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新时代“长江之歌”

2020-09-10 07:22蔡侯友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15期
关键词:四力新时代建设

摘要:长江是中华民族延续千年荣光依然光芒耀世的源泉所在、血脉所存、根基所系,其涨落枯荣代表着我国文明“兴起—衰落—兴起”的历程。“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深入民心,这是长江沿岸人对江的认识,也是对记者“四力”建设的深入认知。

关键词:新时代;长江之歌;大江奔流;“四力”建设

中图分类号:G21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15-0152-02

党报新闻工作者是守护长江的记录者,亦是倡导者和监督者。对于记者而言,“大江奔流”采访既是一次由中宣部组织的大型采访活动,又是一次记者参与治国理政、推进实际工作的社会实践活动,更是检验记者“四力”的考场。让我们携起手来,万众一心,通过提升记者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合力唱响新时代的“长江之歌”[1]。

一、在“大江奔流”活动中增强记者的“脚力”

2018年7月20日至8月16日,由中宣部组织的“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主题采访活动吸引了中央媒体和沿江11个省级党报近200名记者参加。这次大型主题采访活动是新闻战线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重要战略思想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新闻舆论工作服务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一次实际行动,同时也是加强记者“四力”建设的一次体检。在历时28天的采访活动中,采访活动行程8000多公里,记者们通过对220个采访点深入采访,用手中的笔、镜头推出了一大批“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作品。这次采访活动彰显的长江文化的各种魅力,象征着长江长盛不衰的生命力,唱响了新时代的“长江之歌”。

从云南省丽江市“长江第一湾”出发,到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经云南、贵州、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浙江等地,记者们亲身感受“长江第一港”云南水富港的勃勃生机,看到四川严格的生态保护倒逼产业转型带来的变化、上海绿色引领高质量发展、浙江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在这一路上的采访过程中,有干部为长江的建设和保护的殷殷期盼,有群众为长江长盛不衰的默默奉献,感动着每一个记者,慰藉着每个人的心灵。

新闻是用脚走出来的,是用心写出来的。在全程亲身参与长江大保护的采访中,笔者强烈感受到参与采访活动的“各显神通”,无论是新闻人物还是新闻故事都绘声绘色,就连报道的方式也让笔者长了不少见识,记者们在这次采访中的创意、深度让人大开眼界,可谓“百花齐放”。笔者所在的云南日报报业集团也在报纸、网络、客户端开设了“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专栏,每天在专栏上推出特派记者沿途采写的文章、拍摄的图片。《丽江:长江经济带上的绿色明珠》《贵州强力推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湖北在行动》《安徽: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唱响新时代的长江之歌——记一场特别的诗歌吟诵会》等一大批有思想、有温度、有力度的文章通过云南日报全媒体刊发,在社会上达成了强烈的共识:长江是每个中华儿女的胎床,我们要共同致力于长江生态保护、绿色发展。

众多记者深入一线实地采访,脚踏长江沿岸的各个城市,这次采访报道中增强了记者的“脚力”。只有迈进长江沿岸地区民众的大门,才能在此次活动中走进民众的心坎。例如,在此次“大江奔流”采访活动中,我们看到长江经济带发展远超我们的想象,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官田村利用地理条件优势种植“半边红”李子,提升植被覆盖率、保持水土的同时带动农民增收,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丰收;四川省宜宾市改变发展策略,重点攻坚智能终端、轨道发展等新兴产业,将以往发展重心中的白酒和煤炭转变为发展战略中的副业。

二、在“大江奔流”活动中锤炼记者的“眼力”

千百年来,长江流域以水流为纽带和桥梁联系着长江上、中、下游城市,形成了庞大且意义重大的长江经济带,它是厚德载物的体现,是我国的“黄金水道”,所以,在时代发展的洪流中,要求我们的“眼力”必须深邃且直击事例背后的种种情感。

以一则关于记者在“大江奔流”采访报道中的故事为例。在云南省昭通市向家坝水电站前,一名记者通过“眼力”,发现了向家坝水电站的意义,为了解除心中的困惑,也更好地向受众如实报道,便与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高质量的交流对话,比如,在建设水电站的过程中需要克服的难题有哪些、在建设水电站过程中有没有什么让人感动的个人事例,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这名记者提到的“关于水电站带给民众的利益以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有哪些”。虽然这些问题没有准确的答案,但能从侧面了解水电站的作用以及能够为人们、为长江生态保护带来的积极意义,通过专业人士的讲解,它更是能源转换、防止洪流的措施。这样的思维碰撞让笔者意识到了记者应带着情感和情怀去感知每一个故事,正是这名记者的特殊“眼力”,才让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宏伟图景更加真实地呈现在了受众面前。

