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昱程
摘 要:住建部51号令的出台,进一步加强了对铁路站房消防设计验收工作的监督力度,同时也明确了铁路站房消防设计的重要意义;本文以特大型铁路站房消防设计为研究对象,立足于站房人员快速疏散要求,就消防设计方案的重点内容进行了改进优化,进一步提高了铁路站房的消防设计水平。
关键词:铁路站房;火灾特点;快速疏散;消防设计
中图分类号:U298.59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随着铁路客运逐步向枢纽化、综合化、立体化、高速化方向发展,为了满足大中型城市不同交通运输方式之间的快速接驳和人员的快速换乘条件,修建大型铁路客运枢纽,实现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集中接入成为当今交通运输领域发展的主流。为了解决超大规模人群集中乘降的现实问题,铁路客运站房规模、面积开始大幅提升,一大批大型、特大型单体建筑投入到铁路站房运营中,铁路站房快速向大体量化、立体化、智能化方向轉变,与之而来的特大型铁路站房的消防问题,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特大型铁路站房不同于普通站房,由于内部人员高度集中,消防设施承压明显,传统的消防措施面临失效,一旦出现火灾隐患,如何快速疏散内部旅客,同时将各类风险降至最低无疑是特大型铁路站房消防设计的重点和难点[1]。
1 研究背景
为了适应特大型铁路站房消防设计的实际,加强消防设计、审查及验收的统一管理能力,国家住建部第51号令《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管理暂行规定》中明确了铁路站房作为特种建筑的消防验收主体责任方,取消了铁路系统自行开展站房消防验收的权利,将消防验收权利统一划归至地方住建部门。
2 特大型铁路站房火灾特点分析
2.1 火灾蔓延面积大
特大型铁路站房为了满足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无缝接驳需求,其内部通达性和连通性较高,同时,现代化的铁路站房已经不单单局限在候车这一项功能上,其兼具了商业、娱乐、消费等多重附加功能,为了保证站房内各项商业、娱乐活动的正常开展,也要求站房内部空间实现高效互通;由于特大型站房的内部面积极大,面积体量超过30万平米,一旦局部出现火灾点,火灾可借助各种通道快速蔓延,进而在短时间内发展成为严重火灾。虽然在大型公共建筑防火设计时,将不同区域按照防火等级进行了详细划分,但为了满足站房内人员快速流动的实际需求,站房内普遍采用通透、敞开式设计原则[2],由于缺乏必要的物理阻隔,进一步加剧了火灾的蔓延风险。
2.2 火灾严重程度不均匀
从火灾的区域性和严重程度角度分析,由于站房内不同功能区的功能设计差异,导致不同区域的耐火、防火等级相差悬殊,从站房火灾整体层面分析,呈现“局部严重,整体平均”的特点。局部严重主要针对于站房内的VIP候车区、商场等相对封闭的区域,由于以上区域相较于站房大厅的封闭性和私密性比较强,一旦出现火灾后,虽然蔓延速度不敌大厅火灾,但容易在封闭空间内快速发展,最终造成严重的局部火害。
2.3 人员安全疏散难度高
人员安全疏散是任何建筑结构内防火设计的核心和关键,随着我国建筑防火设计能力的提高,公共建筑防火设计的人性化程度越来越高,因此,人员能否安全快速疏散始终是建筑结构内消防设计是否达标的重要考证之一。由于特大型铁路站房内的区域面积极大,且不同区域之间的连通方式较为复杂,尤其在综合换乘枢纽中,复杂程度更高,加之特大型铁路站房内的旅客实时吞吐量较大,持续、高位的人流量给人员消防疏散带来极大的不确定因素;虽然公共建筑消防验收中对人员疏散距离有严格的要求,但考虑到特大型站房的特殊性,在实际疏散过程中,人员无法按照既定的最短路线快速疏散,增加了现场疏散组织的难度,加之旅客对站房内的通道设施不熟悉,现场如缺乏有力引导,必然造成现场短时间内的恐慌性混乱[2]。
3 基于人员快速疏散的特大型铁路站房消防设计
为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将火灾对旅客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同时达到住建部门对特大型站房消防设计的验收标准,在特大型站房消防设计中,必须加强对人员疏散设计的改进优化,以保证在严重火灾等极端条件下的人员快速疏散要求。本文拟从疏散宽度、疏散距离及防火分隔设计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3.1 疏散宽度设计
疏散宽度主要针对于站房内消防紧急通道的宽度设计,消防应急通道的宽度应满足紧急情况下的人员疏散需求,具体宽度参数应根据疏散人员数量、疏散通道数量综合确定,在站房设计建造后,站房内的紧急通道数量趋于稳定,因此,决定站房内应急疏散通道宽度的唯一因素为疏散人员数量,疏散人员数量应坚持“兜底”原则,即根据全年人流量数据统计资料,选择最大人数并加权计算后给出人员数量设计指标,权重指标选择应科学合理,过大的指标设计容易造成严重的空间和资源浪费[3],而权重指标过小则无法发挥“兜底”功能。
3.2 疏散距离设计
除做好疏散通道的宽度优化设计外,还应重点做好疏散距离的优化设计,确保人员能够在火灾等极端条件下快速、高效地完成疏散,不至于出现恐慌性混乱,甚至踩踏事件。特大型铁路站房采用圆面覆盖法进行疏散距离设计,以换乘大厅为中心,根据特大型铁路站房的数量及布局方位,确定换乘大厅、候车站房等关键空间区域及区域间连接通道的宽度范围,根据现行消防设计规范,各通道、空间等可供人行进区域的宽度不应小于8 m,在确定紧急出口的布置方位和距离方面,建议采用圆面覆盖法,以站房内人员走行路径为基点,以基点为圆心,半径设定为60 m,画出圆面,任何紧急出口位置必须位于圆面交集或单个圆面内,但具体布置紧急出口或确定出口位置时,不能单纯追求紧急出口数量,考虑到行进区域内的人流量较大,一旦出现火灾等紧急情况,在缺乏现场人员指挥的情况下,如果紧急出口布置的过于密集,必然会引发踩踏等继发性事故,不仅无法及时完成疏散工作,还容易造成严重的非火灾人员伤亡,候车室及换乘大厅内的紧急疏散间距不能低于37.5 m,如无法满足距离要求,可以借助周围相邻防火分区内的紧急疏散出口完成紧急疏散。
3.3 防火分隔设计
防火分隔设计主要集中在换乘大厅、候车室与商业建筑空间之间,考虑到商业建筑内各种电气管线密布,且空间相对狭小,出现火灾的风险较高,为了阻断商业建筑与换乘大厅及候车室等开放空间之间的火灾蔓延通道,应在商业空间边缘增设防火卷帘,以实现火灾的物理隔绝;在设计防火卷帘时,应严格控制单个卷帘的长度,必要情况下可增加卷帘数量,为了强化防火卷帘的阻隔作用,可增设自动喷淋系统,以提高火源阻断力度。
4 结语
综上,本文以特大型铁路站房消防设计为研究对象,从紧急疏散通道宽度设计、紧急疏散通道距离设计及防火分隔设计三方面阐述了特大型铁路站房如何通过优化设计方案而实现人员的快速疏散问题;住建部51号令的出台,标志着铁路站房消防设计及验收工作的全面改革,继续做好铁路站房的消防设计优化工作,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宋京京,毕南妮,王建伟,等.特殊消防设计在大型高铁车站设计中的运用[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20,18(02):40-42.
[2]闫继伟.铁路客站站房性能化防火设计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
[3]侯玉成.某交通枢纽建筑疏散设计的案例分析[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4(08):50-5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