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市是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人口集聚形成的较大的居民点。都市报作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产生、承载城市信息传播功能的一种媒介,伴随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也同样会随着城市进程发生一些变化。在这样的变化中,需要不断修正自身定位,优化传播形式,提升传播效率;更需要我们从底层逻辑出发,厘清其存在价值,达成共同发展关系,同频共振传播,在城市发展空间和信息传播空间的间隙中探寻存在和发展的价值。
关键词:城市发展空间;都市报;信息传播空间;媒介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G2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17-0120-02
都市报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发展,市民信息需求多样化的产物。其产生和发展本来就是伴随着城市发展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播方式的多元化,都市报也曾经适时采取了一系列求新求变措施。在高速变化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有人感觉报纸越来越没有“都市味”了。什么是“都市味”?都市报应该有什么样的“都市味”?这是值得探讨的课题。
一、概述
任何一种信息载体都有相对应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认为,媒介生态环境即大众传播机构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由资源环境、技术环境和竞争环境构成,这些环境构成的要素不但是多样的,也是不断变化的。都市报作为一种信息载体,其媒介生態环境同样如此,它的生态环境同样包括这些要素。
(一)城市
城市是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人口集聚形成的较大居民点。而都市是城市中规模较大的形态,包括城市空间范围内的人口、土地、建筑等物质存在,也包括文化、艺术等非物质存在,为都市报生存和发展提供养料。
重庆是我国西部唯一的直辖市,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总面积8.24万平方千米,外来人口达167万人,符合都市报产生发展的生态环境。
(二)都市报
1995年初,《华西都市报》在成都创刊,作为我国第一份真正以“都市”命名的报刊,它并不诞生于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都市,而且打出了“贴近生活、贴近市民”的口号。作为有标杆意义的报纸,它带着新兴的理念杀入一片蓝海,在新闻、发行和营收领域一骑绝尘,三方面的领先让后来者的不同价值取向实现归一,让《华西都市报》成为都市报的模板,这为后面的一些认识偏差埋下了伏笔。
关于都市报的定义,不同学者的见解有所不同,也会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新华社新闻研究所前所长文有仁认为:都市报是指在城市范围发行、面向城市居民及广大市民,同时辐射县乡的、不具有机关报性质的报纸。《华西都市报》出现后,由于在采编、发行和经营3个环节的巨大成功,引发了都市报创刊高潮,都市类报纸数目持续攀升,都市新闻在社会生活中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广泛,尤其是一些贴近市民、贴近群众的新闻策划更是受到读者的欢迎,甚至影响到部分读者的生活方式[1]。
二、误区
正如都市报的创刊史梳理中发现的,其创刊“价值驱动”包括如下的一项或者多项:第一,晚报审核偏严政策的规避;第二,机构改革的需要;第三,信息变现和利润的追寻。但在本源的探究方面,并没有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支撑。一张报纸出场即高峰,让标杆和模板的区分变得“暧昧”起来,标杆模式是否适合所在城市的媒体生态环境,变得不是那么紧急。
(一)市民生活聚焦到过于聚焦
都市类报纸的兴起有其特殊的环境,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重要的时期,个人生活由一众性开始了个人化的萌芽。在居住方面,单位的福利分房已经进入尾声,而商品房逐渐开始进入市场。汽车作为商品也进入了单位乃至个人的视野,由此带来可能的消费升级释放出巨大的商品需求市场和广告市场,迫切需要一种媒体介质承接新的需求和利润空间。大城市是商品需求最富集的地方,此时的广告需求已经从泛投放推进到精准投放,这是当时存在的一些媒介(如机关报和电视台)暂时无法满足的。已经被市场化搅动和教育的媒介机构自然清楚这个道理,于是都市报应运而生,定位于城市,面向市民,服务生活,自然成为其宗旨和撒手锏。可以说,很大程度上都市报的诞生是专业化和市场化的一次合谋[2]。
对于服务终端的依赖,让都市报在前期形态上更多呈现的是市民的生活,这让“聚焦市民”的切入点变身成“服务市民”的标杆,也为焦点的模糊埋下了伏笔。
(二)对城市和城市发展的认识不足
由于历史的原因,全国的城市特别是省会城市,一般有省级和省会城市两家新闻机构,加之中央垂直机构的分部,在横向竞争的同时,出于对市场的挖掘需求,一大部分都市报对市民的服务越加深入,试图扮演起自家人的角色。在当时的市场发展阶段,新兴的城市阶层在经济和社会地位上并未崛起,因此“原住民”成为都市类报纸的主要服务对象,其生活自然成为重点关注,在相当一段时间里,都市报成为“市民报”的代称。
