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针对城市经济发展中的瓶颈问题,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分析城市的品牌形象塑造问题以及如何形成城市品牌形象的传播力。本文通过对城市公共形象的改善,提出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结论。
关键词:城市形象;品牌;传播策略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2-0038-01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2019年度阜新市社会科学研究立项课题“文化创意产品提升转型城市品牌形象的文化价值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9Fs11x016
一个城市的发展,除了需要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还应该有独具特色的社会资源,“酒香也怕巷子深”,说的就是打造产品或地方品牌形象的问题,塑造城市形象要有核心的理念定位,可以通过政府门户网站、网络新闻、微电影等传播途径,还要有符合城市形象传播的策略,从而塑造城市独特的品牌形象。
一、城市品牌形象
城市形象是以城市的功能为基础,将城市的历史语境、建筑形式、经济支柱、市民风格、生态环境等要素浓缩为感官表证和精神内涵。[1]它是对城市的各种内在资源和外部特征的挖掘、细化和整合,通过城市视觉识别系统的独特塑造,城市可以在全国乃至世界城市的“森林”中独树一帜,实现对整个城市的推广和发展的目标。
品牌能够给拥有者带来无形的资产,品牌包括用来和其他竞争者的产品或劳务相区分的名称、术语、象征、记号或者设计及其组合。品牌能够带来无限的增值,其增值的源泉来自公众心中形成的关于其载体的印象。品牌能使公众形成统一的价值观。
二、塑造城市品牌形象的意义
(一)增加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品牌是公众对产品和产品系列的认知程度,是无形资产,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一般是联系在一起的。想要让公众认可一个城市,首先需要让他知道这个城市的存在,这就是建立知名度。内容上可以從某个产品、某个历史元素或者某种新型的企业形态为出发点,进而辐射扩散,形成城市统一的形象标识。
比如郎酒在央视打响了品牌后,四川这个小镇二郎镇的名声越来越大,声誉也越来越高。一个有特色的产品能形成品牌效应,也会使它所在的地域提升知名度。
(二)提升市民素质和凝聚力
一个产品形成一个品牌,一个品牌带动其他经济发展,整个城市的人的积极性就能够调动起来。茅台集团引导当地乡镇农民种植有机高粱,加快传统农业向特色农业的转变,加强订单农业管理,保证农民长期稳定的收入来源。
有了这样的经济发展态势,生活在其中的每个人都会有更高的忠诚度,了解自己生活的城市,产生思想上的变化,在人际传播上提高素养,以口碑传播的方式影响外来人员,形成核心文化软实力。品牌定位越牢固,对品牌美誉度的提升就越大,品牌的忠诚度也会随之而来。
(三)吸引外来资源投资、建厂、置业,促进经济发展
城市有了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就有了自己的品牌效应,就有了核心的文化竞争力,也就有了口碑,自然就会有企业或大型的商家来这个城市发展。
三、城市品牌形象的建构策略
(一)定位城市品牌形象目标
建立品牌知名度,首先要对品牌有一个准确的定位,这个定位要在第一时间进入公众的认知,使公众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印象,这样品牌传播才能建立起知名度。
一个城市的目标定位要结合城市本身的特色,同时也要有新的元素,目标要一句话就能概况出来,比如“小城市,大内涵”等类似的标志性语言,突出城市与时俱进的特色。资源很重要,概念也很重要,词语的不同组合能够焕发一种积极的正能量。城市有目标定位,有城市的核心品牌形象,城市就有统一的标识,就是一个城市核心的CI形象。它具有吸引力、凝聚力和交流力。
