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待证实的科学新发现可解释科学万象的定律

2020-09-10 18:55:20陶学承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2020年10期

陶学承

摘要:任何差别的出现,都伴随着产生使此差别消失的能量(简称消差能)。能量和差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在消差能作用下,趋向均衡,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均衡性是事物稳定存在的条件。此理论能较圆满解释科学万象。

关键词:差能定律;均衡趋势;扩散的普遍性

【差能定律】任何差别的出现,都伴随着产生使此差别消失的能量(简称消差能)。能量和差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推论】在消差能作用下,趋向均衡,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均衡是事物稳定存在的条件。

“差能定律”支配下的宇宙万象

扩散现象是一种普遍存在并且永恒存在的现象。

一、宇宙宏观现象

【宇宙红移】红移现象证明宇宙在膨胀。宇宙为什么会膨胀?我们可视现存可见宇宙为“有”,其之外为“无”,“有”与“无”的差别伴生的消差能,促使“有”向“无”中扩散,“无”向“有”中扩散,故有宇宙膨胀的现象。

【宇宙为什么星星点点“空空洞洞”】扩散的作用造成了“有”中存“无”,“无”中存“有”,宇宙是“有”与“无”相互扩散至今,并永恒扩散的产物,故星星点点,“空空洞洞”。

【宇宙万物为什么不停地运动】

万有引力的成因

天体分布在空间不同坐标(即时时刻)处,总是存在着位差,位差伴生的消差能,推动天体向对方位置处运动(均衡趋势)。这种趋势产生天体间万有引力效应。

【地球为什么会自转并有火山和板块漂移现象】

天体间的消差能使地球绕太阳公转。地球上距太阳近的朝阳侧和远的背阳侧公转线速度不同,像受阅方阵拐弯,内排缓步、外排跑步形成线速度差别,伴生消差能,成为推动地球自转的机械能,使地球表面轮番为背阳面和朝阳面,运动状态趋向“均衡”,即“你能晒大阳,我也能晒太阳”。内层亦如此。太阳系同时绕银河中心运动,整个宇宙对地球的综合作用(包括太阳系内行星、月亮的作用),才造成了地球目前复杂的运动现状。地球内部层间自转线速差别产生的消差能中,没有转化为地球运动机械能的转化为热能。积累的结果,内核熔融。地壳下不同深处的熔浆,绕太阳运动的线速度也存在着差别,伴生的消差能,促使熔浆层间涌动,部分冲破地壳,喷向空中,于是火山喷发。地球各板块自身绕地心、绕日运动差别伴生的消差能推动板块漂移。当然地球的近邻——月球的影响也在其中。

二、经典物理现象

经典物理学中气体间、液体间、固体间以及它们相互间分子原子的扩散渗透现象及规律,早被人们认知。电磁感应现象、振动的传播、热传导、热幅射、光的传播、放射现象其实质是电磁源、振源、热源、光源、放射源的状态与其周边的差别(如灯丝亮热与周边冷暗)伴生的消差能的作用下向周边扩散。经典物理学研究了它们的传播规律,本文回答的是它们为什么会传播——皆因源体与周边差别伴生的消差能作用使然。

振动传播(如声音),振源物质运动状态与周边形成了差别,伴生消差能使这种激发状态向四周扩散。外界的反向扩散又作用于这些“源”体,使它的激发态归于“平静”。验证设想:处于真空中振动的物体,无法生成声波传播出去,是否会因反复变形产生热量,而以红外方式扩散开来?或者以引力波,或者还有未知其它形式扩散出去。

【为什么物体具有惯性】物体的运动,在状态改变时产生的前后运动状态不同(差别),伴生的消差能阻碍物体前后运动状态变化,这就是惯性现象。(感生电动势总是阻碍电感线圈中电流的变化——楞次定律。我把它称之为电惯性定律)

三、生物现象

生物同化异化、有性繁殖、无性分裂、遗传变异、物种扩散、疫病传播、癌症扩散,……都是广义的扩散现象。有的动植物会随外部环境色而改变肤色,以适应生存。进化论指出了这是进化的结果。本文回答的是:什么力量使它們肤色向环境色靠拢。原始动力是环境色与肤色的消差能,促使颜色差别变小,变得相似。

生命话题

★生命为什么会诞生?生命体为什么种类繁多,大都分两性?

生命体的产生,是能量转化为物质差别的结果。宇宙中非生命物质存在着差别,伴生的部分消差能转化为由物质承载的差别,形成不同于原非生命物质的生命体,把世界造就成生命体与非生命体组成的差别世界(大差别),并把生命体造就成差异的两性。

★人类异性间的消差能,转化为男女间爱情与婚姻的动力。

★细胞分裂繁殖,植物繁衍、动物生殖都是生命体的扩散现象。自花、异花传粉受精,异性相吸亦是生命阴、阳之间的相互扩散活动。

★为什么有生和死?生命现象中的同化和异化现象。植物吸收营养长大,动物消化食物发育长大,是非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中扩散;生命体消亡是生命物质向非生命物质中扩散。双向扩散永恒,生死便成必然,长生不老难有,百岁健康可求。

四、社会现象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之间、集团之间、国之间互相影响)就是扩散现象。社会无差别,便不会产生变革的能量。差别越大伴随产生的消差能也越大,促进社会或前进或动荡的作用也越明显;人之间没有差别,便没有产生嫉妒、“眼红”的能量;没有榜样与常人的差别也就没有推动比学赶帮超的能量。只要存在差别,伴随差别产生的消差能便驱动均衡化倾向,形成扩散效应。

★“眼红”,“嫉妒”产生的原因:差别大,大的消差能转化为人们嫉妒心理活动的动力。社会贫富不均,适度时,部分人先富起来,其他人羡慕、追赶,即消差能推动穷者搏,富者乐善好施,消差能和缓地起抑制差别升级的作用。甚则生妒,社会动荡不稳,太甚导至社会消差能过大,转化为推动社会变革或改朝换代动力。

★工作“吃大锅饭”,做好做坏待遇一样,则无相关差能产生,缺乏激发劳动积极性的动力。

★身居兰室,久而不闻其香。随着“香”向人的器官、组织不断地扩散,其在空气中的浓度与嗅觉组织中的浓度差别渐微,再无足够的差能转化为神经传导动力。

五、微观现象

【分子、原子、电子及其它微观粒子为什么会运动,会自旋】

同理可比对宇宙宏观天体,微粒分布在空间不同坐标(即时时刻)处,总是存在着位差,位差伴生的消差能(均衡趋势),推动微粒向对方位置处运动。

微粒间的消差能使电子绕原子核公转,电子背核面、朝核面公转线速度不同,伴生的消差能,转化为推动电子自转的机械能,使电子背核面和朝核面运动状态轮回,实现“均衡”。

【原子为什么空荡荡,原子及核中基本粒子为什么不碰撞到一块】

我们可假设有质量的粒子为“有”,则粒子之外为“无”,“有”与“无”的差别伴生的消差能,促使“有”向“无”中扩散,“无”向“有”中扩散,扩散的结果造成了“有”中存“无”,“无”中存“有”,故星星点点,“空空洞洞”。两“有”之间一定有“无”,即微粒间一定有间隔。

【为什么物质会蜕变、裂变、聚变】

超大重核(原子系数84以上)元素与轻核元素的差别伴生的消差能在一定条件下使超重核向轻核转变,出现蜕变或裂变,使超轻核向重核转变,出现聚变……

(待续)

作者单位:江西新建教育体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