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如何真正体现人文关怀

2020-09-10 07:22岳才瑛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15期
关键词:报道新闻人文关怀

摘要:新闻虽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但落脚点始终是“人”。在新闻报道中体现人文关怀,是媒体的责任和担当。本文对多个案例进行分析,从标题制作、版面处理方面入手,探讨新闻报道该如何关注人、关心人、关照人。

关键词:新闻;报道;人文关怀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15-0148-02

最近,《我死了,就把我的眼角膜捐了吧》这篇报道见报后,标题马上引起了公众的激烈讨论。在业务交流平台上,当事记者说:“早上读报看到这个标题,先是吃惊,然后感到内疚。我不知道,本来就已经承受巨大痛苦的病人和家属,看到这个标题会作何感想?”一位领导也说:“以读者的身份来看,我看到这个标题时,第一感觉就不舒服。这个标题,根本没有体现都市类报纸所应有的人文关怀。”

在时刻张扬“平民视角”的今天,人文关怀已成为传媒界的共识。从观念到实践,传媒人对人文关怀的理解逐步加深。例如,报道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时,媒体会隐去采访对象的真实姓名;报道特殊人群时,媒体会用马赛克模糊采访对象的脸部。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个别新闻媒体对新闻事件当事人缺乏深层次的尊重、关怀和爱护,常常有意无意地进行一些失误“操作”。

下面笔者将从标题制作、版面编辑入手,对人文关怀“操作”失误的案例进行分析,旨在和大家共同思考、共同进步。

一、标题制作中人文关怀的缺失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不少媒体记者为了阅读率、收视率,过度关注所谓的“细节”报道[1],在标题中随意还原灾难场面,滥用修辞手法,假意煽情,滥用情感,甚至不顾受众感受突出悲情状态,对人文关怀缺乏理性思考。

《面包“拥吻”一女飞出车外只剩内衣》,这是一家都市报的见报标题,新闻报道的是某地发生的一起1死7伤的车祸。面对车祸,报纸竟以“拥吻”这样的词语进行调侃;面对乘客的悲惨遭遇,报纸竟用“内衣女”吸引受众的注意,哪怕文中特别提到“由于强大的冲击力”, 编辑也应顾及死者家属的感受而放弃使用这样的标题。类似的“问题标题”还有《客车撞轿车 两车“叠罗汉”》《抢过红绿灯货车侧“吻”公交车》《康定山上危岩“溜溜”》《两车“拥抱”死伤多多》等。因此,在灾难性新闻报道中,编辑选择标题时一定要尊重生命,给予当事人应有的同情和关怀,不能薄情寡义。突发性事件报道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引发社会动荡,给媒体带来负面影响[2]。

《骑车人“中头彩”:惨死》,这是江苏某报的见报标题,报道一行人被农用车撞倒,又被该车从头部轧过的新闻事件。令人气愤的是,这家媒体在报道另一起车祸时,用的标题是《公交车轮“从头越”》。编辑本想利用双关(“中头彩”)和借用诗句(“从头越”)的表现手法给标题添彩,却弄巧成拙。“中头彩”“从头越”明显带有调侃味道,用这样的标题报道交通惨剧明显不妥。

《七龄童走路违章被撞死——法院判决“白撞”》,这是成都某报纸的一篇报道。就法律而言,这个判决没错,但报道标题中的“白撞”二字实在冷酷,缺少人情味。其实,法院没有“白撞”这样的判词,只是编辑人员为吸引受众眼球制作的标题。如果媒体还有对“真善美”的追求,还有对生者的安慰,还有对死者的尊重,就不会以看客的心态进行新闻报道,更不会利用新闻事件进行炒作。

《嫖客未尽“性”?敲碎小姐头》,这样的标题明显属于炒作,编辑以旁观者的心态、用娱乐的手法制作标题,缺乏最基本的人文关怀。类似的“问题标题”还有《坐台小姐抢坐台小姐》《娱乐城当街发放色狼通行证》《刘嘉玲不陪“大亨”过夜》《能降温能节电还蛮好看 上海新房子要戴绿帽子》等。媒体如果在“性”“腥”“星”上面做文章,利用极少数受众的猎奇心理炒作新闻,运用煽动性的标题渲染新闻事件,借用暴力和缺失道德的标题吸引受众眼球,久而久之,将很难赢得大多数受众的信任。

《30兔唇兒喜变正常人》,这是南方一家报纸发表的一篇消息。针对这个标题,读者投诉时大多是骂人的话,称至少对当事人缺乏尊重。再者,说“喜变正常人”,难道这些孩子患病前“不正常”吗?因此,这个标题的“疏忽”,会给当事人带去不必要的伤害。

《农民致富跳龙门 高升成了城里人》,农民进城致富,办了城镇户口,怎么就是“高升”呢?显然,在某些媒体人的眼中,农民与城里人之间是有“高低”区别的,否则就不会写出这样带有明显歧视性的新闻标题。类似的新闻标题还有《市长敢吃农民饭》《非法吸纳存款千余万元 小护士竟然筑起大钱庄》《研究生下嫁村小学》《挪用两亿贪污千万 京城小会计胆子不小》《一个社区竟有数十个组织 小干部不堪重负》《俄52名权贵子弟丧生空难》等。

