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煜
从苏绣到缂丝、从苏扇到宋锦、从核雕到明式家具,苏州人的韵味与讲究,以及高雅的生活美学,都在这些苏作里体现得淋漓尽致。苏州作为“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自古以来“苏作”便被赋予了工艺精湛、制作精美以及极富人文特性而闻名于世。
苏作辉煌的背后,蕴藏的是苏州人的智慧,是巧夺天工的工匠们的辛苦耕耘。这些匠人们,凭借精湛的技艺、敬业的精神,用心血与汗水打造出一个个苏作品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属于苏州人的“奢侈品”。
如果说,旧时的苏作更多是作为生活的一部分,那么在今天,苏绣、苏扇、宋锦等物品,早已不仅是追求卓越生活品质的人们的“必需品”,它们中的很大一部分已经成为了艺术品,透过这些作品,我们看到了苏州人的智慧,体会到从业者的匠人精神,并愈发读懂了属于江南的那份精致追求。
经纬线之间诉说的“吴侬软语”
“生于”两宋之间的苏州宋锦,以其紧密平挺的质地,纤秀精致的纹样,古朴雅致的色彩成为了苏州文化里的瑰宝。追溯历史,宋锦应该是在唐代蜀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之所以被世人称为“苏州宋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南宋朝廷迁都杭州后,在苏州设立了宋锦织造署,并将成都的蜀锦织工、机器迁到苏州,丝织业重心逐渐南移,之后苏州就成为了宋锦的主要产地。
在古代,宋锦主要用于宫廷服装和书画装帧,传统宋锦的生产制作,工序很多,从缫丝染色到织成产品前后要经过二十多道工序,所以特别珍贵。回顾其发展,可以说是几经兴衰。明清时期,它是令苏城名噪全国的丝织品,之后,又因为种种原因淡出了人们生活。但好在,进入千禧年后,宋锦逐渐迎来了自己的“春天”。
2006年,“宋锦织造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三年后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到了2014年,一场世界盛会——APEC会议,将其发展推向了高潮。
立领、对开襟、连肩袖,提花万字纹宋锦面料、饰海水江崖纹、漳缎……每一次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领导人们的着装都是“重头戏”,这一次,一系列中国元素的“闪亮登场”,让全世界的眼睛为之一亮,也让更多的人知道了,宋锦的魅力。
现在,宋锦的典雅美丽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知和喜爱,并且用途也越来越广泛。除可用作服装、披肩、桌旗等日常生活用品,还可用作箱包、钱包、笔记本等文化创意用品,以及各种题材的宋锦艺术品。可以说穿越千年,当年的皇家用绸,真正走入了寻常百姓的生活。
“缂”出曼妙姑苏梦
万物皆有灵,姑苏梦里的每一梭、每一线都有着自己的故事。
“缂丝”曾经“织为云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也曾经“缫车嘈嘈似风雨,茧厚丝长无断缕”。它经历过家家户户自给自足的辉煌时代,曾经作为皇家的御用织物之一,为帝后织造精美绝伦、细致典雅的服饰,也曾在岁月长河中,化作尘埃被人淡忘。幸运的是,真正的瑰宝是不会永久黯淡的,如今人们又重新“拾起”了对它的热爱与追求。
缂丝,又称“刻丝”,意思是“用刀刻过的丝绸”,主要是利用蚕丝的光泽和织物结构的特性,以通经断纬的精细操作,达到了既显贵又有文人意趣的精致与典雅。所谓通经断纬,意思就是经线是不会被截断的,要多长都可以,而纬线则会被人为地截断。织制时先布好整面经线,然后以小梭织纬线,数十种工具和织法交替运用,随时变换不同颜色的丝线,最终让纬线在经线上织就各种花纹。我们看到的花纹,就是通过不同颜色的丝线梭子往返交织而成。
所以说,缂丝是一项繁琐且耗时的工艺,一般一个熟练的工人,一天也只能织出几寸缂丝,遇到花色细腻、纹理复杂的,则更慢,“慢工出细活”就是它的真实写照。这种“慢”,加上工匠指尖的灵巧,造就了这项绝美技艺。但也因“慢”,缂丝差点被遗忘在过去——老一辈的匠人逐渐退出舞台,新人又很少有耐得住寂寞的,传承成为了一件难事。
幸运的是,经过几代人共同努力,这项古老的技艺又重回“C位”,并随着时代变迁,加入了现代人的趣味雅意,融入了当下的典雅生活,成为了一种新时尚。
一针一线,绣出姑苏好风情
很多人认识苏州,可能就是从苏绣开始的。一针一线间,一丝一色里,诗意的苏州跃然于指尖、浓缩于绣品,令人怦然心动。有人说,即便你听不懂软糯的吴方言,但只要看一眼苏绣,也能知晓什么是吴侬软语,什么是江南风情。
苏绣,是苏州地区刺绣产品的总称,延绵有2000余年。天时地利人和诸多因素促进下,苏绣一经创始就未中断,并日臻完善。不仅扬名海内,还被作为国礼馈赠给各国人民。
