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佳慧
6月16日,在双塔街道钟楼社区活动室内,一群居民正在聚精会神地听课。这一天,社区邀请了著名苏州评弹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周明华以传统评话的形式,为居民讲述苏州历史上的廉政故事。
打造最苏式“百家讲坛”
听周明华的课是一种享受。他以故事为载体,带着评话的技巧,风趣的噱头,在轻松的氛围中引人思考,可是说是笑声中藏着“干货”。毕竟讲台上的讲师,是位从艺五十多年的评话演员。
1963年,周明华考入苏州评弹学校,1965年毕业后进入苏州市评弹团成为评话演员,之后师从评话名家、苏州评弹团第一任团长、苏州评弹学校复校后第一任校长曹汉昌学习长篇评话《岳传》。当时,已经70岁的师傅带着他去上海表演,在900多人的西藏书场演出了两个月。周明华认认真真地听,仔仔细细地记,实在不记得立刻去问。“所以以前学的东西,到现在都忘不了。”他说。
年轻的周明华刻苦提升专业,但在1985年团里安排他做起了办公室工作。尽管隐于台后,周明华对评话的热爱却没有被浇灭。有一年,他随团来到北京参加活动,在民族文化宫的休息室里,有位老领导说,“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就是专家讲故事,评话演员也完全可以做到,甚至比专家讲故事更好听。”周明华听后,大受启发,并开始探索评话新路,2000年,“评弹进校园”启动。
一开始,有人看到周明华走出办公室去讲课,说他是“不务正业”。但周明华坚持以评话为形式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渐渐地,他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支持。前文化局局长钱璎两次到评弹团开座谈会,表示“评弹进校园”是好事情,并将他带进不少学校、单位上课。之后,“评弹进校园”的影响力逐渐扩大。2003年开始,周明华在苏州大学文学院开设了关于苏州评弹的系列讲座。2006年,他开始在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苏州评弹学校开设《吴文化系列赏析》课程。同一年,市委组织部、宣传部将周明华的“吴文化与苏州评弹”加入到党政干部的素质教育课程中。至此之后,很多单位都邀请他去上课,并表示相当受益。苏州警校的领导在听了周明华的评话吴文化讲座后,立刻邀请他定期到学校开讲。因为警校学员来自五湖四海,大部分人听不懂苏州话,对苏州不了解,甚至接到報警电话都听不懂。而周明华的这个讲座正好可以让每一个来警校学习的学员,进一步了解苏州,进一步了解苏州话。这一讲就是十年。
之后,台资企业友达光电等也纷纷来电邀请他,周明华走进企业,为管理者讲述了苏州文化特点、苏州方言、风俗习惯、廉政故事等内容。眨眼间,系列课程已经持续了20年,他也被称为苏州的“百家讲坛”主讲人。
变身吴地文化挖掘人
听周明华的课,会惊叹于吴地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台上老师对文化的细致挖掘。事实上,从筹备第一堂课开始,周明华就对课程的方式和定位做了思考。传统评话精彩,但难免带上些演绎的味道,但课程的意义,是让台下的听众了解到真实的吴地历史。于是周明华潜下心来翻阅资料,把自己要讲的内容与史书古籍对照,《话本苏州简史》 《吴文化丛书》 《姑苏野史》《史记》 《中国通史》,都被翻了个遍。他还虚心向吴文化方面的专家请教,甚至利用休息时间踏勘吴文化遗址,去无锡梅村泰伯墓、常熟虞山仲雍墓、越国首都会稽山、大禹陵等地采风,回来对照史料查核,真正当起了苏州历史的“挖掘工”。“这一挖掘,不得了!我感觉这苏州的历史就好像一座金矿,开采出来的故事都闪着光。”他说,“于是我就更想追根溯源了。”
随着挖掘的深入,周明华的讲述“目标”也越来越清晰。2009年,他在苏州图书馆《苏州大讲堂》连续4年开讲《吴史春秋》,同年在《苏州日报》以苏州方言长篇连载以《泰伯奔吴》为题的十七篇文稿。苏州电视台特地录制了《吴史春秋》讲座评话主题节目24集,又录制了6集名为《吴国英雄传》的专题节目。
2015年,周明华正式退休。他没有走下讲台,而是继续为传播吴地文化,弘扬历史正能量做着自己的贡献。2019年,由周明华编著的《苏州评话:伍子胥》出版,这本书整理自他创作的长篇评话《伍子胥》,书中根据评话艺术规律,讲述伍子胥一生的坎坷经历,有故事说表,也有人物对白以及演员评点,更是填补了苏州评话书目库中没有苏州历史人物的空白。
如今,周明华已进行评话讲座千余场,观众达到数十万。他的下一个愿望是把评话吴文化课带进上海,将苏州的瑰宝传播得更广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