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林
释义:背着荆杖,向当事人请罪,形容主动向人认错、道歉,给予自己严厉责罚。
时间:战国时代
地点:蔺相如家
人物:蔺相如(赵国上卿)
廉 颇(赵国名将)
门客甲
门客乙
(旁白:战国时代,赵惠文王因蔺相如渑池会外交有功,拜蔺相如为上卿,官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因此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侮辱蔺相如。蔺相如知道后,不愿意和廉颇争位次先后,便处处留意,避让廉颇。)
(幕起。蔺相如正在聚精会神地读书,旁边站着门客乙。门客甲气呼呼地走进来,好像受了许多委屈。)
门客甲:(气愤地)“大人,别怪我多事,我实在咽不下这口气!廉将军一再挡我们的道,真是欺人太甚!”
蔺相如:“你不要生气。”
门客甲:“大人,您是赵国的上卿,职位比廉将军高,为什么那么怕他呢?”
门客乙:(看着门客甲)“蔺大人并不是怕他……”
门客甲:“刚才在路上,大人不是有意避让廉将军的车子吗?要是我呀,才不让他呢!”
蔺相如:“让廉将军的车子先走几步,有何不可呢?”
门客甲:(不满地)“我真不明白,大人您为什么变得这样怕事。想当年,秦王那么厉害,您毫不惧怕,针锋相对地跟他斗,唇枪舌剑,寸步不让,多解气!”
蔺相如:“秦王我都不怕,更何况廉将军?”
门客甲:“那大人为什么好几天不敢上朝?分明就是怕见到廉将军嘛!”
门客乙:“不,我不认同你说的话!你要知道,秦王不敢侵犯我国,就是因为我们赵国武有廉将军,文有蔺上卿。要是蔺上卿跟廉将军闹翻了,后果将会怎么样?这一点你想过没有?”
门客甲:(将信将疑地)“什么?是这样吗?”
(第二幕。几天以后,蔺相如坐着读书,掩卷沉思一会儿后,又站起来,在客厅踱步。门客甲站在一旁。一会儿,门客乙匆匆走上。)
门客乙:(喊道)“大人!大人!”
蔺相如:“什么事?”
门客乙:“廉将军来了!”
蔺相如:(奇怪地)“什么,廉将军来找我?”
门客乙:“廉将军他没穿上衣,还背着荆条呢。”
门客甲:“这成何体统?他竟敢背荆条打上门来,看我不教训他一下!”(生气地说并抽出腰间挎着的宝剑。)
蔺相如:“不可造次。快请廉将军进来!”
(廉颇见到蔺相如,赶忙跪了下来。)
蔺相如:(吃惊地)“哎呀,廉将军,您这是——”
廉頗:“蔺大人,请您用这根荆条狠狠地抽我一顿吧。”
(门客甲大吃一惊,慢慢地把剑收回剑鞘。)
蔺相如:“廉将军,别这样,快请起,快请起。”(蔺相如连忙取下荆条扔在一边,伸手去扶廉颇。)
廉颇:“蔺大人,我实在对不住您。”(廉颇不肯起来。)
门客乙:“请起来,廉将军,请起来吧。”
(门客乙双手扶起廉颇。)
廉颇:“蔺大人,请宽恕我这个老迈昏庸的人吧!我自以为功比天高,常常在别人面前侮辱你。可是每次你都不与我计较,现在想起来,我真是无地自容啊!”
蔺相如:“过去的事就别提了。”
廉颇:“大人,原来我以为您才疏学浅,惧怕于我。后来经人提醒,才明白您这样做完全是为我们赵国着想。您真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啊!”
蔺相如:“哈哈哈,廉将军,以和为贵嘛!您能明白我的心思,我实在太高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