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政桥梁是城市交通运输中的重要部分,其施工质量受到重点关注,落实施工质量监督也是必然选择。基于此,本文强调了市政桥梁施工中质量监督的现实价值,在此基础上,从施工材料管理、桥梁裂缝处理、桥头跳车防治措施、路桥连接处施工几方面入手,阐述了市政桥梁施工中质量监督的要点内容,旨在延长市政桥梁工程的使用年限。
关键词:市政桥梁工程;施工管理;质量监督
引言:城市建设的升级、国民经济的增长使得人们的出行需求增多,对于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质量要求也呈现出上升趋势。为了充分满足当前人们对于交通出行的现实需求,市政桥梁工程得到重点建设,而出于对工程施工整体质量水平、安全水平的考量,普遍引入了施工质量监督工作,降低多种因素对市政桥梁工程造成的负面影响,延长桥梁的使用年限,维护人们的出行安全。
一、市政桥梁施工中质量监督的现实价值分析
市政桥梁是城市交通运输中的重要部分,其安全性、可靠性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出行息息相关,提升人们出行便利程度的同時,在推动我国国民经济更好更快发展方面也占据着关键地位。基于这样的情况,市政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受到重点关注,落实施工质量监督也是必然选择。在实际的市政桥梁工程中,面对着较多的质量隐患风险,常会发生施工材料失效(如钢材锈蚀)、裂缝等问题,导致桥梁的整体质量与结构强度降低。而依托市政桥梁施工质量监督工作的落实,能够有效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达到维护交通状况安全性的效果,提高人们对市政工程以及当地政府部门工作的认可程度,同时延长市政桥梁工程的使用年限[1]。总体来说,在市政桥梁工程中引入施工质量监督,并探究其工作要点具有极高的现实价值。
二、市政桥梁施工中质量监督的要点内容探究
(一)施工材料方面的质量监督
材料质量与市政桥梁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息息相关,因此,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是市政桥施工质量监督的重点内容。在此过程中,相关人员要严格参照我国建材标准、行业规范完成材料质量标准的设定,并将其应用于施工管理中。例如,当需要搭建体积相对较大的混凝土结构时,要使用水热化偏低的水泥等等。当材料进入现场时,必须要对其数量、规格、参数等展开核对,并联合多个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共同完成材料质量检验,剔除所有不合格材料。
在施工阶段,应当根据施工分项目的不同设定合理的材料使用条件,最大程度发挥出材料性能。例如,重点根据桥梁工程设计方案中设定的抗渗等级、强度级别等参数确定出混凝土配比,并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避免内外温差过大导致裂缝问题的发生;出于对降低温度应力的考量,必须要在混凝土表面覆盖草席、草帘进行养护等等。在此基础上,相关人员还要对施工材料的使用方法(施工工艺)进行监督管理,例如,在浇筑混凝土材料时,要落实充分的振捣工作,严禁发生漏振、欠振等问题,以此达到维护混凝土浇筑密实程度的效果。
(二)桥梁裂缝处理的质量监督
裂缝问题在市政桥梁工程施工中极为常见,其中一些裂缝的存在仅仅影响着桥梁表面的美观性,但是存在部分裂缝会导致桥梁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结构强度下降,例如,当箱梁腹板区域出现斜向裂缝(图1)时,整个结构的可靠性与刚度呈现出降低趋势,必须重点预防。因此,在桥梁施工的质量监督中,要着重关注桥梁裂缝的预防与处理。
以箱梁腹板区域的斜向裂缝为例进行说明,造成这类裂缝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对预应力束低于主拉应力,或是拆模的时机不当等等。为了预防该类斜向裂缝的产生,质量监督工作需要完成的任务主要如下:施工前仔细核对施工设计方案内容的合理性,避免由于设计存在缺陷而引起裂缝;严格审查混凝土结构的拆模时间,禁止在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设计抗拉强度的条件下过早拆除模具;严禁在混凝土浇筑、初凝、养护过程中在其上方施加荷载,避免箱梁腹板及其周边区域混凝土受到较集中的压应力、超载荷载(包括施工临时荷载超载),降低斜向裂缝的发生概率,达到维护桥梁工程施工质量的效果。
(三)桥头跳车防治措施的监督
桥头跳车主要指由于桥头及伸缩缝(桥头引道)处的差异沉降或伸缩缝破坏而使路面纵坡出现台阶引起车辆通过时产生跳跃的现象[2]。现阶段,桥头跳车问题已然成为市政桥梁工程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若在市政桥梁工程中存在桥头跳车隐患,则车辆通过时极容易产生跳跃和冲击,从而对桥涵和路面造成附加的冲击荷载,使司机和乘客感到颠簸不适,甚至造成车辆大幅度减速,严重的可导致交通事故(特别是车辆机械事故)。基于此,在桥梁工程施工质量监督中强化对桥头跳车的防治极为必要。
通常情况下,引发桥头跳车的具体原因为不均匀沉降、刚度突变等,为了避免这一问题,桥梁工程施工质量监督中需要完成的任务主要如下:对桥涵构造物的设置展开检查,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核查桥涵位置、跨径等,避免大河面小跨径桥涵;检查台背填筑前的地基加固处理情况,对加固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展开测定,防止桥台与路堤之间存在较大的沉降差;严格管控填料质量,尽可能使用内摩擦角较大的透水性材料填筑桥台后区域;若施工中针对桥头路面展开了特殊结构处理(如设置枕梁和搭板和设置变厚式埋板等),则要对处理的效果、科学性进行检查与验证。
(四)路桥连接处施工质量监督
在对路面与桥梁连接区域的施工质量展开监督管理时,需要完成的任务主要如下:检查施工材料,必须保证在该区域施工中使用的材料为压实性、排水性相对较高的材料;严格控制材料级配,确保压实效果良好,降低市政桥梁工程中台背填土沉降的问题发生;对回填操作展开监管,在完成连接区域的开挖与清理后实施回填,并将回填的厚度控制在30厘米以下,质检合格后方可引入后续施工操作。
总结:综上所述,在市政桥梁工程中引入施工质量监督,并探究其工作要点具有极高的现实价值。通过对施工材料管理、桥梁裂缝处理、桥头跳车防治措施、路桥连接处施工展开质量监督,提升了市政桥梁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降低了多种安全性问题的发生概率,延长了桥梁工程的使用年限,推动了市政桥梁工程施工及其管理工作的升级。
参考文献:
[1]周文利.市政道路桥梁施工质量通病的预防及处理措施[J].建材与装饰,2020(16):260+263.
[2]程太宇,何满,李军建.市政道路桥梁施工质量通病的预防及处理措施[J].居舍,2019(27):56.
作者简介:
程明(1994-),男,本科,助理工程师,从事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
作者单位:铜陵市建筑工程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