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华日报》的定位明确,坚持以读者为中心,设置“读者信箱”栏目和读者服务部,为读者答疑解难、提供帮助与生活指导,支持和指导各地成立新华日报读者会及开展活动,拓宽《新华日报》的传播渠道;坚持统一战线,巧妙借助国民党中的进步人士和国外传媒力量传播我党抗战救亡的正确言论,使《新华日报》成为了团结抗战力量的一面旗帜。
关键词:革命史;《新华日报》;传播策略
中图分类号:G21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16-0029-02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19年度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党建研究项目“高校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效研究——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李少石红色文化传播为例”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9JKDJ008
《新华日报》是中国共产党第一张面向全国发行的党报,董必武称其为“共产党的嘴巴”,英国《工人日报》称赞其为“中国的喉舌”[1]。1938年1月11日,《新华日报》在武汉创刊,同年10月25日新华日报社迁至重庆。1945年8月,毛泽东参观新华日报社,对该报给出了高度评价:我们不仅有一支新四军、八路军,还有一支“新华军”。1947年2月28日,《新华日报》被国民党政府查封,在9年多的时间里共出版报纸3231期。《新华日报》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就像一座傲然屹立的灯塔,照亮国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事业的奋勇前进之路。
一、定位:不能太红
七七事变后,面对日本的疯狂侵略,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9月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指出团结御侮的必要,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蒋介石亦口头上“完全同意”《新华日报》出版发行。
《新华日报》创刊词明确:本报愿在争取民族生存独立的伟大斗争中作一个鼓励前进的号角,愿将自己变成一切抗日的个人、集团、团体、党派的共同喉舌[2]。但蒋介石采取两面政策,表面主张团结抗日,暗地里限共反共;表面同意《新华日报》出版发行,实际不断打压、阻挠。国民党对《新华日报》实行严格检查,凡是有关八路军、新四军重大战绩和解放区在共产党领导下取得的成绩,一律删除,连“毛泽东”“共产党”“新四军”“八路军”“陕甘宁边区”“人民民主”等词语也不准出现在报纸里。正如当年《新华日报》主编潘梓年所云:“新华日报在国民党的首都出版,在它完全是被迫同意的。反动统治没有一天不在想方设法把这个报纸扼死。”[3]
《新华日报》由周恩来直接领导,他对办报的定位强调:在国统区办报,不能图一时痛快与他们(国民党)顶牛,顶牛过了,他们就会封你的门。要从长远利益考虑,采用迂回曲折的战术,报纸的调子要低一点,不能过红,既要生存下去,又要持续同他们斗[4]。《新華日报》全体同仁按照周恩来的指示精神,智斗检查,办出“饭可以少吃一顿,《新华日报》不能少看一张”的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报纸[5]。
二、内容:读者亦作者
读报不但看报纸的编排,最重要的是看内容。内容至上是新闻信息传播的铁律。《新华日报》创刊不久就提出了“每个读者都是本报作者”的口号,体现了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策略。
新华日报社对重庆的读者群体展开调查,结果显示,工人在读者群中的比例排第一位,学生在第二位,国民党机关公务员占第三位。当时重庆的工厂有1700多家,工人有10多万人,很少有报道涉及他们的生活。《新华日报》安排记者深入厂企和工人生活,大胆揭露官商勾结、哄抬物价、营私舞弊、欺压百姓的丑恶社会现象,深受读者好评。读者喜爱栏目有社论、专论,接着是副刊和读者信箱。周恩来要求《新华日报》的采编人员既能写社论、专论,又能采编新闻。他身先士卒,带头撰写社论。1938年10月至1946年6月,周恩来在《新华日报》的署名文章就有37篇。李少石于1943年在新华日报社负责编译工作,在1945年10月8日被国民党士兵枪击身亡。在他的遗物中发现他牺牲前曾撰写社论《究竟什么是混乱不安的原因》《捉起一批汉奸以后怎样》和评论《与敌寇汉奸同调者》《不能不存戒心》,这些文章为百姓发声,揭露国民党与汉奸、伪军狼狈为奸、鱼肉百姓的丑恶嘴脸,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与人民性。
为倾听读者的声音,《新华日报》特开设读者信箱专栏。专栏主管吴敏在创刊号发表《我们的信箱》文章,鼓励广大读者投稿。他认为作家写作家的文章,普通读者可以写专业作家不能写的文章。不少工人、农民、店员、士兵、学生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写下来,投递给《新华日报》。《读者信箱》选载读者来信,《团结》副刊则登载反映社会生活见闻的短文。不少读者称《新华日报》为“我们的报纸”[1]。