三、在“大江奔流”活动中开拓记者的“脑力”

在“大江奔流”采访活动中,要求记者具备政治思想、专业技术等方面的能力,这就是记者“脑力”的体现,能够把握时代发展的巨变,记录时代的精彩。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将大幅度提升我国的经济实力,长江流域的各个省市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划。

例如,位于长江经济带的上海,不仅是“一带一路”的核心建设城市之一,也是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之一。上海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龙头,在建设力度上更应该起到带头作用。事实上,上海确实起到了龙头作用,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引领,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上海宝山区建成100公里绿色步道,并形成市级、区级、街镇级三级绿道网络体系。

再如云南,金沙江、瀾沧江、长江三江并流。而金沙江在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的石鼓镇更是形成了“U”字形大转弯,不仅是著名的世界奇观,而且这里还矗立着一座宏伟壮丽的红军长征纪念碑。长期以来,丽江都在致力于“三江并流”生态环境的保护,构建起了金沙江这道绿色屏障。就目前而言,全市已建成生态产业基底面积473.4万亩,森林覆盖率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从1988年的39%变成了如今的68.48%。

“大江奔流”主题采访活动中的时代基调是“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旨在通过构建发展绿色生态带来经济效益,从其他途径打通经济发展的命脉。以往的经济发展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巨大,但从时代发展中我们看到了生态保护对我国的重要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长江第一湾绿柳正成林》《一泓滇池清波荡漾》《从卖木头到卖风景》《湖北宜昌破解“化工围江”用“加减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江西:打造长江最美岸线》《长江经济带重构高质量发展新版图》等等报道,在记者的镜头和笔端既讲述小人物在时代大潮中的个人命运,又宏观反映生态文明理念在中华大地如何扎根,彰显了记者的“脑力”。

四、在“大江奔流”采访活动中提升记者的“笔力”

众所周知,“笔力”是衡量一篇采访报道的关键,它是记者阐述理论观点、吸引读者的核心。“笔力”不仅仅要求记者形象、客观真实地将所见到的美好事物都记录和表达出来,也要将所见之物拍摄出来,要学会做主持,要学会运用时代发展的便利工具,能够和信息时代高度接轨。例如,在这次采访活动中,一名记者视频直播三峡大坝的报道方式,让所有记者耳目一新,这名记者的举措也让笔者震撼,他的这种直播方式让更多的人通过观看视频全方位地感受到了长江三峡大坝的魅力,这相较于以往的方式,更能带给观众不一样的、更好的传播效果。他给笔者最大的启示就是在新闻采访报道中要创新传播方式,紧跟时代的发展、民众的需求。如今,随着信息技术在我国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相机、手机就可以成为我们手中的“笔”,利用它们同样可以在采访报道中饱含情感。在当下,随着信息技术在大众之间的运用越来越广泛,用新媒体亦可以将长江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匆匆行程,这一次“大江奔流”采访活动让笔者更加意识到了记者作为新闻的报道者,更应该在报道中与时代发展接轨,更应当与时俱进,当然也不能否定以往的记录方式,而是在时代的基础上,开拓更多的选择,这是当下提升记者“笔力”的要求。

回首这段意义非凡的行程,跋山涉水,望大江奔腾向东,阅大江如画如歌。这次行程,我们在11个省市留下了自己的脚印,我们和受访群众亲密无间,我们放下纸笔和受访领导共探长江建设之美,为讲好长江故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这一趟行程,我们意识到了保护长江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我们在享受长江带给我们便利的时候,也要敬畏长江,从而集全社会之力将长江的生态保护进行到底,让其在时代的发展中永葆生机,孕育一代代人[2]。

五、结语

描绘长江新气象、讲述长江新故事、探寻长江新变,唱响新时代的“长江之歌”是我们华夏子民的职责和使命,是锤炼记者“四力”的有效印证。诚如“长江之歌”中所写“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在“大江奔流”主题活动中,我们不仅要看到其带给我们的经济效益,也要重视长江生态保护,从而让长江孕育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子民。而作为记者,我们的职责和使命就是将时代发展和长江生态保护高度联系到一起,通过报道中的价值观念、精神情怀影响一代代人,让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成为人们心中一生的践行。

参考文献:

[1] 洪玉华.践行“四力”写有温度的新闻[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9-01-16(004).

[2] 张涛甫.记录新时代,主题报道当有新作为[J].新闻战线,2018(05):66-68.

作者简介:蔡侯友(1964—),男,云南昭通人,本科,主任编辑,主要研究方向:新闻采访。

猜你喜欢
四力新时代建设
巧解四力平衡问题——提高科学思维能力,促进核心素养的养成
寒露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网络时代做好编辑需练就“四力”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修炼学校管理“四力”
提升“四力”夯实党建基础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