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坤英
读懂本国文化,古为今用,方能推陈出新。
正统的中国是指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从这里考古发掘出中国最早的农作物种子,距今有9000多年,这是农业第一次出现在北方,而这个最早的农作物种子就是黍。黍在先民的细心培育之下得到了推广,并奠定了华夏文明基础。随着人口的增加,黍无法解决口粮问题,这时候就出现了它的替代品——稷。
稷就是粟,俗称谷子,也就是小米。我们北方人喜欢喝的小米粥就是粟做的。粟是来自我们现在常见的狗尾巴草的亲本植物,我国驯化狗尾巴草的历史已经有一万多年的历史,它和黍几乎同时在先民手中种植培育,后来逐渐替代了黍成为了当时北方华夏先民的主食。
“稷”是国家代名词“社稷”的重要组成部分,稷乃是建立国家的基础。而稷就是“粟”,是“百谷之长”,当然也用作粮食作物的统称,成为“农业”和“谷神”的象征。我国的奴隶社会“三代”夏、商、周,是农耕文明中的“粟文化”王朝。
小麥不是我们的本土产物,它是外来物种,故乡在遥远的西亚。西亚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这种气候对农作物生长有严峻的考验,野生小麦顽强地在这里长出来,首先给西亚先民带来了福音。大约8000年前,西亚先民获得了今天栽培最广的普通小麦物种,并迅速从西亚向四周蔓延。
秦国之所以能够用十年的时间统一中国,不是它的将士有多勇猛,而是这个国家的粮草是相当充足的。举个例子,秦国灭楚一战花了两年时间,如果换成今天的计量单位后,秦国军队总共消耗粮食大约五亿公斤,而我们保守估计秦国一年通过粮食赋税大约有六亿公斤粮食进入国库。那秦国怎样有如此高产的粮食呢?首先秦国有我国四大平原之一的关中平原,其次是花了十几年的时间修建了著名的水利工程郑国渠。郑国渠的修建,让秦国能粟麦轮种,一年粮仓爆满,打仗根本不用考虑粮草问题。
人们发现在南方普遍种植的农作物水稻的亩产很高,一般亩产都可以达到三四百斤,而且南方气候温暖一年可以多次耕种,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水稻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中国南方是世界水稻最早培育和传播中心之一。目前发现世界上最早的稻种是在我们湖南道县,距今有14000年到18000年左右。最早的稻田是在湖南澧县城头山,约有6000年。南方的人口那时并不多,稻米的产量并不起到养活人口的关键作用。后来南方人口增多,特别是魏晋南北朝和五代十国国家分裂民族融合时期,中国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逐渐南移,水稻作用才突显。
但是中国的水稻长期只能一年种一季,而且成长周期比较长,再加上当时又无法找到非常优良的稻种,养活人口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当时的统治阶级,直到一个进口水稻品种的出现。这个进口品种就是越南的占城稻。占城,是越南中南部的一个城市国家,但占城稻并非仅指占城国种植的稻,而是印支各国普遍有的稻种。占城稻有很多特点,一是耐旱,二是适应性强,“不择地而生”,三是生长期短,自种至收仅仅五十多天。公元1012年,宋真宗亲自倡导,是占城稻作为青黄不接时期的度荒粮米,推广普及到长江流域的广大地区并进行杂交种植试验。可以这么说,宋真宗是中国第一个“杂交水稻专家”。在他的主持倡导下,单位面积的稻米产量快速增加,直接激发了宋朝时期中国人口大爆炸,尤其是南方地区。
北宋之后,一直到清初,中国的总人口数量只有1.5亿左右,一直到康乾时期人口才暴增到了3亿,那么当时水稻的产量真的能养活这么多人吗?这得感谢印第安人。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之后,美洲的农作物开始漂洋过海改变了中国社会,其中最重要的是玉米、地瓜、花生、马铃薯、向日葵等。先讲玉米。玉米大概在十六七世纪在云南传入中国,然后在各个地方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尤其是在苦寒贫瘠之地都能生长良好。它的出现补充了稻米的不足。再说地瓜,它是在明朝万历年间有商人从海上传入福建,再推广到广东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对当时的大饥荒起到了很好的救济作用。马铃薯是在十七世纪传入中国的,现在我国的种植面积占世界第二位,而它又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向日葵和花生给当时的中国老百姓提供良好的植物蛋白和油脂,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同时对老百姓的粮仓做了有益的补充。
2018年9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黑龙江农垦考察,他双手捧起一碗大米,意味深长地说道:“中国粮食!中国饭碗!”是的,中国粮食必须牢牢握在中国人自己的手中,中国的发展才可能牢靠啊!其实,像毛主席所说的“手里有粮,心里不慌”,放到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