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孝听
在苏州工业园区纳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里,记者看到了一根名为色谱柱的金属管,长得像大号圆珠笔,据说里面装着成千上万个粒度均匀的二氧化硅纳米微球,每1克纳米微球摊开的表面积有一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使得其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因此可以用于药物的分离纯化和分析检测。
据了解,生物制药分为上游发酵和下游分离纯化,在分离纯化下游生产阶段,纳米微球(层析介质)是提取发酵液中蛋白、抗体等有用物质的关键材料。由于该材料制备技术难度大,要求极高,长期为国外少数公司垄断。
经过10多年不断创新和发展,纳微生产的色谱填料和层析介质等多种纳米微球高端新材料,实现了“卡脖子”技术的突破和产业化,打破了国外多年的垄断。
十年磨一剑的工匠精神
2007年,江必旺怀着希望搭上深圳至苏州的火车,他没想到的是,出租车司机竟然不知道园区生物纳米科技园在哪儿。彼时园区生物纳米科技园刚刚成立不久,除了2-3幢楼外,周边一片工地,孤独地耸立在一片城乡结合部的茭白地上,他在心里打了退堂鼓。苏州这边的科技园与深圳确实有较大差距。”
但园区的规划,苏州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政府对人才的厚望又吸引着他,另外纳微是从事纳米微球材料产业化的科技公司,其纳米微球主要用于生物制药,而生物纳米园就是专门为生物和纳米技公司设计的高科技园区,非常适合纳微的发展,而且就在边上还设有中科院纳米所,拥有高端仪器设备的平台,而且对企业开发。他最终决定放弃在深圳拥有的一切,来园区创业。”
纳微目前有近300多人的团队,其中研发人员就占了三分之一,作为园区第一批引进的领军人才,纳微科技创始人江必旺带领团队花了十多年突破微球精确制造技术难题,他直言国内愿意沉下心来搞科研产业化的科学家不多,在美国工作的经历,让他坚定了技术创新的信念和精益求精工匠精神,使得纳微在创新引领的道路上走出了自己的特色。
在美国工作的十几年间,江必旺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做到底层技术创新,才能拥有话语权,才能真正受到尊重。他说:“在老外眼中,中国人和企业缺乏创新能力,纳微希望通过真正的原始创新,做到国外做不出来的技术和产品才能改变国外对中国企业的看法。”
令人欣喜的是,目前纳米微球产品已在国内外得到推广和应用,2019年,纳微科技产值达1.4亿元,除了服务于生物医药产业用层析介质微球,产品还涵盖了光电显示屏SPACER,食品安全检测和环境监测用固相萃取柱、体外诊断用磁性微球,微电子领域用导电金球等。
打造“药谷”生态圈,实现产业链国产替换
纳微今天的成就离不开企业十年磨一剑的坚持,当然,在此过程中,园区政府也给予了很多支持。江必旺告诉记者,初来乍到,资金困难,园区政府给予了三年免租支持,提供了完整的服务体系。高端技术需要先进的设备,动辄几百上千万的投资,中小企业很难承担得起,政府投资了上亿元,搭建了中科院纳米所、百拓公司等公共服务平台,企业通过很低的价格就可以使用到这些设备,十分便利。此外,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生产周期相当漫长,园区政府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因地制宜,提供了企业管理、市场开拓和资金融资等多方面支持,打造适合企业茁壮成长的优质环境。
“当前政府在积极打造中国‘药谷’,大力支持生物制药产业,我们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政策鼓励中国的科学家、企业家,沉下心来在不同的领域打造核心技术,让中国的产业变得真正强大。核心技术就如同盖房子的根基,上面搭建得再好,产业没有核心技术,一旦被卡脖子,就相当于把根基拆了,楼瞬间就倾倒了。”
江必旺表示,为更好打造中国“药谷”, 促进苏州医药产业链的发展和壮大,打造良好的“药谷”生态圈,建议苏州或园区内企业实现内部采购,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和鼓励,促进生物医药配套产业国产化,实现产业链国产替换。
记者了解到,目前,恒瑞医药、开拓药业、博瑞生物、上海藥物所苏研院、天演药业等园区药企单位已与纳微科技开展项目合作,另有部分企业正在评价测试中。相信在苏州打造中国“药谷”中,苏州会涌现更多纳微科技这样有底层创新技术的公司,服务“药谷”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