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煜
营商环境事关城市长远竞争力,是比拼彰显制度优越性的公平赛道。世界银行报告表明,良好的营商环境会使投资率增长0.3%,GDP增长率增加0.36%。营造与城市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的营商环境,成为了每个中国城市都需要进一步完成的课题。
2020年快要过半,“营商环境”依然不约而同成为了各大城市的热词。从“抓项目”到造“环境”,从“给政策”到优“生态”,营商环境俨然成为了牵引新时期新一轮发展的重要抓手。
正所谓“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为此,苏州明确将2020年定位为“营商环境创新年”,并出台苏州营商环境3.0版,倾心打造“苏州最舒心”营商服务品牌。作为苏州、江苏改革开放排头兵的苏州工业园区,自然也是提档加速,为打造世界一流营商环境极速前进。
从“说到”至“做到”,确保政策真正落地
2019年7月,《苏州工业园区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简称“营商环境30条”)正式发布,从精简企业办事环节、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优化企业对外投资服务、优化服务供给和优化人才服务举措5个维度,对园区现有的行政审批效率、税收环境、涉企收费、土地使用效率等进行优化升级。
仔细品读园区发布的“营商环境30条”会发现,与简单“复制”中央文件关于营造营商环境的原则性内容不同,园区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并不是面面俱到的,而是结合园区特色优势,聚焦企业和人才服务实际需求。
事实上,“营商环境30条”的制定工作在2018年年底就启动了。园区政府建立了领导干部走访机制,实地了解企业经营发展中的问题和诉求,通过对问题的梳理分析、分层、分类、分责,“一揽子”方案最终形成。
我们从园区经发委了解到,最后出台的“营商环境30条”分为五个部分,前两个部分是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关于优化营商环境部署以及国家和省市各级出台的优化营商环境文件精神进行编制的,覆盖了所有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指标,这些便利与优惠是企业立马能感受到的。而后三个部分则关注园区当下的转型与发展,将鼓励企业“走出去”和人才服务进行细化,破题资源瓶颈,为园区创新“辐射”世界提供支持和便利,也为创新人才扎根落户提供服务。
但无论是哪方面政策,都是坚持问题和需求导向,是为了解决企业和人才反映比较集中、需求较为迫切的“痛点”与“难点”问题,提升了营商环境改革的精准性、可操作性及落地率。
构建高效政务服务
对于企业来说,办事繁琐一直是个“难题”,但在园区,这个“难题”一而再、再而三的被简化了。
翻开去年的“营商环境30条”,精减企业办事环节共有6条。以第一条简化企业开办手续为例,园区明确将简化企业从设立到具备一般性经营条件所必经事项的环节,提供线上“全链通”、线下“一窗式”相融合的服务方式,实现开办企业全流程1个工作日内完成,对于推行负面清单以外领域外商投资企业实行商务备案与工商登记“一口办理”,办理时限同样压减至1个工作日。
精简环节可能比不上真金白银的利好政策,但越是细微之处的不断完善,越能够体现园区政府在构建一流营商环境中的诚意。以小细节带动大提升,也成为了园区营商环境改革的重要经验。纵观近几年,园区将优化政务服务作为营商环境改革的“牛鼻子”,“刀刃向内”花大力气不断构建高效政府服务,让企业获得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今年5月刚刚上线的“融驿站”,就是又一个最好佐证。“融驿站”是园区一站式服务中心的服务外延,通过线下阵地的建设,将政务服务下沉到载体,实现企业就近服务。不仅如此,“融驿站”内还将配置园区“一网通办”二期品牌“融易办”自助终端,切实打通服务企业的“最后一米”。
打通“最后一公里”“最后一米”,也是多年来园区想方设法要做到极致的事情。群众和企业办什么事烦、办什么事难,就将什么纳入改革范畴。这样一个个“小切口”的背后,是政府用自身“辛苦指数”来换企业、市民“幸福指数”意识的提升,是亲商理念的再深化,是园区政府持续转变政府职能的再变革。
既筑巢引凤,也固巢养凤
曾经有专家说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市场经济是“候鸟经济”,哪里的营商环境优、投资成本低、服务质量好、办事效率高,企业就会到哪里发展,资源就会往哪里聚集。这么看,园区这座“梦想之城”,已经成为很多企业“候鸟”的首选“栖息地”。
