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楠 刘晓东
摘要:绘画技法是指画家以不同的绘画工具及材料为载体,运用一定的创作手法,在自己的作品中传递信息、表达思想、体现认识。本文主要讲述了在文艺复兴的时代背景下,威尼斯画派奠基人乔凡尼·贝利尼对绘画作品材料的探究以及对色彩语言的表达。
关键词:乔凡尼·贝利尼;绘画;技法
一、贝利尼绘画技法产生及发展的历史背景
13-16世纪,随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欧洲资产阶思想解放运动的展开以及商业和科学技术的兴起和发展,作为信息、知识传递及情感表达的绘画艺术也在这一时期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强大生命力。在这一时期的大时代背景的影响下,乔凡尼·贝利尼建立了可与佛罗伦萨画派比肩的威尼斯画派。威尼斯画派正是贝利尼绘画特点及绘画成果的展现。威尼斯画派的创建不能片面描述成是贝利尼一人的艺术成就,这是许许多多如贝利尼般的艺术家艺术成果的集中展现。其中乔凡尼的父亲和兄长及其姐夫就给予了他极大的帮助和启示。乔凡尼的父亲雅科布·贝利尼和兄长贞提尔·贝利尼早年均在佛罗伦萨学习过绘画创作,深受佛罗伦萨画派的影响,对透视技法有着极为深入的研究和实践,因此贝利尼也在潜移默化下受到了父兄画艺的影响。同时在他绘画生涯的早期,姐夫曼泰尼亚也给了他极为深远的影响。在曼泰尼亚那里,贝利尼学习到了犹如雕刻般的严谨的绘画风格、对轮廓线条的极度敏感表现以及及时对偶来的创作灵感进行把握。这三个人都给予了贝利尼极大地帮助和影响。从其自身来说,乔凡尼那非凡的光的捕捉力、极强的色彩敏感度以及对绘画精雕细琢、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精神,才是他能够成功的最主要原因。
若从人文因素外的第三方面探讨影响贝利尼绘画的因素,那便是威尼斯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威尼斯临海,地理位置优越,远离教皇国,受控程度小,思想和身心相对自由开放,加之造船技术的发展,便利了海上交通和经贸交流,使得那时的威尼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欧洲最大的商业中心和贸易市场。威尼斯经济发达,贸易便利,政治独立,生活自由安稳,在这种社会背景之下,以贝利尼为代表的威尼斯画派孕育而生并且蓬勃的发展。
二、乔凡尼·贝利尼绘画生涯不同阶段的绘画方式的选择
在贝利尼的早期绘画创作中,主要采用的是坦培拉画法。坦培拉画法又称蛋彩画法,泛指用具有水溶性、胶性的颜料或是鸡蛋般的乳性结合剂进行绘画创作。坦培拉颜料的呈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当颜料的含水量较多时颜料会呈现薄如水彩、通透流畅的状态,使得色彩富于变化与想象;当颜料的含水量较少时则会显得颜料内敛沉稳同时又饱满。其次由于坦培拉颜料的覆盖力较弱,因此画面总是会呈现出一种如丝绸缎般柔和、自然、有着悦目的光泽感的特点。恰当、准确的运用坦培拉画法,能够使得画面达到极度精美细腻的效果,因此坦培拉画法适用于对整体画面展开精微细致的刻画。其次坦培拉颜料有着速干的特点,这使得画家们在绘制作品的过程当中,无需等待,可以连续的进行画面创作。运用坦培拉画法创作的作品,画面稳定、牢固,不易剥落和龟裂,且维持着极好的色彩饱和度及鲜艳度。一幅好的坦培拉作品,就像一幅长期素描作品一样,不单单需要画家运用自己大量的时间“扑”在画面上,还需要他能够具备极大地耐心对待自己创作的作品。同样这也是创作者激情、执着、热爱的表现。
