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芳 张珺
重建花园、居民养殖、厨余垃圾再利用
阳台上可以种菜养鱼,花园里可赏花赏景......理想中的“绿色一平米”改造即将变成现实。2015年双塔街道二郎巷社区被世界卫生组织健康城市合作中心评为“健康促进社区”,在通过“绿色一平米”项目推广阳台、屋顶种菜的基础上,二郎巷社区升级改造二楼阳台,为居民重新打造近百平的“屋顶花园”,免费向辖区居民开放。
重新打造“绿色一平米”
今年3月初,“屋顶花园”改造正式从畅想环节进入了实操阶段。随着方案的启动,居民们的顾虑也多了起来。二郎巷社区及时召开居民议事会,一条条划去“顾虑项”,唤起大家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目前,已进入种植区域和绿化区域提档升级阶段。社区对“屋顶花园”的布局进行了调整,阳台划分成立体菜园、植物廊架等区域,集种植、赏景、科普等功能于一体,并且申报了党组织为民服务经费的居民自治项目,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社区居民开放,实施居民对绿色植物的种植与认领并进行打理,每天为蔬菜浇水、施肥。为了能够在寒冷的冬季收获新鲜的蔬菜,后续社区还将在屋顶搭建简易大棚,遇到低温天,还将对蔬菜采取相应的保温措施。
居民深度参与
近日,辣椒、草莓等蔬果苗长势喜人,玫瑰、月季等花卉绿意盎然,还有一盆盆可爱的多肉植物……这是姑苏区双塔街道二郎巷社区阳台上的景象。这个端午假期,社工們一起动手,将“屋顶花园”打造成了“共享花园”,今后这里将成为居民沟通情感、休闲娱乐的场所。
二郎巷社区老年居民占比很大,许多人有种花种草的爱好。但是这里都是老旧小区,户型偏小,“向阳台要空间”的话,又会因为花盆滴落泥水等问题引起邻里纠纷。为此,二郎巷社区希望能为居民提供一个“共享花园”,由居民共同来管理,同时还能增进居民感情。为此,社工们利用下班和周末时间一趟趟跑花鸟市场,陆续买回桃蛋、玉蝶、观音莲等200多颗多肉植物,还买回许多适合盆栽的蔬果种子进行精心培育。此外,社工们还就地取材,利用前段时间小区环境改造时砍伐下来的竹子做了一个精致的花架。
于是,他们把各种植物分门别类摆放好,贴上植物知识卡片,松土、施肥、浇水等工作也一样不落。“接下来,我们会邀请居民前来认领植物,每一盆植物上都贴上居民的名字,以后这里就是属于他们共同的花园了。”社工笑着说,社区还计划在阳台上安放木桌、藤椅,居民侍弄花草的时候,可以坐下来聊聊天、喝喝茶。
厨余垃圾进去,花园肥料出来
仔细观察会发现,在“共享花园”的角落里整齐摆放着10多个浅绿色的小桶。社区工作人员介绍,这就是厨余发酵堆肥桶,别看它们样子普通,“吃”起厨余垃圾可毫不含糊。堆肥桶用起来很简单,打开小桶,在垫板上倒入厨余垃圾,再撒上一层菌糠。三天以后,打开小桶下方阀门,就有液态肥流出来,用水稀释后可以浇花。而桶内的厨余垃圾则会发酵成固态肥,可以用来种花种草。整个小桶密封效果特别好,放在家里不会有难闻的味道。
辖区多数都是老居民,很多人有种花种草的习惯,用了这种小桶,既能够有效解决居民生活中厨余垃圾处理问题,更能够有效助力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可谓一举两得。几天前,社区举办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向居民演示了堆肥桶使用方法,不少居民很感兴趣,目前社区已经向部分居民发放了堆肥桶,接下来还将继续推广下去。“我家里种了不少花,有了这个小桶,家里的剩菜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居民卢经平说,“如今垃圾分类工作正在有序开展,我们居民也要好好配合,为环境美化工作尽一份力。”
今后,社区还将依托改造后的“共享花园”,开展各类种植主题活动,为喜欢种植的居民提供农耕劳作的场所,实现城乡生活方式的融合,提升居民幸福指数。同时,社区还将开设农耕、蔬菜等基础知识小课堂,组织辖区青少年参加耕读、种植、垃圾与旧物再应用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