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苗 谭飞
摘要:我国是人口最多的国家,虽然我国地缘面积广阔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大,所以人均资源量并不出众,那么注重资源的有效合理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水利工程是充分利用现有水资源进行优化的重要举措,但是当前部分地区对于土地的开发具有一定的破坏性,包括植被破坏以及树木砍伐等问题,都会直接导致水土流失以及生态平衡破坏。本文针对水利工程建设特点以及作用进行分析,探索水土保持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
关键词: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建设思考
水利工程是通过人为的建设以及修缮对于自然界的地表水以及地下水进行科学管控与及调配,我国最著名的水利工程包括南水北调、三峡工程等,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建设项目,具有除害兴利的目的。但是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必然会对自然界的土壤以及生物产生扰动,因此在建设以及后续的运行过程中有必要进行生态修复意义,防止生态环境恶化,我国当前的水土保持过程中还存在一定问题,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生态修复,才能促进水利工程与社会需求协调性发展。
一、目前我国的水土保持现状分析
(一)水土流失问题造成的原因
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而且目前仍处于高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各行各业以及多个领域也在不断的交织与融合,随着人口基数的不断攀升,对于土地资源以及各项能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从而使得生态环境也受到了威胁,党和国家政府一再强调,未来的社会发展应秉承生态绿色的方向,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水土保持是生态环境发展中的重要环节,但是却不是一蹴而能完成的工作任务,需要相关人员秉承科学谨慎的态度,在长期的发展与建设中不断完善,水利工程建设过程消耗资源大,对土地扰动范围大,因此需要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及周边群众协力保持生态环境,以统筹安排的方式在建设过程中协调跟进,确保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1]。
(二)水土流失问题的应对举措
我国具有广袤的土地,且不同地区的地理构造以及自然环境复杂多变,水利工程是对水资源的有效利用,解决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现状于我国的农业发展以及资源调配具有深远性的影响和意义。但是水利资源建设过程中,不免对原有的地形地貌进行改变,因此也会改变现有的生态环境,所以注重可持续性发展的建设目标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而人类作为生态大环境中的一部分,也是为自身的生活质量提高作出积极意义的举动,可持续性发展也是水土保持的重要基本原则。
(三)水利工程导致水土流失的特点
首先,水利工程需要对当地的地表及地下水进行调度,因此会造成区域性河流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水流冲刷土地造成水土流失。其次,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大部分是以机械完成土石方工程,在挖土运土填土过程中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所以水土流失問题较为严重。最后,虽然自然界也存在水土流失问题,但是自然界本身具有一定的修复功能,加上日积月累的冲刷,易形成固定的水土发展模式,因此危害较小,但是水利工程的建设是以人为因素对土地和水资源造成影响,从而加剧了水土流失问题,在间接层面刺激了自然灾害的发生。
二、可持续性发展对于水利工程的必要性
(一)水土流失对水利工程造成的危害
首先,水土流失会让土地资源面积逐渐缩小,加上日常降雨对于土地的冲刷,沟和面积明显增大,在绝对面积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耕地面积就会越来越少。而土地是粮食的重要产出基础,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无法保持田地面积,会降低赖以生存的土地数量以及质量。其次,很多微量元素都可溶于水,水土流失问题会加剧土壤中的有益元素的流失,导致地表肥力降低,原本含有有机物的土壤经过长时间的雨水冲刷会改变土壤结构,甚至出现结皮、结块、碱化的问题出现,不仅是营养物质流失,还会造成土壤内部的生态失衡,微生物数量降低,导致农作物无法生存。最后,众所周知生态环境中每个环节都息息相关,水土流失会导致生态平衡失稳,洪涝灾害频发,因此上游河水无法长时间保存,往下游冲刷过程中会造成大量的泥沙堆积甚至堵塞,因此下游还会出现水库容量不足,以及洪水泛滥等问题[2]。
(二)水土保持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关系
由上述水土流失对水利工程造成危害的分析可知,水利工程是水土保持的重要举措,同时也对区域性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维持生态平衡作出了贡献,但是如果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缺乏水土保持的正确认知,那么很可能破坏生态平衡,甚至对未来的自然环境发展造成无法修复的遗憾。水的保持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以下价值:第一,水土保持可以增强区域性原生态的抗灾害能力,同时对于地表土壤进行水分调节,具有海绵性的吸水作用,有效避免灾害发生。第二,水土保持可以防止河道内水流带动泥沙向下游移动,是确保河道正常运行的重要方式,能够有效提升水利工程的综合效益。第三,水土保持可以增强自然环境本身对于水质的过滤,消除有害物质,还能保证土壤中的营养物质不流失,是维护生态稳定性的重要路径。
三、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水土保持与可持续发展策略
(一)提高各个环节的水土保持工作意识
水土保持对自然环境的生态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中应充分贯彻水土保持意识,在每一个工作环节都进行优先考虑,尤其在设计与施工方面,要充分发挥水利工程自身的优势特点,同时也要考虑未来长期的规划发展。鼓励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全员参与,既要认识到水利工程的建设必要性和社会价值,同时也要针对设计细节与施工细节进行可行性研究判断[3]。
(二)建立健全水利工程建设的制度体系
保持水土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本身就是水利建设工程中的重点考虑环节,因此需要建立健全完善的制度体系,才能确保建设过程中的细节能够有效落实,并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社会价值,以此达到实际的建设目的。详细的制度体系需要对工作细节进行有效划分,并建立相应的监督体系,通过制度配合让实际施工和管理达到预期,并在建设过程中不断的纠偏和调整,以此加快和约束水土保持工作的正确开展,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以积极的态度保障水利工程建设的长期可持续性发展[4]。
(三)水利工程施工前期做好相关规划设计
我国地缘广袤,每个地区都有着自身的独特地理位置和自然地貌,因此所有的水利工程不能一概而论,在建设前期应充分进行调研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做好前期规划,制定可执行的初步设计方案。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正处于社会改革的深化阶段,前期的发展虽然取得了较大经济收益,但是以破坏生态系统为前提的发展并不可持续,未来社会必然朝向绿色节能、可持续的方向迈进,因此水利工程建设要深入分析自身对于生态平衡的破坏,注重水土保持功能的运用,要以更加长远性、宏观性的眼光看待水利工程的发展,在发展中解决问题,保障区域性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志伟.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水土保持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性探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24):245.
[2]胡军军.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水土保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28):1978.
[3]苟子顺.水利工程水土保持防治及治理措施论述[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26):2230.
[4]雷潘潘.水土保持对生态修复建设的作用及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4):2905.
作者简介:
张苗(1989.08-)女,民族:汉族,籍贯: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学历:本科,职称:初级。
谭飞(1987.11-)男,民族:汉族,籍贯: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巨峰镇,学历:研究生,职称:初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