但坦培拉画法还是存在着许多不可弥补的缺点。例如运用坦培拉画法的作品不能放置太久的时间,否则会难以进行下一步颜料的衔接。其次如蛋清调和液这一类的液体不能长时间的放置,不然会与空气中的各种物质发生反应导致变质或出现水油分离的情况,不能继续使用。并且由于坦培拉颜料本身所具有的半透明性质使得在其运用的过程当中不能进行大面积颜料铺设,否则容易出现铺设不均匀,影响画面效果的情况。贝利尼深知坦培拉画法在绘画的表现上存在着的种种弊端,因此他便想要找到一个更好的方法,不仅能够解决坦培拉画法存在的弊端,同时还能使得画面的表现力“更上一层楼”。解决问题的方法来源于贝利尼对15世纪佛罗伦萨画派绘画的热衷与热爱。贝利尼发现,从尼德兰引进的油画技法能够使颜色的过渡和深度远远比蛋彩画表现的更加精彩、微妙。贝利尼发现,坦培拉与油画混合技法的使用能够使画面呈现出别样的视觉与绘画感受。这种混合技法是以坦培拉颜料作为素描的底稿,再在上面叠加一层透明的底色,随后再在底色的基础上进行油画颜料的多层叠加和晕染。在得到饱和度高且明亮鲜艳的色彩后,再用坦培拉颜料在之前叠加的油画颜料上进行精微细致的刻画。这种混合技法不仅利用了坦培拉颜料速干、牢固、能够精细描绘的特性,又融合了油画颜料易于叠加和晕染、色彩鲜艳饱和度高的特点。此后,坦培拉与油画混合技法便成为了贝利尼后期绘画创作中所主要采取的方式。
贝利尼的绘画生涯从始至终所贯穿着的就是从坦培拉画法到坦培拉与油画混合画法的发展。贝利尼的早期绘画作品运用的坦培拉画法,将刻板、单一的宗教感情与人性的温暖和纯净做了巧妙细致的融合,同时又借鉴了佛罗伦萨画派中的透明画法,使画面的精致细微之处得以淋漓尽致的体现。到他的晚期的绘画阶段,他开始运用坦培拉与油画结合的混合画法。将两种不同的绘画方式融合,使其各自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达到整体化画面层次的升华。可以说,在贝利尼的绘画生涯中绘画技法的演变证明了他在绘画材料研究上的先进性和进步性。
结语
从上述内容中,我们可以明确的是,乔凡尼·贝利尼的确是一位令人敬佩、贡献卓越的伟大艺术家。他在当时的大时代背景以及他身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慢慢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绘画方式和绘画特点,威尼斯画派应运而生。回看贝利尼的绘画生涯,我深深地被他高于常人的绘画天赋及极强创新、研究、学习能力所震撼。从最初在对他人的经验成果进行学习、总结和运用到后来创新革新自己的绘画技法和绘画方式,乔凡尼·贝利尼在寂静中沉思,潜心学习研究,这种探索艺术语言的态度确实值得钦佩、值得学习和发扬。他对威尼斯画派色彩的发展,对于绘画技法的创新型研究,为绘画艺术增砖添瓦,使得西方绘画具备了更强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蒋曈:乔凡尼·贝利尼创作中的色彩语言[J],艺术教育2014(12),236-237.
[2]秦鹤:淺谈坦培拉绘画的历史发展进程[J],《上海师范大学》2012(05),45.
[3]刘伟东:关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蛋彩画的技法与制作[J],艺苑(美术版)1998(02),46-49.
[4]丁宁:威尼斯如画—威尼斯画派的创造与影响[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6(12),112-122.
[5]张俊奎:13-16世纪欧洲坦培拉绘画语言的演变研究[J],艺术研究2019(05),19-21.
[6]王新新:论意大利文艺复兴对欧洲的人文主义思想和美术发展的影响[J],才智2010(14),131.
[7]黄嘉:浅析蛋彩画的艺术特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02),241.
[8]林莹:蛋彩画材料与技法的承袭和拓展[J],数位时尚(新视觉艺术)2009(03),67-68.
[9]韩野:从蛋彩画到油画[J],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02),101-103.
[10]常洪斌:威尼斯画派对于西方风景画发现的贡献初探[J],艺术评鉴2018(22),26-27.
[11]赵晨晨:浅谈坦培拉绘画的发展与创新[J],艺术评鉴2019(08),30-31.
作者单位:临沂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