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耕
在人的世界里,我以为驴是最为悲惨的动物,绝对没有之一。
因为人们对驴从没有过一句赞美,还让它一辈子背了许多恶名:蠢驴、懒驴、犟驴、呆驴、笨驴等等。不仅如此,人与人之间还常常以驴相嘲、以驴相骂,花样翻新,不一而足。如人的脸长,就被嘲笑为“驴脸”;刺耳的不和谐音,被称为“驴叫”;为人执拗倔强被斥为“驴性”;和尚被骂为“秃驴”……
打开网络搜索,对驴的解释的条目还真还不少:驴,属马科。形似马,灰褐色。不魁梧,头大,体高,身长不相等,呈小长方型。颈项皮薄肉厚,蹄小坚实,体质健壮,抵抗能力强,不易生病。驴性情温驯、刻苦耐劳、听从使役。《说文》曰:“驴,似马长耳”。孔夫子曾说过,学《诗》可以多识鸟兽草木之名,但驴字并不见于《诗三百》,而且也不见于先秦其他典籍。究其原因,是因为它出产于塞外西域,先秦之时尚未输入中原,自然也就不为人们所识。依照顾炎武的看法,驴进入中原,是战国后期的事,“自赵武灵王骑射之后,渐资中原之用。”(《日知录》卷二九)而驴字的产生,段玉裁认为是秦人所造(参见《说文解字注》)。验之史籍,当无大误,汉初贾谊的作品已使用驴字:“腾驾罢牛,骖蹇驴矣。骥垂两耳,服盐车兮”(《吊屈原赋》)。
据记载,驴刚进中原时,一度也曾风光无限,让动物们乃至人好生嫉妒。
汉武帝时,驴被视为“奇畜”,放养在皇帝的花园——上林苑。司马相如的《上林赋》对此有过如实的记述。东汉灵帝时,驴更成为王公贵族的宠物,价与马齐,并出现互相侵夺的现象。当时人们在驴身上究竟发现了什么奇异的灵性呢?原来灵帝感到宫中生活腻烦,想寻找刺激,便别出心裁,挑选四匹白驴拉车,親自操辔,在宫中西园驰驱周旋,“以为大乐”(《后汉书·五行志一》)。皇帝爱驴,臣子仿效,如此以来,朝廷上下掀起一股“驴热”,驴自然也就风光了起来。
驴的鸣叫刺耳难听,现在的人们甚至用“驴叫”贬斥、嘲骂那发出不和谐音的人。但在历史上,驴的叫声却曾被人喜欢过,甚至成为吊丧送葬的特有仪式。《后汉书·逸民列传·戴良》:良少诞节。母熹驴鸣,良常学之以娱乐焉。《世说新语·伤逝》:王仲宣(王粲)好驴呜。既葬,文帝临其丧,顾语同游曰:“王好驴鸣,可各作一声以送之。”赴客皆一作驴鸣。
除了帝王和名士外,驴还与诗人结下了不解之缘。诗人骑驴,以唐代为最。大诗人李白有过华阴县骑驴的经历,杜甫也有“骑驴三十载”(《奉赠韦左丞丈》)的自白。另像诗坛怪杰李贺骑驴觅诗呕心沥血、贾岛骑驴赋诗冲撞韩愈的故事,更为人们所熟知。
诗人和驴的这种结缘,实际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以驴代步,劣于马而胜于无,这本身就是唐代那些诗人未发迹之时社会地位的一种反映。因为在那个社会里,马是与英雄、权贵,甚至是富商豪绅、纨绔子弟联系在一起的。而诗人多穷,就只能转而求其次,骑驴便成了一种别无选择的选择了。据记载,唐咸通年间,因为进士车服僭差,朝廷便下令不许他们乘车,“皆跨两耳,时嘲之日:‘今年敕下尽骑驴。’”(转引自桂馥《说文解字义证》)进士尚如此,更何况有些诗人连这“龙门”还未能跃上去呢!另一方面,驴作为诗人的坐骑,似乎又为诗人的创作提供了一种特殊的条件。驴性拙步缓,骑着它或行于山间小路,或走在市井闹市,风情民俗尽入诗人眼底。驴并不仅仅是种交通工具。宋代孙光宪的《北梦琐言》中记载,唐代有人询问诗人郑棨近来是否写有新诗,郑棨回答:“诗思在灞桥风雪中的驴子上,此处何以得之?”此后,表现诗人骑驴游山涉水寻诗觅句的题材逐渐为画家们所青睐。
没有考证过,驴的命运是何时开始转折变得如此不好的。依稀记得自打柳宗元的《黔之驴》问世之日起,驴就被牢牢地钉在耻辱桩上,千百年来一直是遭诅咒的对象。
先不说这些成语,什么博士买驴,写了三纸契约,没有一个“驴”字;非驴非马,不伦不类;好心做了驴肝肺,把好心当作坏意;驴唇不对马嘴,答非所问或上下不相合;驴鸣犬吠,如同驴叫狗咬一般;驴前马后,受人支配……光看群众口中的歇后语,驴的地位也真是尴尬:盲驴拉磨——瞎转圈;驴粪上下霜——外光里不光;大路旁边一头驴——想骑就骑……最近,深入在乡村常能听到,农村人絮叨说:“过去简直过得是驴日子!”我小时候见过驴,知道驴丑怪模样。现在想来,已多年不见驴影,驴形早已模糊,也不知道驴都跑到哪里去了,有人笑着说:“现在人干了驴的活,让驴无用处,自然就消失了踪影……”
其实,驴处境的悲惨不能怪外部原因,追究根源,我以为出在驴自身上。
《黔之驴》里主角有四个,一是把驴子运到贵州的好事者,二是老虎,三是驴,四是作者柳氏。四者中只有驴是受害者。好事者是懂驴的,把驴贩到贵州卖给人家拉磨驮东西就是了,偏偏将它扔到危险的虎山下;老虎没见过驴,属典型的少见多怪,估计驴也没见过老虎,驴对老虎的那些反应,纯粹是动物本能。可是问题就出在了求生的本能上,驴,你要么一腿将老虎踢死,要么就等老虎把自己吃了,反抗干吗?顺其自然多好,柳氏就不能借机大发感慨,指责驴外强中干,虚有其表了。
至此以后,驴的悲惨命运就开始了。
看过一部电影《冈仁波齐》,里头讲一对从四川雅安到神山朝圣的老夫妻,在朝圣路上与尼玛扎堆们相遇。尼玛喊夫妻俩过来喝茶,问咋不让驴拉车。老汉说:“人拉得动的时候,就让它歇着;路途遥远,人拉不动的时候,再让它使点力。到了神山,我们会拉它在神山脚下转山,让它也沾沾佛气,度一个幸福的晚年。”跟着这对雅安老夫妻打工,驴是幸福的。
当然,驴最幸福的事,应该不止于此。
世事难说。不管驴如何如何,当人们形成了对你的看法后,哪怕你再努力,再万般解释,都无济于事,至多当你鞠躬尽瘁之后,唯一给你的一句好话竟是“天上龙肉,地上驴肉”,这还是因驴肉含有高级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亚油酸、亚麻酸,对人的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血压有着良好的保健作用。此外,最为可恶的是:无情的人们还让驴死无完尸,将驴皮熬成阿胶,粉饰人的面目。
可悲的驴!那些驴人们一定要切记!
责编:马京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