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海绵城市视角下的居住小区景观设计

2020-09-10 17:27:38廖伟倩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2020年10期
关键词:居住小区海绵城市设计

摘要:随着经济和城市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面临着水资源短缺、严重的内涝灾害、水污染严重等问题,城市居住小区内景观缺失、生态环境毁坏等情况严重,居民的生活质量受到了直接影响。本文针对国内城市面对的景观生态环境问题,通过搜集文献资料和参阅有关文献资料,对相关研究的理论及策略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了关于我国城市居住小区景观设计的方法及措施。为以后新建的居住小区规划建设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居住小区;海绵城市;设计

一、海绵城市的内涵

海绵城市,是新型的城市雨洪管理观念,是指城市可以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生态环境改变和面对灾害等层面有着较好的“柔韧性”,下雨天可以吸收水、蓄存水、渗漏水、净化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1]。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因地制宜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将“渗、滞、蓄、净、用、排”六字策略作为海绵城市规划设计的核心概念,统筹考量城市水域生态环境状况,在保证城市排水防洪安全的必要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做到雨水在城市范围内的储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从生态系统服务出发,通过跨尺度建构水生态基建,并和多种具体的新技术规划水生态环境基建相结合,是海绵城市的核心。

二、人们对雨居住小区景观设计的需求研究

(一)追求空间的舒适

居住小区作为人们大多数时间活动的地方,在使用和视觉感受上都想要有较好的体验,各种基础设施要符合人体工程学,要区分设计私密空间和开放空间,有足够的景观绿化给人们观赏。在空间中规划上要依据人们的不同需要和不同活动,适当地进行空间划分。从而适应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文化层次的人们进行不同活动的需要。

(二)讲究景观功能的实用价值

居住小区内的空间规划要根据其使用功能,在小区入口处首先要有满足人们来往通行的要求,要设计人流集散的空间,而这个集散空间里的地面铺装有很大的引导作用。居住小区景观设计要在视觉感官上达到和谐统一,要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和易识别性。居住小区中道路交通设计要合理规划,推行人车分流以保障人们的人身安全。

(三)希望景观具备趣味互动性

根据不同的人群需求,因地制宜地将景观组织起来,为人们所用,依据本地文化的特色,规划设计有地方特色的景观。一个景观空间是要具有连续性的,其中道路交通、园林绿化、地面铺装、景观小品等,都要有整体的概念,注重节奏韵律、形式、色彩与空间的协调统一。植物种植的选择上要合理搭配,既要维持本地的文化特色,具有实用性,又要设计具有观赏性、趣味性和互动性的景观,合理搭配,丰富小区空间的景观效果。

(四)减小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毁坏

居住小区内的建筑物和景观小品等都要以生态设计为原则,从通风采光、节能环保等方面,尽量避免对自然生态资源的浪费和破坏,要留意资源的循环利用,推动可持续发展。在居住小区的景观设计中,要运用“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回归自然,注意自然环境的保护,运用生态的手法打造适宜的景观,尽量少使用工程性的措施,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运用海绵城市的理念进行景观设计,充分运用居住小区内的雨水资源,使其充分循环利用,打造优质的水景景观,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三、海绵城市理念下居住小区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尊重生态环境原则

尊重生态环境原则是海绵城市理论运用于居住小区设计规划中的核心原则,即一切行为都应当以尊重自然环境为基础。

在确保原来的自然导水系统机能不受到冲击的基础上,和给排水系统紧密结合,不仅可以做到对居住小区用水的高效供给,还能净化水质,做到居住小区水资源的良性循环利用,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 重视水资源自我净化能力的提升,并采取必要的辅助措施,保证居住小区内的水资源系统大大得到改善。

(二)安全性原则

海绵城市理论是一种新型的水资源管治、存储方式,可以有效地应对城市内涝难题,优化居住小区水资源供给系统,优化水质。同时对确保居住者的安全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还可以保证城市水资源供应系统安全及稳定,做到水资源的循环运用,改善水质。

(三)以人为本和因地制宜原则

要想海绵城市理念在居住小区景观设计中发挥作用,就须遵循以人为本和因地制宜的准则。基于此,应该勘察居住小区现有的给排水系统,与居住小区居民数目、城市降雨量以及给排水量相结合,有效优化居住小区给排水系统,并使用各种有效的举措改善居住小区给排水系统,从而实现高效率供水、优化水质的根本目的。

