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与联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社交媒体传播研究

2020-09-10 07:22高海芮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15期
关键词:信息传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交媒体

摘要: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以微博、微信、Bilibili(哔哩哔哩)、抖音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发挥各自的优势,呈现出鲜明的传播特征,实现社会议题的“平台联动”,提高疫情信息传播的速度,助推疫情知识化健康传播。其差异化、融合化的信息呈现与传播在多元与联动中形成抗疫合力。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社交媒体;信息传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15-0043-02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湖南省教育系统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中心委托课题“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公共热点事件网络参与及舆情引导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9WP01;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810542003

一、引言

Web2.0时代,社交媒体崛起,公众拥有更多的话语权。近年来,官方机构、新闻媒体入驻各大新媒体平台,建立自己的官方账号。社交媒体成为官方公开信息、了解民意的重要渠道。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社交媒体平台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社交媒体传播的特征

(一)Bilibili——建立在价值共识基础上的疫情科学传播

Bilibili,简称“B站”,它创造了以UP主(指在视频网站、论坛、ftp站点上传视频音频文件的人)的创作为主体的PUGV(Professional User Generated Video,专业用户自制视频)内容生态。用户经过精心策划,制作出高质量视频,并发布到该网站。Bilibili打造了中国互联网中较少见的高黏性用户社区,用户群以兴趣爱好为纽带聚合成大小“圈子”,弹幕的沉浸式体验和互动体现出一定的群体共识。疫情期间,Bilibili主要从两方面产出优质内容,传递抗击疫情的社会正能量。

首先,Bilibili的UP主通过自我创制的PUGV,为公众提供高质量的整合信息内容。其中,现场探访及知识性科普类的视频广受关注,一些自媒体为公众提供有温度的科普。2020年2月28日,Bilibili官方发布的《宅家抗疫大数据报告》显示,在过去一个月内,Bilibili用户观看疫情相关视频19亿次,搜索疫情关键词1.2亿次,创作疫情相关视频总时长61218小时,需要连续播放7年时间才能看完。而这其中,疫情科普类视频获得了3.6亿次播放、7200万次互动。其次,Bilibili开设专栏、直播,协同权威媒体共同发声。开放“抗击肺炎”独立入口,并联合央视新闻发起“共同战疫”直播,提供权威信息,满足用户需求。

(二)微博——官方公开信息、大众发声和舆论监督的第一选择

社交媒体的即时互动性凸显了其高效传播信息的优势,也为公众自下而上进行舆论监督提供了方便。在微博构建起的疫情信息传播场域中,公众在迫切地想知道“发生了什么”的同时,进行舆论监督,及时发布官方权威信息。公众热议的话题与疫情期间的热点事件紧密相关,如医疗物资短缺问题,恐慌之下难以保障个体权益问题等,微博为迅速直接地反馈这些现实热点提供了平台。此外,由于平台的开放性和用户进入的低门槛性,微博上的信息十分庞杂,容易成为谣言滋生的温床。因此,在此次疫情期间,微博平台在信息治理与辟谣方面付出了较大的努力,构建了较完善的体系。微博于2012年开通了#微博辟谣#官方辟谣平台,2018年11月媒体政务辟谣共治平台上线。自2020年2月7日起,“微博小秘书”每天都会给用户推送新冠肺炎疫情的辟谣消息,包括“重要辟谣”“武汉辟谣”“地方辟谣”“科普辟谣”“同内容多地辟谣”“综合性辟谣”“公安网警辟谣”等几大类别,并以嵌入超链接的形式将详细的辟谣信息进行整合,实现疫情辟谣日常化。此外,微博还在首页开设疫情专区,开辟疫情防治专栏,聚焦疫情实时动态。

(三)微信——基于社群传播的疫情信息集散地

2020年2月,中国广视索福瑞媒介研究开展的《疫情期间用户媒介消费及使用预期调查报告》显示,疫情期间78.7%的用户“比以前使用更多”微信,且超过30%的用户表示“在疫情期间,使用微信的时间最长”。[1]在微信平台中,基于强关系连接的用户主要利用其进行“云社交”和获取、分享疫情资讯信息。其中,丁香园和人民日报联合制作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实时动态》在朋友圈刷屏,它最早采用交互式数据地图的形式呈现全国疫情发展的动态,地图下方还设置实时播报,这一形式后来被众多媒体借鉴,成为“标配”。另外,页面内还设置辟谣与防护、疾病知识等板块,全方位集成疫情权威信息。截至2020年6月1日,已有超39亿人次浏览。第一财经公众号推出了实时更新的个人定制防疫地图,通过与高德地图、阿里云合作,获取用户所在位置信息,利用网络数据抓取和分析,为用户提供周边疫情的详细信息,并直观地、可视化地呈现出来,拓宽了公众防控疫情的渠道。南方都市报公众号制作的《“记疫”:2019—2020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时间轴》,以H5(第五代超文本标记语言)页面形式,记录并实时更新从首位确诊病例发病至今的疫情动态,将疫情这一重大事件可视化。

