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畅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电网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人民对供电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升,电网变电运维技术与管理对于供电质量具有直接影响,电力企业应对此予以高度重视。
关键词:电网变电运维;技术;管理探讨
一、引言
随着电力行业的发展,现代电网正不断朝着智能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对变电设备管理维护人员的要求逐渐向运行、维护一体发展。同时,由于电力设备及相关辅助设施愈发先进成熟,电力系统对人员值班的依赖性正逐步下降。少人值守、无人值守的变电运维模式正成为电力企业工作模式的主流。但是,变电运维工作的重要性却丝毫没有降低,电力设备在长期运行中难免会产生各类安全隐患,一旦隐患发展成为故障甚至事故,将可能对电网、人身产生巨大威胁,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更是难以估量。目前变电运维工作遇到的问题集中体现为:一方面运维部门所辖变电站数量增多,新、老变电站在设备型号、原理、性能上不尽相同,客观上导致运行维护工作量增加;另一方面,现有的运维班组配置下,平均于单个变电站的运维人员数量不会增多,甚至在将来还有下降的趋势,因此运维人员紧缺将会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
二、电网变电运维特点
电力系统工作流程较为复杂,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只有科学制定变电控制措施、变电管理措施,才能保证变电系统平稳运行与供电用电效率。现阶段,我国电网变电运维特点可以归纳为:(1)复杂性。电网变电运维电力系统设备较为复杂,设备具有不同功能,维护难度相对较大、故障发生概率相对较高。(2)枯燥性。电网变电运维工作较为枯燥,重复工作内容相对较多,可能会让工作人员产生疲倦感。(3)难度大。在变电运维过程中,变电站设备分布较广,难以进行集中管理,与此同时,因不同设备运维方法存在差异,对运维管理人员技术能力要求相对较高。
三、工作分类
同根据《变电五项通用管理规定及细则》(简称:《五通》)中的运维管理相关规定,变电站日常巡视维护项目及维护周期包括避雷器动作次数、泄漏电流抄录等33项工作。在运维班组实际工作中,除《五通》规定的运维工作项目外,还需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增加工作项目。变电运维工作具备特有的规律性,一是工作具有周期性,不同工作间周期有显著差异。例如,《五通》规定“单个蓄电池电压测量”工作每月进行1次,而“蓄电池内阻测试”工作则每年至少1次;二是某些工作的作业范围相对集中,例如“管束结构变压器冷却器冲洗”工作,其作业地点仅在变压器附近,而“高压带电显示装置检查维护”等工作的作业范围则基本覆盖全站。把握各项变电运维工作的特性是合理进行工作分类的基础。巡视是所有变电运维工作的核心,若能将日常工作项目和巡视“打包”起来,将维护工作计划性地分散到若干次巡视中,可以有效降低单次维护工作的数量进而提升单次作业效率。结合前述的变电运维工作特点,将工作项目作如下分类,周期短且作业范围大的工作为Ⅰ类,此类工作适合与巡视结合开展,在工作计划汇中应当优先安排;周期长且作业范围大的工作为Ⅱ类,可在Ⅰ类工作编排完毕后与剩余可用的巡视结合安排;除Ⅰ、Ⅱ类工作外的其他工作为Ⅲ类,此类工作宜安排在非巡视时间开展。
四、变电运维对电力设备检修的意义
(一)提升供电的稳定性
供电设备关系电力使用者的用电体验,对电力设备进行变电运维,可以提高供电的可靠性,保证供电的安全性。科学检修电力设备,变电站全停的次数显然减少了,工作人员在现场的工作量也下降了,节约了人力经济成本。在各个领域都重视效率的今天,电力企业也不例外,需要采用科学的方式来提高生产效益,而变电运维则可以通过设备检修来提高工作效益,利用新的技术手段提高用电的可靠性,节约了经济资源,让电力系统更加可靠和稳定。
(二)提高安全性
变电运维工作促使运维工作人员提高了工作责任心,对设备不断检查,及时排除了一些技术故障,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保证了监测的质量,降低了安全隐患,提高了用电的安全性,确保了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具体包括:首先,大大减少了维修量,避免了维修中大量使用工作人员的情况,降低了维修人员发生事故的概率。其次,电力维修往往需要的时间过长,工作人员很容易疲劳,工作效率低下,而变电运维缩短了检修时间,提高了设备检修效率。
五、运维管理
(一)完善运维管理制度
在电网运维管理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问题危害人身安全,为规避此类问题,电力企业应针对变电运维目标及问题进行分析,完善具体运维管理制度。首先,电力企业应高度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利用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让电力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得以提升,并针对现代管理制定具体制度,保证变电运维问题可以得到及时发现、有效解决,让变电运维管理更具规范性;其次,电力企业应对运维管理制度进行细化处理,提升制度条例具体性、规范性,让电力资源利用价值得以最大化发挥。
(二)优化运维管理技术
电力企业应对变电运维管理技术进行不断优化,一方面,应积极引进先进检修技术、维护技术,另一方面,应对工作人员开展变电事故安全讲解活动、安全事故处理办法讲解活动,保证企业可以做到安全生产,并提升工作人员运维管理技术水平,促进整体运维管理技术体系实现不断优化。
要加强验电管理。在电网变电运维过程中,验电技术占有基础地位,同时,验电工作也是检修工作正式开展的前提条件。利用验电技术,可以让运维管理人员明确停电设备是否存在电压,确保接地线装设人员安全。在验电技术应用过程中,首先,工作人员应根据具体规定对电压开展常规检查工作,在检查过程中,应佩戴绝缘手套,保证人员安全;其次,工作人员应保证自身使用验电器质量合格,且等级与验电电压等级相符;再次,工作人员应保证人体和验电设备具有一定安全距离,且在特殊天气下,应避免室外验电操作;最后,工作人员应高度重视预控卡,依照预控卡内容开展具体工作。
要加强测温技术管理。温度测控技术对于保证设备稳定运行具有重要作用,现阶段,针对设备运行状态,电力企业电网运维人员所使用监测技术主要为眼看、手摸、耳听等,针对温度情况,电力企业所使用监测技术主要为红外监测技术。利用红外探测器,可以对设备辐射热进行有效感知,可以转化辐射功率信号为电信号输出,之后利用温度模拟信号,在显示器中显示,以明确设备温度状态,利用此种方法,可以让工作人员高效判断变电故障点,并提前制定防范策略,让电网运行平稳性得到保证。
(三)提升人员素质水平
提升人员素质水平可以让变电运维工作开展质量得到有效提高。首先,电力企业应组织人员开展知识技能培训活动,利用讲座培训、实践培训以及互联网培训结合方法,保证培训质量;其次,电力企业应鼓励技术人员进行沟通交流,让其维修经验更为丰富;最后,电力企业应构建人员激励奖惩制度,为工作人员自主学习、自我提升起到促进作用。
六、結语
以管理手段提高变电运维专业,乃至电力企业整体的工作效率,是企业提质增效的理想途径。过去,对于变电运维工作的编排往往仅依赖于个人经验,故存在各种弊端。本文提出的工作计划优化方法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在变电运维班组推行以来,班组工作计划完成率由不足75%提升至88%左右,对变电运维工作效率提升显著。
参考文献:
[1]林懿.基于运筹学理论关于变电站维护计划优化性探讨[J].东方企业文化,2011(20):212-213.
[2]裴永魁,王华清,李柏涛,等.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电气设备维检劳动定员定额[C].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工程学术会议,1999.
作者单位: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市北供电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