《索赌债引发命案 广州大学生杀死同窗》是广州一家报纸的稿件标题。编辑不顾受众的心理感受,在标题制作上有意夸大主体,本想吸引眼球,却令不少受众反感。类似的新闻标题还有《研究生争女友拔刀相向》《人大代表算个鸟》等。这些标题会让受众质疑,广州大学生都那么残暴?全国研究生都如此无情?人大代表都得罪了人?如此制作标题,不注意个体和整体的区别,“株连”整个群体或行业,势必给受众带来心理压力。

媒体在报道社会新闻时,不能站在“纯客观”的角度。人文关怀就是要一切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一切以人的体验为归宿[3]。媒体既要客观报道灾难,又要肩负社会责任,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态度和对人性的尊重。

二、版面处理中人文关怀的失衡

第一,“堆砌”负面新闻。笔者对江南一家都市报2019年12月份某期的“法治与社会”新闻版刊登的稿件进行统计,发现整个版面有13篇文章,其中关于案件审判的有3篇,关于抢劫的有3篇,关于诈骗的有3篇,关于杀人的有1篇,关于强奸的有1篇,关于盗窃的有2篇。如此组合稿件,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这个地方的治安状况只能用“恶劣”一词形容。

美国传播学者施拉姆认为,“受众收看新闻是为了获得或早或迟的两种补偿:即时性补偿和延时性补偿。前者是当下的心理需求,主要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求和好奇心理,而后者则主要满足人的精神需求。”

一段时间以来,个别都市类媒体为了所谓的销量和阅读量,在采编社会新闻时,只考虑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求和好奇心理,却忽视了受众的精神需求。在编辑版面时,编辑应实现报道事实真相与人文关怀之间的平衡,也应实现正面新闻稿件和负面新闻稿件之间的平衡,做好负面新闻稿件的取舍,努力追求绿色的社会新闻版面,满足受众在审美、情感、道德、价值观等方面的精神需求。

第二,过于突出“悲情”色彩。有些媒体,为了追求版面的视觉冲击力,在标题编排的过程中,以特殊颜色或字号突出处理某几个字,如果处理得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受众的阅读积极性。但是,编辑在处理字或框线时,一定要考虑受众的心理感受。如报道灾难性新闻事件时,编辑加框线就不宜用暖色,突出的几个字也不要用红字,尤其不要画成血滴的样子。

三、如何在报道中注入人文关怀

要在新闻报道中真正注入人文情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报道原则。具体来讲,报道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在“关心”“关注”“关照”方面做文章。

第一,關心受众,换位思考。如今,新闻报道必须考虑受众心理,媒体千万不能不顾受众的感受在那里“自娱自乐”。因此,在制作标题、处理版面时,应该站在受众角度,设身处地体会受众的认知、情绪、情感和需求。

2020年7月25日,警方召开“杭州来某某失踪案”新闻通气会,回应社会关切,并在通气会结束前向媒体提出以下建议:“我们也希望各位媒体记者,在报道时充分考虑被害人家属的情绪,不要过度渲染血腥;充分理解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的特殊性,不要过多地暴露我们的侦查手段,客观、理性地报道。”媒体摒弃“看客”心态,报道才能既尊重隐私,又避免受众不安。

第二,关注生命,延伸报道。发生在身边的大小社会新闻,大多可进行及时全面的报道。但是有些灾难性新闻报道,在采写编辑时,却成为“大路货”,没能充分挖掘生命个体的生存状态,很难打动受众。

《四条生命哪!过年再也回不了家》(2008年12月9日《现代快报》),2008年春节前,南京发生2起事故,造成4名农民工身亡。编辑没有按常规报道采写新闻,而是深挖新闻背后的故事,了解到几位农民工约好一起回家过年,可2起事故却残忍地夺走了他们的生命。编辑以感叹号制作标题,体现出了发自内心的同情和惋惜。关注生命,必须摒弃看客心理,避免用“摔死”“淹死”之类的词语。

第三,关照人性,提炼主题。面对社会新闻,尤其是灾难性新闻,媒体除了及时报道事件动态外,还必须捕捉人性的“真善美”。

《勇敢的逆行!地震时13岁女生指挥同学撤离》(2019年6月17日《人民日报》),这篇报道讲述四川宜宾发生6级地震,在地震中,小姑娘舍己为人的动人故事。面对天灾,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在瞬间迸发,让灾难中的人们体会到人性的温暖。媒体高扬“真善美”的旗帜,必然会坚定民众战胜灾难的信心。

四、结语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新闻报道要真正体现人文关怀,必须对人的生存状态给予关注,必须尊重、关怀和爱护人。因此,每个编辑记者,必须从新闻传播的受众角度出发,研究新闻标题如何展现情感元素,探讨新闻版面如何提升情感分量。

参考文献:

[1] 游考.突发事件新闻采访报道中的人文关怀[J].传播力研究,2019(36):178.

[2] 邵俊琴.突发性事件报道如何把握新闻倾向性[J].中国报业,2019(13):72-73.

[3] 安慧.新闻报道如何体现人文关怀[J].新闻爱好者,2012(12):59-60.

作者简介:岳才瑛(1968—),男,河南商丘人,本科,编辑(新闻),主要研究方向:新闻编辑。

猜你喜欢
报道新闻人文关怀
做好电视经济新闻报道的几个有效途径
“三农”报道如何“精准”
“互联网+”时代新闻采访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是预防工伤事故的重要手段
新闻版权合理使用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解构口语化新闻的语言特征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