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中的仪式传播分析

2020-09-10 07:22毕娇娇朴银姬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15期
关键词:认同

毕娇娇 朴银姬

摘要:在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中,女医护人员剃发出征的新闻一度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热门话题。“剃发出征”作为一种仪式行为,象征符号是其基本单元。本文从仪式传播的视角,分析女医护剃发出征报道中的象征符号构成、新媒体环境中的传播模式和显著特点以及在对该仪式行为进行传播时,是如何建构身份认同和社会认同的,最后反思此类仪式传播中媒介失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意见。

关键词:仪式传播;象征符号;认同;剃发出征

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15-0067-04

在全球化的冲击之下,认同分化趋势给民族国家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爆发期间,突发的社会公共事件引起的高度不确定性造成了社会公众心理的恐慌。此时,以象征符号为基础的仪式传播就应当发挥其在认同构建方面的重要作用,维持社会的秩序和安全。

爱弥尔·涂尔干认为,仪式是群体中的一种行为方式,可以使人们的精神得到慰藉,是重新巩固社会群体的手段[1]。在参加仪式的过程中,虽然认知没有得到扩展,但是某种特定的价值观念得到了描述和加强,凸显了仪式在社会中的整合作用。詹姆斯·W·凯瑞强调仪式思维在传播活动中的重要地位[2],他在《作为文化的传播》中表示传播是文化共享的过程,是可以将社会成员聚集在一起的“神圣典礼”[3]。传播的仪式观倡导传播学的文化研究取向,强调传播对社会维系的重要功能。继凯瑞之后,罗森布尔首次明确提出“仪式传播”的概念,并将其划分为“作为仪式现象的传播”和“作为传播现象的仪式”[4]。前者强调仪式本身具有传播特质,后者强调仪式化的传播,两者都说明了通过传播的展演性、象征性可以促成参与者的价值共鸣与信仰共享。仪式传播中的象征意义因素可以强化社会情感,实现现实世界与象征世界之间的连接与转化,进而激发、维持或是建构某种认同关系,由此延伸出的仪式治理也成为了社会治理的普遍方式。

2020年2月,有官方微博以《剪去秀发,她们整装出征》为题报道了援助疫区医疗队领命出征的消息,报道同时配上女医护人员集体剃光头整装待发的视频。在此之后,各种媒体开始争相报道各地女医护人员剃发出征的消息。在全员抗疫的动态仪式场域中,女医护人员剃发出征仪式是其代表性的具体符号呈现。剃发出征不但作为一种仪式行为,本身就具有传播性,还通过电视、广播、“三微一端”等媒体平台大范围地传播扩散,使仪式传播产生的效果突破了传统意义上仪式行为受到的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本文从仪式传播的视角,来具体分析女医护剃发出征的报道传播的是什么、是如何传播的以及该仪式传播产生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

一、女医护剃发出征报道中的象征符号分析

仪式需要借助象征性符号来传递和表达情感、意义。维多克·特纳强调仪式是一个复杂的象征符号系统,是人们自主创造意义的行为[5]。象征符号是保留仪式行为独特属性的最小单元,可以传递情感观念和文化信息。要深层次地分析某种仪式行为,首先要从表层象征符号开始,索绪尔认为符号是能指和所指的结合[6],两者之间是“一纸两面”的关系。象征符号作为符号的一种类型,展示了仪式所隐藏的深层意义,透过象征符号可以看见象征意义所建构的现实。

特纳在进行恩登布人田野调查时,将观察到的象征符号划分为仪式语境中的物體、行为、关系、实践、体态和空间单位[5]。翟明安在此基础上将表层象征符号分为六种主要的类型,包括物化、行为、感觉、自然、社会、虚拟等象征符号[7]。不同仪式行为所依托的表征象征符号的主要类型不尽相同,本文将从自然象征符号、性别象征符号、物化象征符号、行为象征符号、感觉象征符号这五类要素出发,对女医护剃发出征仪式中隐含的象征意义进行分析。

