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璇 孙威
摘要:本文从绘画草稿引发的艺术观念出发,阐述传统意义上草稿和成品的关系,继而探究由传统草稿所引发的艺术观念,并依据中国书法和西方绘画对这种“草稿观念”进行分析。
关键词:草稿;成品;无心而为
大约在文艺复兴之后,西方绘画的主体逐渐被油画所取代。众所周知,西方的写实油画就如同工厂制作般极其的工整,严密,一丝不苟。从传统的角度来看,一幅所谓完成的油画需要在选题、布局、起稿、用色、空间、透视、解剖等诸多方面都做到几乎完美的地步。这样的观念和方法在今天也许已经过时,但在几百年前,这是大多油画家心中的不二法门。
对于大多数西方画家来说,在绘制一幅完成的画作之前,草稿是必不可少的。就传统的绘画而言,在动笔之前打下草稿有以下几个好处。其一,更容易把握整体的布局。其二,在绘制草稿的过程中,可以更早地发现画作存在的问题,尽早地去解决。其三,草稿也是一个探索的过程,画家可以在草稿上尝试更多的可能性。当我们今天面对西方传统绘画的巨作时,很难相信在它们背后没有一个整体布局完备的草稿来做支撑。草稿逐渐地成为了西方绘画中约定俗成的一道程序而被历代画家所沿用。但到了十九世纪,突然有一些画家意识到平日里为了绘制成品而准备的草稿也有其精妙之处,这种率性而为并且充满自然气息的“习作”被许多画家认为蕴含着艺术的生命。
在诸多发现草稿之妙的画家中,德拉克罗瓦付诸实践的最早。据说德拉克罗瓦作画一直保留着绘制草稿的习惯,并且还准备得极为充分,但当他真正开始动笔创作正稿时,他会把在草稿上准备的一切都弃之不理。他曾在日记中记下了这一体会:“当我们完成一幅画时,总是感到损毁了一点东西,将画面上各个部分联系在一起的最后几笔,总是要减损这幅画的生气。当我们的作品能够面对观众之前,总不免消除掉一些为艺术家如此钟爱的,可喜的疏忽”。很显然,德拉克罗瓦所谓的“可喜的疏忽”暗喻着只有在草稿中才蕴藏的魅力,他也最早开始尝试用“草稿的状态”来绘制完成的作品。而把这件事推向高潮的莫过于十九世纪后半期诞生的印象派,莫奈、德加等人在长期的写生过程中发现传统的画法很难绘制出自然的气息,而接近于草稿的颜色和笔触却能把大自然的瞬息万变描绘的惟妙惟肖。就这样,草稿和完成的作品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
说到这里,“草稿”一词就不得不加上引号。在传统的观念中,草稿就是画家为成品所做的准备,这种草稿的独特之处在于画家的气息完全是自然而然的,不带有任何娇柔捏造的成分,甚至很多画家自己都意识不到笔下无意间诞生的神韵。这其中最出名的公案要数十七世纪法国画家柯罗的《纳尔尼大桥》,这幅画的成品远远不如其草稿潇灑和动人,柯罗无意间寥寥几笔居然创造出一幅灵气满满的神品,而当他再次郑重其事地绘制正稿时却生气全无。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甚至在比柯罗早上两个世纪的西班牙画家委拉斯凯兹身上也经常出现。尽管这些无意完成的草稿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其成品,但委拉斯凯兹和柯罗等人还暂且处于一种半自觉的状态。直到十九世纪印象派的出现,一种完全自觉的,用传统习作所蕴含的“草稿”观念来作画的前卫作风卷席了整个西方绘画,并且慢慢被推向极致。
