事件的舆论分析,从公众参与的视角切入,指出当前公众的过度参与存在一些问题,提出网络事件大众参与的引导和治理措施及建议,包括了夯实官方媒体建设、审慎信息发布,及时公布信息、保障新闻真实,提升公众媒介素养、引导社会公众理性参与,推动新媒体改革、提升公众素养。

参考文献:

[1]何志武,陈呈.公共决策视域下的网络民意分析:主体性、科学性与倾向性[J].电子政务,2020(02):66-75.

[2]韩艳丽,魏爽.网络舆情危机中政府有效回应问题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3(01):34-38+63.

[3]叶战备.从舆情参与到现实行动:公众参与涉政网络事件的生成机理[J].行政论坛,2019,26(01):30-38.

[4]李冬平.政府公共决策与网络公众参与互动机制的构建[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3(02):31-34.

作者单位:北海广播电视台

猜你喜欢
公众参与舆论
做自己的支配者
材料作文“舆论”导写
材料作文“舆论”导写
美国在舆论重压下﹃援助印度﹄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论公众参与立法的利弊与保障措施
互联网背景下公众参与农村食品安全治理的对策研究
智慧城市建设规划中公众满意的影响因素研究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制度的有效表达机制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