自然象征符号,是自然存在并经过头脑想象而形成的自然物、自然现象,是仪式行为所处的语境,比如时间和空间。时间方面,此类报道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这个时间段隐喻着“恐惧”“不确定性”;在空间上,医护人员“出征”的目的地是“战疫一线”。在战争中“一线”是火线,是最惊险的地方,象征着“危险”“死亡”。时空象征符号相互交融整体上烘托出紧迫、艰难的环境背景。时空作为最简单的符号,就像是皮影戏的背景光映射出女医护人员高大的形象。

物化象征符号,是指人工制造的或自然存在的物质,蕴含着丰富的社会文化意义,有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比如头发,在传统文化中头发代表着一种礼仪,是习俗、仪式、社会秩序的象征[8],是人最重要的标志。古时候有剃去罪人须发的髠刑,是一种耻辱刑;清朝的发型有“削平四夷,定鼎中原”的意向表达作用;而自古以来就有“结发夫妻”的说法,可见头发一直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尤其对于女性来说,它不仅是传统礼仪的象征,更是美的代名词。又比如“白大褂”,女性医护人员穿的“白大褂”是医护身份的象征,是“白衣天使”的归类依据。

性别象征符号,是指女性与男性身份传达着不同象征意义。性别象征符号也同样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传统,男性是力量的象征,古代战场征兵大都仅限于男性,与之相对的女性是居家、温柔的象征。在“剃发出征”仪式中,行为与身份印象出现反差,女医护人员摇身一变成为“花木兰”,“巾帼不让须眉”的精神引起的不仅仅是女性群体更是全社会的共鸣。

行为象征符号,是指各种行为举动,在此仪式行为报道中是最关键的象征符号,对构建女医护人员的英雄形象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舍弃珍贵的头发而奔赴“战场”的行为,不仅隐喻了事情的严峻性和重要性,同时也体现了女医护人员舍己为人的大无畏精神。剃发作为行为象征符号是最能够引起公众心疼的点,并且通过暗示和感染等社会心理机制,产生了减轻恐惧和紧张的作用。

感觉象征符号,是指传播符号信息的各种方式,比如音乐、文字、数字等语言或非语言符号。女医护人员剃发出征的报道主要以视频的方式来进行传播,并配有悲情音乐和文字解说。新闻报道不仅传递信息,同时暗示符号解码的基本方向。音乐和文字象征符号是意义解读的助手,奠定了新闻报道的感情基调,用户在接收这些信息的同时,也受到了情感暗示的影响。

能指与所指之间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特定的象征符号会对应多重象征意义,因此在一场仪式中,只有在与仪式表演中的其他象征符号的相互关系中才能确定其特定意义。五种象征符号相互交织杂糅,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剃发出征仪式行为。通过对该仪式意义的编码与传播,构建了女医护人员的英雄形象,同时用共同的情感和信仰将社会成员在“共同敌人”面前结合为想象共同体。

二、特殊时期仪式传播模式以及特点

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手中不再是比受众麦克风大出几倍的扩音喇叭,技术赋权的基础下,受众真正参与进了信息传播的整个过程。除此之外,微博、微信、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也成为了舆论的主要阵地。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象征符号的传播与扩散呈现出了新的模式和特点。

(一)仪式传播模式

1.多中心一对多的裂变式传播模式。在应急的状态下,信息的需求呈井喷式增长,流量倍增。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功能虽然有所重叠,但是各有不同的角色倾向。整体来看,微博成为“发布+服务”的实时追踪平台;微信是信息的集散地;短视频成为民众获取信息的重要窗口;权威的主流媒体成为“求证平台”。在整个传播过程当中,媒体间的议程设置产生了“喋喋不休”的传播态势,同时形成了多中心一对多、网状链接的裂变式传播模式。

网络社会作为现实空间中一种新的社会结构形式而崛起,不断挤压着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在这种情况下新媒体的弊病也逐渐展露出来。出于传统媒体的“自救”行为和新媒体发展的需求,媒介融合成为整合这两种不同偏向媒介的必经之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壁垒逐渐被突破,媒介间的议程设置也成为了新常态。

女医护人员剃发出征的报道以文字、图片、广播、短视频等方式在传统媒体、新媒体平台传播,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宣传悲情的英雄主义成为了主色调。在微博场域中,账号间的关注没有门槛,每个账号都可能形成一个舆论中心,通过粉丝的点赞、评论和转发,实现了平台内和平台间的同步扩散,形成了相互连接的网状扩散模式。当多个中心联动进行传播时,英雄主义色彩渗透至社会网络的各个角落,达到了经纬纵横、由点及面的传播效果。