这种思路是切合当时的媒介环境的,也是一条合适的生存发展之路。但在21世纪初,城市的发展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城市新兴阶层,特别是外来人口给城市经济和气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由于前述的焦点模糊或者路径依赖和定势的原因,这样的改变并未被所有的都市类媒体捕捉到,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变,这就导致把市民当“原住民”的概念窄化,以及城市拟态环境的认识进一步偏移,这也是很多人觉得都市报缺乏目标感和“都市味”的一个原因。
三、着力点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类新兴媒体以超常的速度和便捷实现和市民的连接。与传统媒体相比,它们更有技术优势,也更能实现有效、准确和快速的对接实体需求和心理统计。这也是十多年前都市报的创立优势和撒手锏,这让都市类媒体至少在技术上岌岌可危。如何从底层逻辑出发,梳理都市报和都市发展的关联,厘清之前由于高速发展掩盖下的一些问题,消除发展痼疾,成为必选项。从城市发展出发,而不是从市民或者原住民生活出发,成为着力点。
(一)韵味
城市的韵味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跨时间的连接,把基因深植入人的内心,是人意识的冲动的非显性要素,是对历史和人文的发掘,是对“来处”的追问。
1.人脉。人作为城市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都市报的产生和发展的拟态环境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城市中大多数的资源、材料的变化都是通过人来作用的。需要厘清的是,这里说的人应该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不仅仅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其包括原住民的产生、迁徙和发展的历史,在人与人的交往、碰撞、迁徙、流转中,形成的人口主体,也是媒介生态中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
2.文脉。在人类的迁徙、流转和定居过程中,逐渐积累下的和自然斗争、和同类交往的经验,通过口耳相传形成了文化财富,它们有的存在于野,有的见诸史册,是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存在,它们深植入人的内心,也会成为城市变化和发展的驱动力。
3.钱脉。经济基础在人类制度建设和发展中有重要的作用,也是研究城市发展和现状的重要切入点和路径。经济对其他资源有调配、指挥的重要作用。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阶段,通常经济好的地方,人力和自然资源等城市要素也更集中,对城市发展有累加作用。
(二)风味
一个城市的风味很大程度上是对现实生活的描述,通过场景式、论述式等种种手法,对现实世界的生活进行理性和感性的讲述,引发审慎的批评和赞扬。
1.现实中的现在。对现实世界,特别是以原住民为代表的市民生活的描述,作为市民的自家人,早期的都市报从现实视角到表达方式进行了深入的探索,让市民看到了真实的自身状态和环境,由此诞生了小巷新闻、社区新闻等接地气的新聞,并通过市民化的语言进行传播。
2.想象的现在。以个别都市报为代表的媒介在对现实的描述上,对原住民生活的偏爱,通过长期以来的思维定式,让新闻扎根在社区和市民身上的同时,对市民的生活有描摹却缺乏想象力。即使是原住民的市民生活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各有不同,在描摹共性时,对个性的探索还是有一定的欠缺,长期以来就容易形成一个并不完全真实的拟态环境,让大家对城市的生活和发展可能有一个错觉,常见的情形就是容易“千人一面”和“标签化”,这也是需要下大力气探索的地方。
(三)品味
品味本意是指一个人的品质、趣味、情操、修养。借鉴到城市领域,是城市发展对相关生产要素的共振,也是对未来的展望和憧憬。
1.市民的发展。市民作为城市的组成部分,本身就是一个动态流动的概念,既包括变化着的新XX人,也涵盖变化着的原住民。只有把市民的发展和传媒介质结合起来,才是真正的接地气。因此,反映市民生活、服务市民也是为市民提供发展机会和可能,对一个城市品位的影响有积极作用。
2.城市的发展。从定义上说,都市报就是植根于重庆的媒介形式,只有真正和城市各生产要素结合,促进城市的发展,才是真正描述城市的拟态环境。在形式上,有的都市报利用自身的数据和信息优势,建立了城市发展智库,为城市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服务,是和城市更重要、更紧密的结合。
四、结语
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衰退的环境因素与逻辑,都市报也是如此。新兴媒体20年后的一次抵达,在复制先发优势的同时,对都市报产生了巨大影响。这也给了都市报一次深刻的反思机会,从底层逻辑正本清源,重新厘清概念,纠正之前的片面和定式思维方式,真正融入市民、融入城市,达到与城市的共鸣和共振,共同发展,是一次自我的更新和换代,也是一次新的起跑机会。因此,如何让“市民味”转变为“都市味”,如何寻找抓手,做到纠偏和做好前瞻,不但让“都市味”更浓,还需要“都市气”更足。改善媒介生态环境,反映正确的拟态环境,挖掘内生动力,形成产品发展的价值闭环,转化赛道再出发,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孙昌凤.都市报发展探析[J].理论视野,2008(6):36.
[2] 范以锦.媒介生态对都市报转型的影响性研究[J].新闻与写作,2020(4):72-74.
作者简介:江前兵(1980—),男,四川泸州人,研究生,硕士,编辑,研究方向:新闻传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