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灾难为主的注重社会道德、人文内涵的艺术既不能太难,将人推向虚无,也不能太简单,沦为说教。必须引导自己思考。文章的第二部分以近现代艺术的具体案例分析艺术回应灾难的模式,给艺术关注社会自然政治问题提供了几个范例,并在此基础上强调了艺术的“作为”。
关键词:灾难与艺术;疫情下;当代艺术
序言
在2020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演变成全球性的公共卫生之前,世界各地频发的危机早已向人类发出警示。面对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物种灭绝、森林大火、难民危机,抑或日本大地震和核电站泄漏事件,——不论是火山爆发、地震、海啸、飓风等自然灾害,还是恐怖袭击、战争等人为悲剧。危机感和焦虑感充斥在21世纪人类的精神世界中,每个人都无可回避地撞到了这堵墙,从美好的幻像里醒来开始思考个人的命运和未来的道路。艺术家们也在以越发直接的方式对此作出回应,并试图警醒那些认为灾难遥不可及或选择沉睡的人们。
一、面对灾难题材,艺术家们的创作困境
艺术批评家说艺术的滞后性造成了灾难中艺术的无可作为,他们认为艺术过多地依赖于展览的空间,稳定富足的社会环境。因此在灾难来临时,一部分艺术家无法消化这一宏大叙事的题材选择闭门造车或是视而不见,一部分热衷于创作有关社会问题的艺术家,也丧失了支持艺术创作和展出的物质土壤。
为了避免艺术沦为某种“说教”,它只表明了作者本人或其所在团体、流派关于某一类社会政治问题的意识形态,给予观众一个太明确的答案和思考过程而不是深入的讨论。观众在这个已设定和起点和终点的跑道里思考,误以为自己在思考,实际上是在叫好。意识形态本身毫无任何艺术价值,一些作品甚至完全抛弃了艺术的形式载体,因而饱受诟病,如何取舍和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创作者所面临的难题。
第二个困境则是由新的审美体验和转化方式带来的挑战,旧的视觉体验无法再吸引新的审美观念。每当新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观念出现时,人们对“形式”的看法也会发生变化。那些在过去被认为是“无形式”的作品,在今天看来可能已经变成了形式。(如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小野洋子、阿孔齐、博伊斯、诺莱斯、罗斯勒、博顿和哈克、等人为代表的激浪、行为、涂鸦等艺术流派被认为在美学范畴上与强调艺术的社会性最为接近),可是在今天当时这些最为先锋且惊人的艺术流派也已经变成了过去的范式,不再贴合现在的社会问题和创作方式,艺术的发展不断地要求我们做出新的探索和面对挑战。
一、无声唤起有声的抗议
这幅反法西斯的纪念碑式的作品在1936年至1939年多次展出。取材于二战时期,西班牙与德国法西斯分子联合轰炸格尔尼卡的事件。这幅作品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主题和背景,充满了人道主义和社会关注意识。二战期间大大小小的教室挂满了这副画的复制品,直到美国轰炸越南、柬埔寨、老挝的时候,它依然作为反战的标志传达出反战的信号。
二、不容忽视的艺术实用性
很有趣的是早在1815年欧洲的冲突期间就出现了大量的战争中医学插图,绘制的草图和照片用于诊断病理,帮助外科手术实践以及评估疾病及其治疗进展,有点类似于今天的x光片和B超的作用,其作品旨在描绘伤口和图示手术技术。这一类的战争医学绘画作品依然具有它的艺术传统,既强调它的艺术价值,又强调其医学用途。这一传统随着医学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逐渐发展成了医学插画,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的高清显微镜彩照即由病毒研究员,显微镜学家费舍尔和RML医学艺术办公室合作完成。
三、群体聚集式地反思——“灾难与艺术的力量”展览
2018年在东京森美术馆展出的“灾难与艺术的力量” 展览,以全球化的视野探讨并回应了在当代发生的种种“灾难”下,何为艺术所能及之事? 这个展览在自然灾害频发的日本举办,意义尤为深刻。它的影响从社会经历向本国的当代艺术波及。
展览的第一部分,【艺术如何表现灾难——记录、再现、想象】展示给观者艺术家是如何记录、想象和再现这些当代社会基底上的疤痕。展览的第二个部分以【从毁灭到创造——艺术的力量】为主题,围绕着面对大灾难和个人惨剧,艺术如何帮助我们重燃希望之光?灾难之后,“艺术”如何介入社会?如何缔结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他们发表针砭时弊的作品,通过艺术项目协助不同时代之间记忆的传承和灾区社区的重建,通过拍卖其作品为受灾群众提供经济支援,以各种方式介入社会。
摄影师武田慎平做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他采样于核辐射区的土壤,把带有放射性的物质显影在底片上,制成了核辐射“星云”,他认为肉眼看见的真实并不是绝对的真实,他选择了用这样一种转换的方式,将核辐射灾难的遗体——核辐射物质以视觉艺术的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让观者认识到福岛核电废墟带来的持久性地灾难以及灾区重建等一系列尚未解决的问题,并一道参与社会讨论。
四、对个人内心的疗愈和人文精神的警醒
在关注社会问题的艺术家中,安塞姆·基弗的作品经常以战争以及人类永恒的苦难为主题,他的作品以个人对战争的强烈感受为眼,试图再现一片战后的文明废墟景象。基弗常以综合材料作为绘画工具,作画时用火烧用水枪用钢筋泥土,每每从大的宏观景象入手,作品的细节则是一遍遍像炼金般在画面中打磨出来的。基弗认为他的绘画过程即是建立-摧毁-重建的过程,作者虽然是以架上绘画的艺术形式展现出来,但是其创作的过程也成为了作品本身的一部分,代表了基弗对于经历战争目睹战争的内心感受以及他的艺术主张,他坚定地画着他的废墟,实际上是对内心和人类文明的重建。一部分艺术家选择像纪念碑式地宣告我们无法避免灾难以及后续的恐惧与痛苦,一部分艺术家则选择了更加温和的方式。重新燃起了对形式美学的追求,如前文所提及的武田慎平的作品,他通过美的形式感来转换这一灾难的沉重,用美丽的“星云”吸引住观众的视线,以展开他所关注的问题和引发的思考,我们无可否认的是美的感受对心灵慰藉永恒的力量。
结语
苏珊·桑塔格在《关于他人的痛苦》中寫道,“同情是一种不稳定的感情。它需要被转化为行动,否则就会枯竭。”作为艺术工作者,如何关注社会问题,并以此作为艺术创作的源泉;面对内心的拷问,如何对待被激发起的情感,如何消化处理这一题材,以上是我关于这些问题的思考。
参考文献:
《艺术的慰藉》 作者Alain de botton
《人类的图像》克拉克(the image of the People)
《艺术社会学》英维多利亚·D·亚历山大(凤凰文库·艺术理论研究系列)
《关于他人的痛苦》 苏珊·桑塔格
《战争与艺术:现代冲突的视觉历史》乔安娜·伯克(Joanna Bourke)
作者简介:
许晨欣(1995—),女:汉族,籍贯:江西庐山人,广东理工学院艺术系教师,本硕均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现代水墨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