《新华日报》还开辟了“友声”专栏,专门刊载中间党派和其他党外人士的文章。沈钧儒、蒋乃镛、张申府等文坛或政坛上的名人纷纷向《新华日报》投稿,编辑部有时还和他们约稿。“友声”成了党与党外人士共谋抗战大业的公共论坛。由党领导的进步文化战线,完全压倒了国民党的反动文化战线。《新华日报》表现出了时效性、人民性和专业性的鲜明特色,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三、技巧:借力给力
《新华日报》是国民党的眼中钉、肉中刺,非剔除不可。《新华日报》没有和国民党硬碰硬,而是借助国民党名流和国外传媒的力量,利用国民党的报纸传递共产党人的声音,在石缝中生存下来。
(一)邀请国民党名流题字题词
于右任是国民党元老、监察院院长,在国民党中有较高的威望。他善草书,在书法界享有较高声誉。1938年8月,周恩来邀请于右任为《新华日报》题写报头。于欣然答应,挥笔写下“新华日报”4个字,这成了传播第二次国共合作团结抗日的象征。为创刊的报纸题词祝贺是当时的社会风气,题词人的社会地位和人数多寡反映该报纸在舆论界影响程度的高低。先后给《新华日报》创刊号题词的国民党要员有孔祥熙、张治中、于右任、白崇禧、冯玉祥、汤恩伯等,此外,郭沫若、沈钧儒、李公仆、邓初民等民主人士和文化名人也纷纷题词。这些题词分批刊登,历时两个多月才刊登完毕,在当时报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为《新华日报》的发行和新闻传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借其他报纸表达党的主张
为了避开国民党苛刻的新闻检查,《新华日报》记者加强与重庆其他各大报纸(包括国民党报纸)记者的联系沟通,相互配合,互换消息,对于不适合在他们报纸发表的,则由《新华日报》发表,对于不太适合在《新华日报》发表的,则由重庆其他报纸先发表,然后《新华日报》转载该消息。这样既达到了传播党的政策主张的目的,又擴大了舆论影响。
(三)团结国外记者
国统区时期,在重庆有30多家驻华使馆、40多个援华组织和文化机构,如美国的合众社和《纽约时报》《时代周刊》,英国的路透社和《泰晤士报》,法国的哈瓦斯社和《巴黎日报》,苏联的塔斯社和《消息报》。《新华日报》的新闻工作者和这些组织机构的记者做朋友,常邀请他们参加演讲会、记者会,向他们讲述当时的抗战形势,阐述党的抗战主张,交换新闻信息,由他们向国际社会传播党有关民族统一的声音。
四、渠道:遍地开花
报纸发行是新闻传播的重要途径。面对国民党反动派层出不穷的打压、阻挠和破坏,《新华日报》克服种种困难,在黑暗和窘迫中杀出一条血路,将一张张报纸送达读者手中,使世人听到党有关抗日及民族统一的声音。
1938年4月2日,中共中央发出指示,要求各地方党部尽一切力量帮助《新华日报》:每个支部应有一份《新华日报》,每个同志应尽可能订一份《新华日报》,并帮助推销和发行;帮助开展通讯工作;帮助建立读者会[5]。这是党中央对巩固舆论阵地和做好报纸发行工作发出的重要指示。
然而,国民党想尽一切办法封杀《新华日报》,除稿件的审查设置重重障碍外,还肆意迫害读者,凡订有《新华日报》的,都成为特务盯梢的对象;蒋介石曾下密令,禁止工人、学生和公务员订阅《新华日报》;还规定重庆市派报工会不许贩卖《新华日报》,否则开除会籍,不让其卖报谋生。为应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卑劣行径,《新华日报》从社长潘梓年到员工,三五成群上街卖报。同时,招收和培养一批工农出身的报童,组建自己的卖报团队。这些报童有100多人,他们上街卖报,并把报纸送给市区和郊区的订户。尽管这些报童经常会被国民党反动派扣押、毒打,但他们在党的教育下已成为坚贞不屈、英勇顽强的小战士,为《新华日报》的发行和传播我党的路线方针作出了巨大贡献。
为增加读者的黏度,《新华日报》采取“纸上纸下”的办法。“纸上”就是在报纸开辟读者“社会服务”专栏,服务范围包括读书指导、医药顾问、法律顾问、家庭生活常识等,做到逢问必答,件件有回复;“纸下”就是在报社编辑部下设立“社会服务处”,专为读者提供各种服务,包括指导升学、介绍到解放区、介绍职业、介绍正直的医生和律师、代购书籍和戏票等,每天前来咨询服务的人络绎不绝。同时指导各地成立读者会。虽然读者会非报馆附属机构,但它是在报馆的指导下开展活动的,对各地成立读者会,均去信并登报祝贺,以此促进读者会在各地的发展,提高读者的忠诚度。
五、结语
《新华日报》的新闻传播始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高举抗日民族统一大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针砭时弊,揭露黑暗,为中华民族抗战呐喊,为中国同胞摆脱帝国主义蹂躏发声,说出百姓想说的话,办出从内容到形式都为国内第一流的报纸,成为了宣传革命真理的火炬。
参考文献:
[1] 石西民,范剑涯.新华日报的回忆续集[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10,4.
[2] 廖永祥.新华日报史新编[M].重庆出版社,1998:12.
[3] 潘梓年.新华日报的回忆[M].重庆人民出版社,1959:6.
[4] 吴汉民. 20世纪上海文史资料文库(第6辑)[M].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166.
[5] 韩辛茹.新华日报史1938-1947[M].重庆出版社,1990:2,11.
作者简介:黄伟亮(1966—),男,广东新会人,研究生,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历史文化与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