2.多级化多对多的主体参与式传播模式。万众皆媒的时代,社交网络不但在信息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在疫情期间,更是成为了信息数据的“中枢神经系统”。技术支持下,个体间的差异转化为个性化选择,通过强关系纽带用户分属于不同的“圈群”,圈子内部的成员有着相同或相似的兴趣和态度倾向。社交对象、圈子成为信息源,社交网络成为信息过滤网,用户沉浸在低成本换取个性化、高信任度的信息当中[9]。当然,受众的信息接收并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要经过多个“转播者”、多次“编码—解码”的过程。每一次“转播”,用户都会在原有信息基础上添加自己的看法和评价,参与到信息生产、传播和消费的全过程中。

女医护剃发出征的报道曾在社交平台上和个体之间疯狂转发,受众对这类报道的态度总体上来看分为两极:一方面,受众的意义解读基本是正向一致的,主要赞扬女医护人员的英雄形象并表达必胜的决心;而另一方面则出现了舆论反弹的现象,从“尊重”和“人性”视角批判了这类新闻报道中存在的伦理失范问题,进而引起对女性权力的呼吁。由此可见,新时代的用户正是约翰·费斯克所说的“生产性受众”[10],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也出现了由受众到媒体的逆转现象,打破了“拟态环境”的媒介神话。

新媒体环境下,女医护人员剃发出征的报道正是通过裂变式和主体参与式传播模式进行传播扩散的。在这两种模式相互交叉的传播过程中,也伴随着舆论场的复杂变化:从浩大的主流舆论声势到舆论反弹再到公众的理性思辨。这不仅是舆论的发展过程,更是受众媒介素养提高的标志。

(二)仪式传播特点

传统的仪式传播具有虚构性、戏剧性、狂欢性、展演性、神圣性等特点,在特殊时期仪式传播凸显了以下特征。

1.行为性。不同于以往的仪式传播,女医护人员剃发出征仪式主要是通过行为的呈现而非场景的建构来形成仪式感的。仪式传播中表征符号的传达不是最终的目的,而是受众对表征符号所蕴含仪式意义的理解和接受。传播者将此仪式中各种复杂的意义按照一种社会普遍化的认知原则编码为各种简单的象征符号,其中“剃发行为”是最直接、最具有冲击力的象征符号,不仅实现了受众低成本的解码,而且是构建预设情感、形成认同关系的关键。

2.广泛性。新媒体环境下的儀式传播阵地,从现实世界转向虚拟空间。在“不出门就是为社会做贡献”的特殊时期,大部分人都宅在家里,用户在线时长提前若干年接近“虚实逆转线”。在虚拟世界停留的时间大于现实世界,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信息到达率。除此之外,这次仪式传播形成了多维度、全景化的传播格局,覆盖面更广。在客观条件和特殊时期氛围的铺垫下,仪式传播所涉及的参与者相较之前更为广泛,黏性更强。

3.主体性。传统意义上的仪式具有限定性,是一种不可抗拒的神圣力量,利用感情和信念将人们紧紧地聚集在一起,在某一瞬间个体中是不存在差异的,达到了一种精神和肉体的融合。在新媒体环境下,受众不再是“等待投喂”的屈从者而是主动出击的“狩猎者”。即使刚开始受众的抵抗和周旋是局部的,但是当这种力量得到网络链条认可时便会迅速扩散开来。通过对剃发出征仪式传播的分析可见,受众主动参与到拟态环境的构建之中,在附和仪式引起社会共鸣的同时仍保持着理性。

三、仪式传播与认同

对于认同的理解,不同的研究领域有不同的见解,孙英春认为认同是“在社会互动过程中,行为体对自身角色、身份以及与他者关系的动态建构、评估和判断。”[11]接受了某种认同,就相当于认定了某种社会角色和规范,有利于社会稳定发展。但是在现代社会的场景下,全球性的社会交往和文化变迁导致了社会生活的嬗变,人们形成和表达认同的空间越来越广泛,这就意味着原有的共同体意识和归属感虽然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但是对个体的控制力量却逐渐式微,共同体黏性变弱。权力回归的个体逐渐游离于原有生活体系之外,开始拒绝共同体规范和认同的支配。认同危机是全球化时代民族国家不可回避的挑战。传播是文化共享行为,是认同关系实现的重要途径,尤其是仪式传播,在仪式原有力量的助推之下,加强了传播机制的这种功能。