如果说,十多年前针对企业,园区的主要目标是筑巢引凤,那么从近几年开始,固巢养凤对于园区来说,也同样重要。着力“强服务”,为企业当好“保姆”,企业的“痛点”在哪里,政策就指向哪里,园区一直在努力。
生物医药产业作为苏州市的“一号工程”,园区又是主要发展阵地,对落户企业的需求,自是特别重视。
久心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两年前自主研发的国内首款半自动体外除颤器获批上市,打破了价格高昂的进口品牌垄断。去年10月,企业开始了体外除颤器儿童模式的研发,却遇到了大问题——儿童模式所必须的电极片在国内买不到、国外进不来。
对于医疗器械企业来说,关键零件不到位,所有努力就白费。就在团队焦急万分的时候,苏州自贸片区推出了进口未注册医疗器械试行管理办法,只要通过备案,相关企业就可以进口到在国内还未注册的医疗器械以用于研发。通过这一模式,今年春节前,久心医疗拿到了20片进口的可用于儿童的电极片,解了燃眉之急。
无事不扰、有求必应,园区政府用“懂你的心”不断给出“政策红包”,除了需要勇气外,背后蕴含的是政府部门对企业的信任,和举全力支持科技创新的决心。怪不得几乎所有园区企业在接受采访时,都会赞叹“这是一片来了就不想走的创新创业沃土”。想必,这也是苏城打造“苏州最舒心”营商服务品牌最好的“买家评价”。
加强产权保护,激发创新活力
4月,一场围绕科创板上市企业核心技术与知识产权的主题沙龙在园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举行,这是今年园区知识产权宣传周系列活动的首个项目。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园区知识产权处联合多方力量,推出授课、沙龙、参访、企业交流等形式丰富的活动,从企业、产业、政策、区域等角度,探讨与推进园区知识产权工作向纵深发展。
近年来,信达生物、旭创科技等一批高科技企业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拓展了创新想象空间,同时,园区企业关于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呼声越来越强烈。而随着中国(苏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落户,他们又多了一个知识产权保护的“金钟罩”。
今年3月,中心启动2020年度首批快速预审服务备案主体申报工作,通过保护中心预审的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可以进入快速审查“绿色通道”,授权周期将大幅缩短,目前已有200余家园区企业成功备案。
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效率,加速创新成果“专利化”,企业就能在市场竞争中快速占得先机。依托中国(苏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园区打通了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服务等全链条服务,区域知识产权“大保护”“快保护”得到全面提升,为创新注入更多活力。
持续优化,园区永不止步
2019年,园区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除了重磅推出“营商环境30条”外,还出台了“促进外商投资20条”,率先推进“1220”改革和招商体制改革,创新推出“关助融”惠企新政20多项政策举措,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今年5月15日,“第二届(2020)长三角地区营商环境论坛”举行并发布第二届长三角地区营商环境发展水平评估报告及排名。其中,苏州工业园区位列长三角营商环境发展水平评估园区第一,并获评长三角地区营商环境十佳政务服务机构,这也是对此前园区不断付出的肯定。
實际上,园区在营商环境打造上,始终对标的是“最高、最好、最优”,这是园区的气魄,也是园区的格局。以构建“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为目标,表明园区要立足于更大的竞争格局,在构建营商环境上形成新的国际竞争比较优势。
园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丁立新此前在苏州市营商环境创新大会上表示,园区将继续弘扬亲商理念,坚定投资信心,聚力打造园区营商环境“升级版”。
改革越到攻坚时,每前进一步都会更难,但也会酝酿更多新机遇和新空间。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园区未来任重道远。但我们坚信,在追求“一流”的道路上,园区永不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