苏绣要求绣工精细、绣面平服,劈丝的技巧很是要紧。线劈的均匀,排针就平,线光就亮,这也就更考验绣娘们的技艺。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刺绣也是讲究童子功的,好多绣娘七八岁就跟着妈妈和奶奶绣花。从绣日用品开始,然后是学绣小猫、小狗,再到栩栩如生、宛如书面的绣品,背后的下得功夫,比你我想象的要更多。
不仅基本功花功夫,即便技艺炉火纯青,要绣出一副佳作,依然得花大量时间。一针一线,常常是从支起绣花绷开始,到绣成落绷,时间就悄悄走过了几个月乃至几年,这也让苏绣变得更加珍贵。
在时光打磨中,绣花也潜移默化地陶冶着这些苏州女孩子的性情,这样的性情反应在绣品上,又完美地诠释着苏州城的魅力——运用的是中华文化中最古老的刺绣技法,并通过一幅幅佳作,将江南的美丽带给世界。这种美丽不仅仅是表象的,也蕴含着一种精神价值。正所谓,发现美是一瞬间,制造美却需要很长时間,苏绣,正是用针线制造出了那种独属于江南的恬淡的柔美,让人从一丝一线中窥见姑苏风情。
方寸间,看见时光故事
一颗橄榄核能做什么?你我的眼中,可能只是一颗核,但在雕刻者手中,它意味着无限可能——经巧思妙想精雕细刻,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变幻出各种模样。这便是核雕的神奇之处,盈于掌,润于心,不仅雕形,更雕心,用岁月打磨出温润之心,方寸之间,气象万千。
谈核雕,绕不开苏州。核雕是苏州地区的民间艺术,其工艺精巧,作品造型活泼,立体感强,线条明晰,人物有神,风格细腻,集中反映了苏州工艺雕刻“精、细、雅”。很多核雕艺人运用巧妙的构思布局,娴熟细腻的刀法技艺,刻画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文化味道十足的作品,这也是苏州核雕艺术的独特魅力之所在。
核雕是一门“螺蛳壳里做道场”的艺术,雕刻技法主要体现在削减意义上的雕与刻,刀法好比书法、绘画中的笔触,能起到加强、丰富作品艺术效果的作用。所以对于核雕艺人来说,一定要多刻、多练、多琢磨,熟而生巧才能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
虽然近年来机器雕刻兴起,但对于核雕来说,手工雕刻的才能叫做工艺品和艺术品,因为其背后蕴藏着核雕艺人的智慧和创意,只有当一件作品被赋予了思想,才有艺术价值。江南文化的传承也一样,技艺只是一部分,更多的是要依靠手艺人们把时代的痕迹刻到作品里流传下去,让后人在作品中读到曾经的时光故事。
大美无言,精雕细刻中见匠心
对于大多数生活在苏州的人来说,明式家具再熟悉不過。你未必知道此物历史、年代、工艺,却无时无刻不与其相见,园林里的一套桌椅,老宅深处的圈椅、花架、箱柜,博物馆里的地屏……无不体现着明式家具的苏州细节。
明式家具,是指自明代中叶以来,以苏州为中心的江南地区,能工巧匠们主要用紫檀木、酸枝木、杞梓木、花梨木等外来进口木材制作的硬木家具。其造型文雅端秀、用材无多、惜料如金、精雕细作,家具上的装饰图案以竹纹、梅花、几何纹、古玉纹为多,具备了典型的江南文化特征。
从古至今,苏州明式家具都有着一方天地,其制作技艺更是为中外所赞叹。虽然现代在木材锯料、开料等工序上不同于古代,已有部分被机械代替,但木工、雕刻、漆工等大部分工序都需要通过手工制作完成,匠人们巧夺天工的技艺从未被时代抛弃,反而显得愈发珍贵。
人们习惯用小家碧玉来形容婉约的江南女子,这样的感觉,同样体现在苏州明式家具上。
相比京作家具的粗大,明式家具形制小巧,特别是如今存留的一些明清时期苏作家具,大件套往往采用包镶手法,用杂木配以硬木薄板。小件套常见到小块碎料拼接的构件,这种拼接技术虽然要求较高,且费工费时,但工匠们凭借着精细的技艺,让家具依然美观,拼接也天衣无缝,令人叹为观止。
总体来说,明式家具清雅大方,造型简约清秀,线条优美流畅,并精于用材,从某个层面上来讲,也是将家具本身韵味与江南风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表现了苏州独特的格调。
后记:在坚守中创新的苏作
曾几何时,时不时会看到各种手艺濒临消失的新闻,对于生于苏州、长于苏州的人来说,有种说不出的痛心。
好在,进入新世纪,经济飞速发展的苏城,文化产业也逐渐迎来了“春天”。对于一座城市来说,特别是历史悠久的苏州,要做文化产业的高地,传承好苏州文化的精髓一定是首当其冲的,这其中,苏作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令人安心和兴奋的是,传统苏作的从业者们确实在用与时俱进的眼光和想法,做出更符合现代人审美和生活需求的苏作精品。
他们深谙只有创新才能做出符合现代人审美的产品,传统苏作才能被更多年轻人接受和喜爱。也只有创新才可以让这些传统的事物拥有强大生命力,继续传承百年、千年。与此同时,他们也深刻体会到,大多数的苏作本就是生活中的物件,要让它们拥有市场活力,就必须在符合规范的前提下,去了解消费者的需求,让文化生活化,生活文化化,将传统文化延伸到当代生活,让市场成为支撑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才能更好地传承与传播。
立足自身优势,守正创新,苏工苏作的精美雅致,在新时代不断被赋予更多的传统基因和时代内涵,我们也希望看到,这些老祖宗留下的瑰宝们,可以迎来更辉煌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