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飞
智慧城管是新时代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推动人工智能、“互联网+”、5G通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管理深度融合,促进城市精细化、智能化、大众化管理的新途径。今年3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指出,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前景广阔。
重庆智慧城管建设取得成效
城市管理信息化能力逐步提升
智慧城管系统是整个城市管理的神经系统,对超大城市精细化管理和现代化管理具有最直接的影响。目前,重庆已经形成“一级指挥、两级监督、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智慧城市管理格局。全市38个区县和两江新区管委会、万盛经开区管委会全部完成数字城市管理平台建设,实现数字城管全覆盖。全市数字城管覆盖面积新增210平方公里,达到1216平方公里,其中主城区数字化城市管理普查面积达到644.54平方公里,远郊区县建成区数字城管覆盖达80%,远郊区县数字城管建成区达到全覆盖的区县26个,全市各区县平均终端延伸至处置单位部门20余个,基本覆盖公用设施、建设管理、交通运输、市容环卫、园林绿化、房屋管理、水利水务、环境保护、地下空间等城市管理领域。完成数字城管市级监管平台和12319系统升级改造,建成视频应急指挥系统,危险源监控点位累计6388个,2092辆城管作业车辆实现GPS定位管理,城市照明智能控制系统建设完成率达到90%。
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大幅提高
重庆以智慧城管为基础,基于GIS系统实现网格化的数字城市管理。主城建成区被划分为21836个单元网格,完成基础数据普查面积达644.54平方公里,普查准确率99%以上。数字平台实行12小时工作制,365天不间断运行,并坚持 24小时值班,实现监督时段全覆盖。数字城管终端覆盖各街道(综管处)及社区、部分承担城市管理职责的部门、委属各基层单位及水、电、气、讯公共服务单位,实现处置终端全覆盖。通过数字城管万米单元网格科学划定责任区域,明确网格管理责任、目标任务和标准,确定网格内专业管理、维护和监督人员等工作,有力推动城市网格化、精细化管理。
城市管理智能化水平显著加强
加强了市政公用设施(包括道路、桥梁、隧道、窨井盖、城市照明、广告等市政公用设施)、地下管网、危险源、古树名木、城管作业车辆、停车诱导等领域的物联传感技术应用;开发建设了智慧停车、智慧照明、智慧水务、智慧风景园林、智慧广告、智慧环卫、综合执法等区级业务应用子系统;大力开展视频共享及智能化应用研究,不断拓展视频智能抓拍、立案、派遣功能;不断探索行业数据分析应用。目前主城区已完成100多座桥梁隧道、3700余点位危险源、近100株古树名木、40处暴雨积水点、17万余盏城市照明智能控制、300套停车诱导等的智能化监测监控建设任务。主城区主动发现城市管理问题179.41万件,处置问题140.42万件,结案率89.12%,城市管理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
城市管理应急化能力有效保障
通过智慧城管建设,“出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城市后端治理模式向“问题预警→有效防控”的城市源头治理模式转变,有效化解了险情的突发性和灾害性对城市造成的伤害。疫情期间,重庆通过共享系统调用国家疫情数据最高时达到全国第二,通过数据共享,有效支撑了全市政务服务、城市运行、应急管理、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等工作。入汛以来,重庆建设的“四天”智慧气象系统在防灾减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四天”系统包括智能探测“天枢”系统、智能预报“天资”系统、智慧服务“知天”系统和智慧防灾“御天”系统。其中,利用“天资”系统提供的智能预测结果,重庆市气象局在年初就已发布“汛期气温偏高、降水偏多”的预测,并提前做好了防汛准备,为防汛减灾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2020年7月底,全市累计数据调用量超86.7亿条,相比2018年的35亿条增长了147.7%,居全国中上水平,有力保障了城市应急能力。
