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网络技术在各行业间的广泛应用,尤其是在传播业的应用,不仅对于行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引导作用,而且对于经济增长也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互联网的发展中出现了很多具有影响力的群体,比如“网红”,这类人群之所以能产生如此强大的影响力也是得益于网络技术。在网络技术的作用下,乡村社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这类人群是如何利用网络技术推动乡村文化传播,如何更好的利用网络技术推动乡村文化的传播将是本文主要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网络技术;短视频;乡村文化传播;技术赋权;新意见领袖
引言
乡村社会是整个中国社会中最大的基数,乡村问题的解决程度关系到中国社会迈入小康社会的进度。在推动乡村社会发展过程中,网络技术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给村民们的生活、经济等方面带来了很大的改变。十八大以来的乡村振兴战略,让乡村文化传播的任务显得愈来愈重要。乡村文化的传播离不开媒介载体,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应用,互联网的全覆盖,以及即将到来的5G时代,使得网络技术在乡村文化传播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技术赋权给每一个能够使用互联网的人,也由此出现了很多“乡村网红”,乡村网红的生活方式,对事情的意见态度,以及推荐的产品会对粉丝产生影响。他们充分的利用了技术赋予他们的权利,在成为网红后,在粉丝群体中推荐本村的特产等获取利润,同时也帮助其他村民销售农产品,在扶贫工作推进过程中这些乡村网红群体起到了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
网络技术改变了村民生活方式,娱乐方式,社交方式等,在即将到来的5G时代,短视频将会成为传播过程中最基本的形式,在乡村文化传播中将会对短视频的内容创作产生一些新要求,以此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更快的发展并落实。
一、短视频在乡村社会中的运用
(一)网络视频给予乡村社会技术赋权途径
一方面,自媒体的兴起,受众被赋予内容生产的权力,使其能够在网络的开放空间中较为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另一方面,个人资本也被激活,网络经营赋权,导致架构重组,资源重配。过去“传者本位”的观念归根结底是因传统媒体占据庞大的社会资本,资本决定话语权,媒体节点拥有强大的辐射能力,受众沦为“沉默的大多数”。当技术赋权,个人媒体化导致架构重组,资源重配,传统媒体难逃地位下降且“削权”的境况。自媒体成为全新传播节点,为个人的闲置时间和能力开辟了一条全新的变现道路。
在以往,乡土社会中的村民相对于都市社会中的人群媒介接触行为是较为滞后的,并且其娱乐活动大多为逛庙会、看戏等人际交往为主。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之后,加快了乡村社会的建设,基本上实现了互联网在中国社会的全覆盖,大大增加了村民的媒介接触行为,缩小了村民与城市人之间的数字鸿沟,将技术赋权给更多人,利用网络技术实现自身诉求。
(二)短视频在传播乡村文化中的应用
短视频的出现充分的利用了碎片化时间进行传播,对于在城市生活的人群来说,工作、乘坐交通工具、学习等过程中都存在着很多碎片化时间,对于制作短视频的人来说,视频制作水平并没有过高的要求,所以这样的现状更有利于短视频在乡村文化传播中发挥作用。短视频不仅帮助个人产生经济效益,而且能够从各个方面传播乡村文化。
二、提升短视频对乡村文化传播作用策略
纵观从2G到5G的发展, 通信技术的变革带来媒介的不断升级,5G实现了虚拟现实和增强显示的移动接入,满足了这项业务沉浸体验的技术要求,这一市场也将进入新一轮风口期。
(一)短视频内容升级
在利用短视频进行乡村文化传播是,传播内容不僅要更加丰富,涉及到乡村社会的方方面面,比如乡村社会的人际交往,在时代发展中的变化,方言中的寓意等有趣的内容,独特有趣的内容是吸引流量的重要前提。其次,升级视频制作水平,即使时间短,也能利用高级的剪辑技术让人眼前一亮,从而更好的提升视频内容的传播效果。
(二)短视频向长视频跨越
顺应时代发展,在即将到来的5G时代,视频的形式必然会成为传播过程中最基本的文本,由于5G具有覆盖广、流量密、低功耗、低时延四个主要特点, 能支持多元应用场景。短视频将会面临向长视频的跨越,更好的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改善传播形式,是实现有效传播的必然要求。
(三)培养乡村社会中的“新意见领袖”
培养乡村社会中的“新意见领袖”主要是指,培养在乡村社会中能够充分利用技术赋权的优势,在新媒体中拥有大量粉丝的人,比如李子柒一类的乡村网红,其视频制作内容对于推进乡村文化传播,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具有重要意义。应当顺应时代发展,培养当下具有强大影响力的新意见领袖,
(四)规范短视频制作内容
短视频是顺应技术发展的时代产物,在当下5G技术的支撑下,迎来其行业发展的红利期,各类型的短视频制作者加速其粉丝变现的过程,视频制作内容偏低俗化、娱乐化,尤其是当下直播热现象,利用直播带货的途径实现自身粉丝经济变现,更应规范短视频内容制作,提高视频制作者的资质,增加审核视频发布步骤,严肃短视频行业的网络环境。
三、总结
网络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改变,其中,对乡村社会的改变是最明显也是最必要的,使得乡村社会中的村民与城市人群在生活方式上有了更多的共同点,从而产生更多的联系,比如在现代乡村社会中的小卖部也可以扫码支付,人们都有手机可以联网进行网络社交。也正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带来短视频的传播形式,技术赋权给每一个能够使用互联网的人,利用碎片化时间通过短视频的形式进行传播。
技术赋权能够使每个人拥有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和实现自身诉求的机会,在使用技术赋予个人权利进行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技术赋权的优势,在乡村社会中普及网络技术教育,避免因技术赋权而产生更深的数字鸿沟,导致乡村社会与城市发展的不平衡。并多培养一些类似李子柒一样的乡村网红,传播乡村文化正能量。在利用网络技术进行乡村文化传播的同时,能够获得额外的经济效益,更好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加快中国社会迈进小康社会的步伐。
参考文献:
[1]沙垚,张思宇.公共性视角下的媒介与乡村文化生活[J].新闻与写作,2019(09):21-25.
[2]刘娜,李小鹏.乡村原创短视频中身体呈现的文化阐释——以快手APP中代表性账号及其作品为例[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59(02):78-84.
[3]吕佩.三农自媒体的“走红”路径与价值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09):228-232.
[4]刘星铄,吴靖.从“快手”短视频社交软件中分析城乡文化认同[J].现代信息科技,2017,1(03):111-113+116.
[5]宋志鹏.回归乡土:自媒体短视频中的乡村文化呈现[J].视听,2019(12):161-162.
[6]龚江怡.“土味文化”蹿红原因探析——以“快手”App为例[J].新媒体研究,2019,5(05):109-110.
[7]刘娜.重塑与角力:网络短视频中的乡村文化研究——以快手APP为例[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5(06):161-168.
[8]程前,胡玄晔.短视频“意见领袖”探究——基于“抖音”短视频热点话题的量化分析[J].现代视听,2020(04):38-42.
[9]刘一鸣.UGC平台对意见领袖主动管理的机制探析——以移动短视频类应用“抖音”为例[J].新媒体研究,2019,5(08):50-51.
[10]刘梦瑜. 技术赋权下抖音使用行为的话语权研究[D].河南大学,2018.
作者简介:
贾逸,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