城市形象定位可以“打旧牌”,如历史文化元素,也可以“打新牌”,如新的经济圈、高铁的建成、新的景观。杭州将“生活品质之城”作为杭州市品牌的核心定位。每个城市就如每个人,都可以挖掘出自己的特色,凝练成一句话,概括出内涵。
(二)策划媒体活动
媒体活动的策划是一个有意识、有目的和有计划的活动,根据新闻活动的特点来宣传组织形象的活动,以吸引媒体广泛报道,并产生重大的社会影响。
成功的媒介活动通常比一般的新闻发布会有更好的宣传效果。策划过程中要选择公众的兴趣点。公众的兴趣点,也就是社会热门话题。策划媒体活动必须贴近热门话题,容易引起公众的注意,以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成功的媒体活动应充分利用名人效应,注意将某些权威人士或名人与新闻事件联系起来,使其影响最大化。如邀请名人参加,请名人题词、签名、演讲、写书、拍照等。
媒体活动的策划,可与传统的盛大节日或纪念日结合起来,从而产生更大的影响。在选择时机时,要善于捕捉随机事件,也就是要善于“借势”,借某种社会性的热点活动来扩大本组织的影响。
充分调动新闻记者参与的积极性。策划媒体活动,关键在于引起新闻界的报道,同时输出正能量,引导媒体进行正面的积极的报道,形成有利于城市发展的合力。需要吸引记者的参与,或与新闻机构共同主持,或邀请记者参与策划媒体活动。
杭州当地媒体对“最美丽的母亲”“最美丽的司机”等典型人物进行了深入连续报道,“最美丽的杭州”的形象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城市可以结合自己的地域特色、历史文化特色、产品特色策划媒介事件,比如举办西瓜状元大赛、食品文化节或者五彩杂粮特卖会,传播城市经济发展的信息,在市民群体中形成正面的舆论,对外来资源产生积极的传播效应。只有好的梧桐树才能引得凤凰来,经常开展一些传播城市形象的文化活动,然后把活动拍成微电影,将视频投放在网络上传播,增加点击量,可以吸引外来资源。[2]
(三)政务公开
市政府应该实现政务公开。互联网时代,信息的传播不能停留在报纸、广播、电视阶段,要把地方政府网充分利用起来。如今的网络传播价值不可限量,网络传播一定要做大做强。城市在人才引进上,应该增加网络人才的引进,因为这个时代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公共关系传播,都需要强大的网络媒介。通过网络实现政务公开,能够塑造开明、民主、智慧、服务人民的政府形象,从而增加凝聚力和向心力。
例如在上海市政府网站上,在首页有一网通办、要闻动态、政务公开、政民互动、公众服务、走进上海。在走进上海页面,有上海概览、上海年鉴、上海百科。在营商环境页面有上海的政策法规原文、经济数据原文、招标公示原文。一切政务都是公开的,经商的能找到政策依据,做研究的能找到数据依据,有城市名片介绍,也有产业基地介绍,非常明了地展示了上海的政府形象。其中的一网通办页面,有按个人、按法人、按部门的分类。按个人分类下面分为证件办理等30多个分项内容,涉及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按法人分类下面分为招标拍卖等30多个分项内容,涉及法人工作的方方面面;按部门分类下面分为上海市公安局等90多个分项内容,涉及的办事部门非常全面。可以说是一键点击,就可以办成很多事情,办事能够明确方向、明确部门,居民安居乐业,政府政通人和。可谓“一键在手,信息都有”。
四、结语
城市品牌形象需要塑造,也需要紧紧抓住当前的互联网发展特点,挖掘城市人文的、社会的、民族的、地域的资源,不断地总结、分析、整合,用好的理念打造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创建政通人和的服务环境,与传统媒体以及新媒体不断共通融合,助力城市发展,提升城市的凝聚力、竞争力,提高市民的生活品质。
参考文献:
[1] 杨惠,戴海波.城市形象网络传播及其建构策略[J].新闻知识,2012(11):23-24.
[2] 姜小凌,吴敏.微电影助力城市品牌推广[J].当代电视,2016(3):78-79.
作者简介:赵金萍(1975—),女,辽宁法库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新闻传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