(一)仪式传播对身份认同的作用

身份认同首先涉及“我是谁”的问题,代表个人在社会结构中占据的位置,是与“他者”区别开来的固有特性。当然,这种特性既包括了与生俱来的成分,也包括在社会化过程中获得的社会标识。这种特性就好比某种“证明”,是寻求认同的凭证。认同是“运动的”“异延的”[12],社会成员的身份是复杂多变的,在不同的时间、地点,个体的身份会不断地转换。

通过剃发出征仪式,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同时建构了身份认同关系。一方面,对于女医护人员来说,在“一线”是用生命与疾病进行直接性的抗争,恐惧和焦虑是人之常情。集体剃发行为既是对自身的保护,更是表达决心和鼓舞人心的仪式。在强烈的情感牵引之下,放大了女医护人员工作岗位上的身份,强化了她们对这种身份的认同。另一方面,通过对女性医生英雄形象的塑造和宣传,社会成员对女医护人员的认可度明显提高,其身份认同在外部实现了立体的建构。

(二)仪式传播对社会认同的作用

社会认同涉及“我们是谁”和“他们是谁”的问题,强调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似性。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所以我们在界定自己的时候,往往谈的也是社会性,而非自然性。这里所说的社会性,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对自己所属分类的一种认同。个体会同时拥有不同的社会标签、分属于多个社会群体,这个社会群体范围有大有小,边界也相对模糊。根据不同的群体或标签,我们才会全面地认知自己的社会属性。但是,这种认同不会时时苏醒,它会在特定的时刻出现,这个特定的点往往是在我们认为自己所属的群体与其他群体产生冲突时。

新冠肺炎是我们共同的敌人,也是女医护人员自我牺牲的根本原因。在这场抗疫战争中,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都与病毒是对立的关系。女医护人员集体剃发行为所带动的情感更是深化了我们与病毒之间的敌我关系,点燃了全社会的斗志。女医护人员与印象中相悖的行为举动不仅仅动员了整个医学界,也让全社会成员积极参与到这场战役当中。此时,整个人类社会相当于一个命运共同体,有着相似的认知、信念和目标。

身份认同与社会认同并不是冲突的,而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在这场仪式传播中,女医护人员构成了“社会圈”的核心层,她们是仪式的主体、是情感最为激烈的群体;中间层是医学界,是能够感同身受的“白衣天使”;最外层是普通社会成员,是将感动转化为动力的参与者。象征符号通过裂变式杂糅着参与式进行传播,使其中蕴含的情感和信念实现从里到外、由点及面的井喷式扩散,某种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稳定。

四、仪式传播中的弊病

传播行为是主体间符号编码与解码的过程,其受众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偏向,对同一信息的解码结果不尽相同。仪式传播虽然突破了现实世界与虚拟空间的界限,且为社会治理提供了更宽泛的发展空间,但是如果把握不好度,便会引起受众的对抗式解读。女医护人員剃发出征的新闻报道在增强社会黏性的同时,也显露出了很多弊端,其中媒介伦理失范的问题值得我们反思。

(一)大量制造感动,忽视人性视角

疫情暴发以来,每一天增加的数字都重重地砸在人们心上,一时间悲情席卷全国。这种悲情犹如“雪球效应”越滚越大,让它所到之处都染上凉意,于是媒体开始大肆宣传、放大一些“个人牺牲”,试图用这样的方式来调节社会情绪,但是泛化的悲情英雄主义受众好像并不买账。

在女医护人员剃发出征的报道中,争议最大的问题就是新闻媒体报道时所采用的表现手法缺乏最基本的人性关怀。在报道视频中可以看出,女医护人员面对剃光头表情是痛苦的,一边流泪一边安慰同伴,即使这样还要面对不停闪耀的闪光灯,并且剃发之后整理好心情对着镜头齐声大喊加油。“剃发出征”这些英雄话语的背后很难不去想象个体正在经受的辛酸与痛苦,容易产生炒作新闻的疑虑。女医护们的逆行需要的并不是赞美,而是回避和尊重。

