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婧茸 于逸帆
说实话,知道余山岛,是因为自己很喜欢的一个民宿品牌“大乐之野”在这里落地,才关注起这座四面环水的苏州小岛。
驱车驶进太湖风景区,雾气早已消散,远处的湖面上仍有点隐隐约约的水汽,天空已经变成了蓝色,湖水也呈现淡蓝色,湖边的树上开满了花。
余山岛在太湖的东南水域,隶属于东山镇,是一个四面环水的湖心岛,处于东洞庭山半岛与西山岛之间,东南是东洞庭山半岛,西为西山岛,南与白马庙相望。余山岛,又名移山岛,岛上阿婆说,是因为当年愚公移山感动了天神,天神下凡帮忙移山,而有一部分的山体被天神放在了太湖的这里,所以便喊它“移山岛”。
而余山岛又因老龄化严重,岛上虽说有50多户人家,100余人,但基本上留在岛上的都是老人。所以当地人又称它为“老人岛”。
余山岛呈长条状,总面积600亩,主要由东湾和西湾两个村组成,东湾村位于岛东南角,西湾村位于岛南岸中部,两个村相距约500米,村落的形态属较典型的密集型农村聚落,可以看出没有经历过大规模的政策影响,都保留着原始的风貌。
在卫星照片里,余山岛就像一条大扁鱼睡在太湖上。余山岛上自然条件优越,丰富的阳光和雨露适合多种果树和茶树的生长,岛上居民多种植果树、茶树。南岸多植茶树,北边种植大片的枇杷、杨梅、橘子等果树,走在这乡间山路,周圍是大片大片的果树,轻嗅果香与阳光混杂在一起的味道,在这里,灵魂都跟着有了芬芳。
很难想象吧?在2002年前,余山岛的村民们一直生活在“黑暗”当中。在2002年6月份,一根电缆从湖底将电通到了余山岛,这里才告别了“千年”的煤油灯,以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
岛上有条环岛道路,3公里左右。穿过东湾和西湾,并且连接果树林地,可以说是最主要的一条干道。石块和沙砾铺成在岛路上,保留着原始的印记,也连接着东西湾村民的生活,连接着村民日常和耕作。
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清早的阳光洒满这个岛上每一家小院的角落,撒欢的草鸡跑过惊动青草上的露水;下午日头高照的时候,坐在凉亭中大口啃西瓜,是吃那种切大块的,一定要沾得满脸的,甚感愉快;晚上天朗月明,坐在院子里挥动大蒲扇数星星,耳边有此起彼伏的蛙声,带着兴奋与热烈。
沿着环岛路走上一圈,发现余山岛上每一位老人都很健谈,老岱松村第五村的席阿姨边割着韭菜,边告诉记者,两三年前余山岛上真的几乎没有年轻人,子女纷纷出岛到外打拼,岛上只剩下老人和孩子,种一片蔬菜瓜果地,养一群鸡鸭鹅鸟禽,基本生活可以自给自足。可别小看了这里,余山岛的每家每户可都有自己的船哦。需要日用品时候,就开上自家的小船到东山镇采购。
席阿姨的女儿早早地就离开了余山岛,前些年嫁到了昆山,还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外孙女。大前年女儿女婿将席阿姨和老伴儿接去城市生活,可是因为一辈子都在岛上,每一天接受着风和阳光,城市的水泥森林让两位老人感受不到生活的趣味。去年秋天,老两口又坐船回到了自己的家。
“还是这里好,蔬果自己培育,每天都有可以忙碌的事情,乡里乡亲又熟悉,可以说说话谈谈天。”席阿姨告诉记者,这两年,由于民宿的兴起,余山岛开起了一家有名的民宿酒店,随之,岛上也渐渐开出了许多的餐饮和农家乐,余山岛一下子有了活力和生机。
“以前一年到头都见不到几个黑头发的年轻人。现在,每个周末都会有许多年轻人上岛,各种各样颜色的头发,青春快乐,他们很喜欢聊天,还会送一些从没见过的饮料给我们老人尝尝,我们也会送些鸡蛋、蔬果给他们,我们也非常乐意陪他们给他们做免费导游,介绍我们这个小岛。这个岛,现在变得快乐了。”
余山岛,与世隔绝,却享受着整个大自然。整个小岛地方不大,半天的时间足够逛完,大家也许也可以选择在这里呆上一晚,静静体会感受这静谧的生活。目前岛上只有大乐之野这一家民宿酒店,它拥有三栋独立小别墅,另外还有户外营地,包含“神殿帐”“金字塔帐”等大小共计8顶帐篷。在这里入睡,耳畔是湖水的涛涛声,还有风拂密林、蛙鸣虫叫声,让人感觉身处大自然的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