重庆智慧城管建设存在问题
智慧城管存在下位无技术标准难题
城市管理包含市政设施管理、公用事业管理、道路交通管理、废弃物管理、市容景观管理、生态环境管理等方面。从国家及市级层面对城管子系统建设均未出台统一的建设标准文件予以指导,各区县智慧城管子系统建设处于各自摸索无标准建设状态,特别是智慧城管系统建设较快的区县更是存在担心和困惑。例如,江北、沙坪坝等区县虽然率先建设了智能绿化、智能环卫、智能停车、智能交通等子系统,在智慧城管建设创新中取得不俗成绩并成为全国智慧城市建设创新典范,但目前从国家到市级层面均未出台统一的建设标准文件,既不利于指导各区县的城市智慧管理子系统建设,也担心各自已经建成的智慧城管子系统与智慧城管平台建设标准不统一导致无法顺利对接。
智慧城管处于不完全共享信息状态
目前,重庆城市管理系统内部已基本实现信息共享,但城市管理与公安、工商、市场、文化等部门之间还未能充分实现风险可控前提下的跨系统、跨部门信息共享和有效协调,不利于形成城市综合大数据资源开放、共享、融合、利用的管理格局。例如沙坪坝区的桥梁监控系统未与公安视频监控联网,缺乏对桥梁隧道等重要交通通道的前后端监控,导致已有的监控资源未能有效整合利用,未能对超载车辆等隐患进行预警跟踪提示。
智慧城管存在功能技术性完善空间
已经建成的智慧城管平台在人机交互等方面不够友好,不能实现即时预警、即时报警等功能,因此还需要优化技术,提升平臺智慧性和友好性。例如,江北区反映其智慧城管系统中的桥隧监警系统还未能实现智能化报警,平台工作人员并不能了解桥隧监警系统产生的指标数据表达的是什么含义,是否在正常值范围以内,不能对其做出反应,导致桥隧监警系统成为一种摆设。
智慧城管陷于区域非均衡建设困境
目前,重庆智慧城管系统建设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性资金,其发展进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区县的财力。在财力雄厚的区县,智慧城管建设投入较多、系统完善、技术成熟、管理有序。相比之下,一些边远区县,由于财力匮乏,在智慧城管系统建设、技术支撑、人员配置、设备管理都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重庆智慧城管系统建设因而呈现区域非均衡建设状态,加剧了区域间的数字鸿沟。
促进重庆智慧城管发展的建议
完善智慧城管系统技术标准
一是探索建立智慧城管系统下位技术标准体系。建议参考江北区、沙坪坝区等的先进建设经验,制定智慧城管各个子系统的建设技术标准、信息安全标准、建设管理标准、应用性能标准等,建设智慧城管统一的“数据底板”。二是建立智慧城管系统“人机交互”技术标准体系。现代城市运行及其管理非常复杂,每天动态产生数以百万计的城市管理实时数据和信息,需要智慧城管系统分析海量城管事件时空规律,提高科学预见性。在智慧城管系统建设中,尤其要注重“友好性”设计,要完善智慧城管系统“人机交互”技术标准体系,实现硬件与用户的融合应用。
建立系统信息安全共享机制
一是健全政府数据共享的法规体系。建议借鉴国内外数据共享成熟经验,根据实际情况探索制定重庆地方政府数据共享法规政策,规范数据共享各方主体行为,科学有效地保障政府数据共享安全。二是强化政府数据共享的协调机制。准确了解政府各部门数据使用方对政府数据的相关需求,强化数据共享各主体之间的沟通交流,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科学制定政府数据共享方案,提高政府数据共享的使用效率。三是强化政府数据共享的监督体系。设置专门的政府数据安全管理岗位,对政府数据共享进行及时监测,对共享过程中存在的各方面和各环节问题及时反馈和改进。
完善智慧城管建设运营机制
一是探索先进区域带动后进区域发展机制。探索先进区域带动后进区域发展的路径,鼓励江北区、沙坪坝区、两江新区等先进地区的智慧城管建设市场化运作,在实施完善本地区智慧城管建设的同时,合理有偿为边远区县提供建设服务。这样做的好处是,既有利于全市智慧城管建设标准的统一,又保障了智慧城管建设安全,同时解决了边远区县资金不足的难题。二是探索智慧城管的政府与市场共建机制。吸引市场资本投入,拓宽投融资渠道,鼓励有技术、有条件、有实力的大型企业与边远区县政府合作共建智慧城管,协同运作智慧城管建设项目,實现政府与企业共赢。
(作者系重庆社会科学院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