在今天,我们普遍地接受了印象派的风格,因为在它之后又诞生了很多更加前卫和颠覆传统的绘画,可以说,印象派在今天也已经成了过时的前卫。但在一百多年前,印象派并非一下子就被人们所接受。而当时的艺术沙龙和普通大众拒绝印象派的理由也很简单,在他们眼里印象派的绘画不过只是一些未完成的草稿。在大众眼里,一幅绘画如果没有坚实的形体和协调的明暗怎么能称得上是已经完成,印象派的画家显然严重违反了延续数百年的绘画规则,他们分离的笔触和潦草的手法让人们无法接受。尽管得不到官方和大众的认可,但印象派的“草稿作风”却愈演愈烈了。到了后印象主义时期,一幅画究竟是草稿还是已经完成变得完全不重要了,保罗塞尚有接近三分之一的画作连画布都没有填满,起草时铅笔留在画布上的痕迹还清晰可见。如果我们拿传统绘画的标准来看,塞尚的画作一定还处于未完成阶段,尚且属于草稿的范畴。但在今天,又有谁会认为塞尚没有把画布填满就一定是未完成的和拙劣的绘画呢?说到这里我们可以意识到,所谓的草稿与成品,所谓的完成与未完成,他们其实都由一个艺术上的标准来进行衡量,然而这个标准并非一成不变。在印象派之前几乎没有画家会考虑一幅画怎样才算完成,因为他们脑中有明确的完成标准。而到了印象派这里,这个标准被打破了,印象派画家齐心协力让绘画成为了一种完全打开的艺术,这意味着一幅画没有了所谓的完成和结束,就算完成也依然充满着未知的可能性,这一切都只是画家自身意愿的抉择罢了。对于这样的艺术变革,毕加索曾经说过一句很隐喻的话,他说:“希腊人,罗马人,文艺复兴人,他们都带着一个规则在绘画。但到了梵高这里,每个人都必须做自己的太阳。”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前一种超越成品的草稿是画家在无意之中创造出来的,它超越成品的理由也很简单,因为尚且属于绘画技艺上的超越,而后一种超越了“成品”的“草稿”演变成了一种艺术观念。那这种所谓的“草稿观念”为何能得到历代如此多画家的青睐呢?这个问题也许中国的艺术家最为明白。早在北宋时期,苏轼就书法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到了元代,张敬晏又在《祭侄文稿》后提拔云:“以为告不如书简,书简不如起草。盖以告是官作,虽楷端,终为绳约;书简出于一时之意兴,则颇能放纵矣;而起草又出于无心,是其手心两忘,真妙见于此也。”虽然两人都是在书法方面提出的立论,但用来解释绘画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既两人都认为在艺术当中,“无心而为”之作要好于“故意而成”的。这是因为在绘制草稿的过程中大多画家都不会在意其成败和得失,完完全全地将自己的感情、感知和感受投入进去,这种自然的状态在艺术创作中是极其重要又难得的。如果一个画家在还未动笔之前就处处拘泥,总是担心结果不如人意,那就很难想象这幅画最终能有什么动人之处 。其次,带着“草稿” 的状态去作画意味着保留了创作过程中的偶然性和不刻意性。当画家面对着一张空白的画布时,这是他第一次在这片天地之间思考和探索,一切都是未知的。人最美好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大都诞生于这种未知的状态下,因为事先没有准备,放下了功利的影响,画家最自然的感受就被激发了出来。
“草稿” 和“成品” 之争,“完成”与“未完成”之辩至今仍是每个画家不得不面对和思考的问题。它与中国画家争论不休的“胸有成竹”和“胸无成竹”在本质上不谋而合,但我认为,绘画的魅力或许就在其中。我把这种所谓的“草稿观念”不恰当的比作男女恋爱,“草稿”的魅力就犹如人们第一次窥见爱情的美妙和神秘,这种不刻意和完全的“感情”用事使得爱情和艺术同样的让人心驰神往。
参考文献:
[1]吴甲丰 .西方写实绘画[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5.
[2]陈丹青 .陌生的经验[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
[3]利奥奈洛.文杜里 .西欧近代画家[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