四、海绵城市在居住小区景观设计的应用

(一)屋顶绿化

屋顶绿化是指不和自然环境的土壤相连接的各类建筑物、构造物等的顶端及露台、高台的绿化。屋顶绿化对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有着重要作用,能有效地吸收雨水,降低屋顶雨水地表径流,收集未及时排出管道的雨水,从而达到蓄水减排和水资源循环利用的目标。

建议设计师规划设计居住小区时,尽量采用平屋顶或坡度小于15°的缓坡屋顶,方便后期进行屋顶绿化。植被的种植上要尽量选择容易成活的植被物种,既可以确保屋顶绿化植被的高成活率,又可以降低后期的维护成本。若居住小区的屋顶没有较高负载,可以考虑用简单的屋顶绿化设计,既满足居住小区屋顶绿化的要求,又不增加屋顶的负担。

(二)透水铺装

透水铺装是海绵城市规划设计的一项关键措施,使水资源得到良好的循环,能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2]。在居住小区景观设计中,地面铺装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工艺,地面铺装使用的材料会对排水效果有着直接影响。如果选用水泥来铺设地面,居住小区现有的自然环境就会遭受毁坏,使得小区自然渗透能力降低[3]。透水铺装在居住小区景观设计中大多运用透水混凝土、透水砖和植草砖等产品。透水混凝土是由粗骨料表层包裹一层薄薄的水泥浆互相黏合构成孔穴均匀分布的蜂窝状构造,具有透气、透水和质量轻等优点;透水砖是以固态工业废弃料、日常生活废弃物和建筑废料为主要原材料,通过压制、成形、高温烧制而成,其自身也可透水的环保建筑材料新产品[4];植草砖由混凝土、砂石料、各种颜料等高品质材料经过高压砖机压制而成,同时绿草根茎能在植草砖下持续生长,保证居住小区的绿化率。

(三)小区绿地的景观规划

小区内的绿地主要有植草沟、生态树池等方式。植草沟是一种种了植物的地表沟渠,具有留滞、蓄存、净化、疏通等多种功能,可用作雨水净化系统和雨水收集系统的连接。居住小區景观也可以设计生态树池,树池具有雨水净化、收集、排导等功能。

五、结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速度的持续提高,海绵城市理念日渐得到人们的注重和认同,并且其在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和宜居城市建设等领域起着关键作用,积极开展居住小区海绵城市建设、大力推动低碳开发理念是居住小区未来规划设计新的发展趋势。居住小区海绵城市建设需要根据小区的具体情况,对各个环节使用的海绵技术采取仔细考量。从长期发展看,海绵城市能处理城市顽疾,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海绵城市建设有着创新性、多样性和可持续性,路漫漫其修远兮。

参考文献:

[1] 董征,许静,高璐,等.“海绵城市”理论内涵及实践研究[J].城市住宅,2017,24 (7) :6-10.

[2]魏胜,王俊岭,张雅君,等.透水混凝土路面铺装的发展现状[J].市政技术,2014,32 (4) :28-31.

[3]王慧,张云鹏.海绵城市理论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J].乡村科技,2019(33):75-76.

[4]李湘洲.城市雨水利用与透水砖的发展前景[J].砖瓦世界,2012 (2) :17-19.

作者简介:

廖伟倩(1995—),女,汉族,江西赣州人,硕士,单位:景德镇陶瓷大学工业设计工程专业,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作者单位:景德镇陶瓷大学

猜你喜欢
居住小区海绵城市设计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居住小区规划与设计
高层居住小区公共空间景观设计浅析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艺术启蒙(2018年7期)2018-08-23 09:14:18
城市居住小区景观的人性化规划设计方法解析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0:26
设计秀
海峡姐妹(2017年7期)2017-07-31 19:08:17
有种设计叫而专
Coco薇(2017年5期)2017-06-05 08:53:16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方法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研究
“海绵城市”理念下,构建低影响雨水开发系统的研究综述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5:06:29
中国为何要建“海绵城市”
环球时报(2015-11-25)2015-11-25 08:0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