纵观古今中外,在凶残的对手面前柔弱女性的牺牲都是一把百用不厌的煽情利器。在这场重大疫情面前,媒体采用的“大疫造英雄”的传播思路固然有效,但是过度消费受害者,忽视真实和人性,并出现媒体的从众行为,实在有失偏颇。

(二)物化女性形象,放大性别差异

女医护剃发出征报道中,有意突出女性身份,但是“劳动者”的身份却被忽略,女性似乎成为了一种被物化的宣传工具。在报道视频中有部分男医生并不是光头,而偏偏女医护人员被集体剃成了光头,这种性别差异的放大,引起了对“是否自愿”“是否必要剃光头”问题的讨论。反衬女性在逆行中的牺牲,固然可以延伸出一种“女子如此,男子何堪”的感受,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战斗中去,让普通老百姓看见希望。但是,这样一味地消费女性,对她们来说何尝不是一种伤害。一些救治现场的场景就足以让后方的人心疼,当再用生活中性别的逻辑对此进行评价时,势必会造成舆论的反弹,延伸出更大程度的愤怒。

众生喧哗的时代,媒介素养和信息把关理应泛化至每一个社会成员。对传统媒体和自媒体的要求在信息泛滥的时代更应当是“水涨船高”,时时刻刻都要以真实和人性两大基本原则做好信息把关。媒体在感佩女医护人员付出的同时,不能以超人的标准对其作出理所应当的要求,而应该采取更为符合人性的做法。感动是珍贵的情感,应该保持理性,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应被感动。

五、结语

传播是个体或群体表达和建构认同的重要机制,在仪式的原型力量和双重传播模式的催化下,女医护的剃发出征更是强化了这种传播机制的功能。女医护人员剃发出征本身就是一种仪式行为,通过自然、性别、物化、行为和感觉这五类主要的表层象征符号来传递仪式中蕴含的深层象征意义、构建现实环境。在新媒体环境下,通过裂变式和主体参与式来传播、共享特定的意义和感情,构建了身份认同和社会认同。在全球化的今天,面临严重的认同分化危机,充分重视仪式传播的调解、补偿以及抚慰功能,无论是对国家、民族,还是普通个体单元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媒体在塑造英雄形象构建认同的同时不能放松警惕,更要严苛“真实”和“人性”两大标准,把握好感动的度,从而推动社会更加和谐、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法]爱弥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渠东,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507.

[2] 肖荣春.仪式传播研究:概念、现状与问题[J].今传媒,2014,22(09):8-10.

[3] [美]詹姆斯·W .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M].丁未,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7.

[4] 刘建明.“传播的仪式观”与“仪式传播”概念再辨析:与樊水科商榷[J].国际新闻界,2013,35(04):168-173.

[5] [英]维克多·特纳.象征之林——恩登布人仪式散论[M].赵玉燕,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3,19.

[6] [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02.

[7] 瞿明安.象征人类学视野中象征的构成要素[J].贵州社会科学,2013(08):40-43.

[8] 白仁杰.头发的隐喻——中国人头发象征意义研究综述[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3(04):46-50.

[9] 彭兰.无边界时代的专业性重塑[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8,40(05):1-8.

[10] 陈龙.传媒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85.

[11] 孙英春.跨文化传播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236.

[12] [英]斯图亚特·霍尔,保罗·杜盖伊.文化身份问题研究[M].庞璃,译.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3.

作者简介:毕娇娇(1996—),女,山东济南人,鲁东大学2019级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传播学。

朴银姬(1978—),女,吉林吉林人,研究生,博士,鲁东大学文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东亚儒学与文化学,国际传播学。

猜你喜欢
认同
试论现代中国文学认同的价值取向
以社团活动为载体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好莱坞影片的美国文化认同性诉求
“认同”视角下辅导员心理辅导谈话技巧研究
舆论场理性族群的认同与构建
认同的崩溃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跨性别者认同矛盾研究
从社会认同浅谈萧峰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