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教学研究

2020-09-10 07:22凌米乔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2020年1期
关键词:多样化教学解决问题方法

凌米乔

摘要:小学数学知识点的学习以探究知识问题为主,通过解决问题获取知识,而解决问题的手段即为学生学习数学的手段,解题手段的多样性很大程度决定了学生数学学习的能力。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经验及研究,探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教学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教学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且以探究问题为主的重要学科,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不断发展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教学,学生掌握解题能力和技巧,提升学习能力,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教师要教授学生更多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帮助学生发展思维,提升能力,这才是数学教学的目的。

一、解决问题多样化的意义分析

(一)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数学的学习以训练思维为前提,尤其是要通过问题的解决来达到提升能力的目的,应用多样化的方法解决数学难题,首先能够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如果小学生只用单一的方式思考问题,很容易禁锢思想而难以寻求解决出路,比如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并非各边长的顺序相加,而是可以转化为两边长宽之和。其次还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分析方法,才能提高学习能力,对学生今后的训练有益。过去很多教师不注重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只看成绩高低,不但会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难以提高能力。因此学生要掌握多样化的解题方法,才能发展思维,提高学习能力。

(二)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

数学是一门充满趣味性和知识奥秘的学科,学生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勤加思考,才能感受数学的魅力,提高学习主动性[1]。长期以来,由于受到教学时间的限制,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能教授学生一种解题方法,只有探索多样性的解题手段,学生才能大胆想象和探索,不断激发求知欲,而在不同思维指导和学习模式的强化下,学生更能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与有效性也能大大提升[2]。

(三)促进师生间互动交流

现代化的教学课堂上学生是学习唯一的主体,教师开展的教学活动需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营造良好的互动氛围,才能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习效果。传统的教学方法下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较少,无法及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述与分析,这就导致学生的问题越积越多,影响后续的深度思考。提倡应用多样化方法解决问题,一方面有助于翻转课堂的构建,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一方面也能鼓励师生间转变教与学方式,形成更好的互动交流模式,推动教学活动更高效地进行。

二、小學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教学分析

(一)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常规解题方法

要让学生掌握常规的解题方法解决问题,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是前提,学生学习能力的构建,均要建立在一定知识能力的掌握之上,学生只有具备基础理论知识,才能在激发、点拨、引导下选择正确的路径对问题展开思考。

比如在学习连加运算时,小学生必须对加法运算的应用掌握到一定的熟练程度,才能快速计算出一定数值范围内的数字相加的解,并从中找到更灵活和便捷的计算方式。这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设计有捷径计算的例题,如13+42+19的和求解,在学生不断熟练一般加法运算后,就可以从三个角度思考有效的计算方法。首先将这些数字的个位数相加,再将十位数相加,最终整合相加的和。其次可以先将任意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三个数字相加,按照常规顺序求解。最后是将某些数字取相近值,如将19看成是20-1,42看成是40+2,那么求解的过程就更为简单。这些思考的过程和运用的求解方式都考验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水平能力,因此教师要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寻求到常规且简单的方法解题,不但能得出最终的正确答案,还能达到锻炼思维的效果。

(二)设置问题悬念,利用问题解题

小学生正处于对万事万物充满好奇和求知的年龄,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这一成长特点,结合教学的知识点巧妙设计问题悬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探求结果的兴趣,在探索中思考不同的求知结果,以达到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和学习能力的目的[3]。

比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设计以下的问题:小敏的妈妈去超市购买苹果,有4元一斤和5元一斤的价格,妈妈给收银员30元,找回2元,那么小敏的妈妈可能买了多少苹果?这属于一个开放性的题目,悬念较大,在学生的探讨中发现,不少学生认为是7斤,也有学生认为是5斤多,但关于这道题的解答的变数较大,学生还可以尝试两种价位组合的方法探寻其他的结果。这个充满悬念的过程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深入讨论和数据套用中,学生逐渐形成一种解题的模式,而这又为后续学习二元一次方程奠定基础。

(三)提高主观能动性,引导探寻解题方法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也是传道授业解惑之人,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教材知识,同时紧密联系教学目标,合理设计教材知识内容,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激发兴趣,提高主观能动性,并寻求到多样化的正确路径,解答数学问题[4]。教师主要是帮组学生把握大方向,有意识地渗透多样化方法解题的思路,才能营造一种多方位思考的学习氛围,这对学生能力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比如在教学“多边形的面积”时,教师就要善于去引导学生利用多样化的方法获得多边形面积的值。在分解的不同途径下,再次对比分析是否数值相同,深化学生对多边形面积的理解,也拓展学生的解题思路。比如要求计算梯形的面积,学生除了从基础的计算公式求解套用外,还可以将梯形进行拆分,可分为两个三角形,或分为一个矩形及一个三角形,这样在单独求出面积的基础上求解最终的和,就能得出最后的面积结果。这样的过程能够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突破梯形面积原有的计算方式,灵活应用其他的方法解决问题。

(四)巧妙设置情境,寻求多样化方法

情境教学法是小学教学课堂上的常用方法,该方法与小学生的成长特点与学习规律相符,又能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之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因此得到很多教师的推崇。情境教学与生活化教学结合起来,往往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能够意识到数学知识点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在多次求解思考的过程中,将解题生活问题转移到多样化方法的思考当中,再将多样化方法的知识解题应用,借以解决生活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比如小学数学知识中常见的两线之间最短距离,套用在日常生活中就是两地之间的最短距离,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去思考日常上学时从家到学校有几条路,最短的是哪条路?而将其用点与线绘画出来,对比观察后是否对最短的距离有一目了然的效果。在思考每一条路线可能产生的距离过程中,教师再要求学生在接下来的几天尝试去走每一条路,结合课堂上的描图感受最短路线与最长路线之间的差异,逐渐深化对相关概念的认识与了解,这对学生消化数学知识,应用数学知识非常有益。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改进教学模式,有意识地向学生灌输多样化的解题方法,丰富学生的解题思路,发展发散性思维和逻辑思维,才能确保学生在磨练中掌握更多的解题技巧,并能自觉将其应用在学习知识、解答问题的练习当中,才能逐渐形成一种探寻多方法解答问题的习惯,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发展综合能力,为今后数学知识的深入学习和能力的掌握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范素花.,张千.对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2(9):20.

[2]郝义龙.关于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探究[J].才智,2014,5(9):234-235.

[3]刘权.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研究[J].新课程学习,2014,6(5):364-365.

[4]张艳军.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11(1):5.

猜你喜欢
多样化教学解决问题方法
浅谈列方程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教学实录与反思
两只想打架的熊
中职声乐教学中多样化教学方式的运用分析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捕鱼
智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