(四)抖音——为下沉市场提供疫情讯息的浸入式传播

2019年短视频一枝独秀,成为了日活跃用户规模增速最快的细分领域之一,其日活用户规模逼近在线视频的2倍,而抖音可以说是短视频行业的领军者。抖音短视频相对于其他媒介来说,在疫情传播中独具优势。一方面,短视频内容短小精准,受众阅读成本低。15和60秒的时长限制,减少了用户的选择成本和观看成本,满足了疫情期间受众获取碎片化信息的需求。另一方面,短視频临场感强。抖音中的配乐、画面、特效等元素,充分调动了受众的视听感官。直击现场的画面、调动情绪的背景音乐结合疫情主题下的内容,更容易引发群体共振的情感联结。此外,全屏显示和预加载机制,也有利于实现沉浸式传播。另外,抖音的用户覆盖三、四线城市,为下沉市场提供疫情资讯,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数字鸿沟”带来的传播信息分配不均的问题。疫情期间,抖音发起了众多与疫情有关的话题。其中,“疫情全知道”话题中的视频,播放量达到532亿次,“战胜疫情dou行动”话题共产出了135万多个视频,相关疫情信息得到了充分的传播。

三、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社交媒体传播的启示

(一)实现疫情期间社会议题的“平台联动”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大社交媒体通过设置议程,实现社会话题的“平台联动”,实现现象级传播。基于社交媒体的“曬”文化、“打卡”文化,疫情期间的“宅家健康运动计划”“宅家get新技能”等话题在各大社交平台上都衍生出大量子话题,实现了平台间的“议题联动”与“话语联动”。例如,一些自媒体受疫情影响,生产出大量室内生活场景下的美食、在线健身等Vlog和短视频,持续输出正能量,在一定程度上,借自身的影响力为粉丝树立了疫情期间居家、不外出的良好榜样。一些“爆款作品”在社交媒体上形成现象级传播,如河南村长硬核防疫类的短视频,在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中“爆火”,并衍生出许多此类的短视频新闻。

(二)提高疫情信息传播的可及性

“可及性”指通过某种方式将信息传播给社会大众,尤其是传播给获取信息不便的人群,从而保证信息的可及。[2]新冠肺炎疫情传染性强,影响范围广,疫情所到之处,都不能缺席科学的知识、官方的通知。各社交媒体合力传播疫情信息,覆盖各个圈层,满足不同人群了解疫情信息的需要。Bilibili以青年群体为主,微信用户年龄和地域跨度较大,抖音用户则覆盖三、四线城市。

(三)促进疫情知识化与媒体化传播内容的平衡

社交媒体上的内容具有天然的碎片化、反结构的特征,这与“知识”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冲突。在此次疫情中,健康传播作为知识化传播内容取得了较理想的传播效果,关于疫情认知与预防的图、文、短视频、MG动画(动态图形或者图形动画)、数据新闻在社交媒体中得到了广泛传播。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疫情科普的传播主体是丁香医生。丁香医生在各大社交媒体中都开通了官方账号,并根据每个平台的调性和用户特征提供医学健康信息。生活化场景、“接地气”的语言风格与专业严谨的医学健康知识相结合,有利于科普信息和辟谣。

(四)多元主体和形式差异化传播疫情信息

社交媒体利用各自的平台优势,在内容和形式上形成传播矩阵。社交媒体作为开放的“平台型媒体”,支持PGC(Professional Generated Content,专业生产内容)、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用户生产内容)和PUGC(Professional User Generated Content,专业用户生产内容)结合的多元生产主体。疫情中,这种多元主体的信息生产模式为受众提供了来自不同视角的信息,涵盖权威通知、第一现场实况、资讯和评论等各方面。在疫情信息的传播内容和形式上,微信侧重用户间资讯、通知等信息的协同分享,微博为权威信息发布、舆论集结以及“意见领袖”发声提供平台,Bilibili中自媒体制作的疫情科普视频助推信息的健康传播,抖音则以感性化、仪式化的沉浸式短视频为亮点。

四、结语

随着新媒体技术对公众日常生活的渗透,疫情期间,公众能第一时间接收到社交媒体推送的信息,关注疫情实况及其背景下的社会议题,并通过社交媒体发表自己的观点,同时进行舆论监督。官方机构和主流媒体也借助新媒体平台及时发布信息、广泛听取民意,与之进行良性互动。因此,社交媒体日益成为连接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的桥梁,在疫情信息传播中扮演重要角色。

参考文献:

[1] CSM发布疫情期间用户媒介消费及使用预期调查报告[DB/OL]. CSM,http://www.csm.com.cn/ Content/2020/0225/1015314370.html,2020-02-25.

[2] 吴一波,刘哲峰,施琳玲.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健康传播伦理共识[J/OL].中国医学伦理学,http://kns.cnki.net/kcms/detail/61.1203.R.20200 224.1453.004.html,2020-05-29.

作者简介:高海芮(1998—),女,山东寿光人,本科,研究方向:新媒体传播。

猜你喜欢
信息传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交媒体
基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卫生应急人力资源管理分析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微博、微信的议题呈现异同
基于社交媒体的广告学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双微时代”的危机传播趋势和影响因素研究
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媒介融合背景下对新闻记者素质的要求
如何进行突发事件中的舆情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