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炳全
摘要:某公司生产的LM100型摩托车齿轮样件,在客户厂家做台架试验时,齿面在试验周期内发生点蚀,尤其以五档主动齿轮最严重。取发生点蚀的样件、公司内库房成品和进厂毛坯进行全面综合分析,查找发生点蚀原因。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改进措施,以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关键词:点蚀;齿轮齿面;原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TH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57X(2020)21-0046-02
1 五档主动齿轮产品技术要求
材料 20CrMo
有效硬化层深度 0.3-0.5mm
马氏体及残余奥氏体级别 1-5 级合格
齿顶角碳化物 1-4 级合格
表面硬度 HRC 58-63
热处理工艺:渗碳淬火
面层含碳量为 0.8-1.0%
2 本次试验执行标准
ZBT 04001-88 《汽车渗碳齿轮金相检验》
GB 9450 《钢件渗碳淬火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和校核》
GB8539 《齿轮材料及热处理质量检验的一般规定》
3 试验过程
试验分几方面进行:
3.1 原材料方面
抽取5件五档主动齿轮毛坯进行夹杂物、晶粒度、显微组织、硬度及化学成份分析,见表1、表2。
注:α——铁素体;P——珠光体.
分析结果显示夹杂物和化学成分均在标准要求范围之内,而晶粒度、带状组织和硬度虽然没有超标,但波动范围比较大。
3.2 成品件方面
对发生点蚀的样件及库存同规格成品进行分析。
取3件发生点蚀齿轮和3件库存齿轮做全项分析,编号为点1、点2、点3和库1、库2、库3,试验结果见表3、表4、表5、表6。
注:A残——残余奥氏体,M——馬氏体.
结果显示夹杂物和化学成分均符合要求。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为2-3级,齿顶角碳化物、心部铁素体均为1级。表面硬度为HRC 56-59。心部硬度为HRC43-46。有效硬化层在0.35-0.6mm之间。渗碳层深度在0.45-0.65mm之间。过共析层+共析层均小于0.1mm。
4 其他较深渗层产品对比分析
对材料为20CrMo,渗碳淬火后有效硬化层要求在0.5-0.8mm的另一客户一档齿轮产品取样对比分析。取3件一档齿轮,编号分别为1#、2#、3#,分析结果见表7、表8。
由表7、表8可见,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为2-3级,齿顶角碳化物为1级。表面硬度为HRC58-62。心部硬度为HRC43-46。有效硬化层深度0.65-0.8mm。渗碳层深度0.65-0.85mm。过共析层+共析层小于0.25mm。
5 结果分析
①锻件晶粒度、带状组织、硬度波动范围大,从显微组织形态判定锻件未经正火处理。未经正火处理的锻件,机加过程中质量不稳定,热处理后变形大。
②马氏体、残余奥氏体及碳化物级别低,说明渗碳淬火过程在合理范围内,且炉内碳势不高。
③心部硬度HRC 43-46,硬度偏高,而心部铁素体为1级,说明可以降低淬火温度来降低心部硬度。
④表面硬度HRC56-59,硬度偏低,在有效硬化层深度为0.35-0.60mm情况下,说明表面碳浓度不足。
⑤过共析层+共析层深度小于0.1mm,说明产品表面碳浓度低。这一结果可通过两方面来验证:
首先,从相图上讲,Cr、Si元素使铁碳合金状态图中的γ相区向右上方移动,Mn元素使γ相区向左下方移动,Mo元素使共析点碳含量降低。合金元素综合作用使20CrMo钢的共析点左移,理论计算共析点在0.66-0.7c%范围内。
其次,在实际观察中发现渗层中并无过共析组织,而只有较浅的共析组织。按成分比计算面层含碳量应小于0.7%。从以上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产品表面碳浓度低。此种情况下工件表面碳浓度低的原因有两种:1)炉内碳势低。2)强渗期和扩散期碳势和时间搭配不合理。
⑥有效硬化层要求0.5-0.8mm的一档齿轮产品,在同等碳势条件下,过共析层+共析层深度小于0.25mm,明显好于浅渗层工件。说明在碳势一定情况下,随渗碳时间增加,面层碳浓度也在增加。
6 结论
工件表面碳浓度不足,使齿部抗弯曲疲劳强度和耐磨性降低,从而发生早期接触疲劳磨损即点蚀。
7 建议与改进措施
①原材料正火,保证锻件以均匀一致的组织状态进行化学热处理。
②提高碳势。使表面硬度达到HRC58-61左右比较理想,对浅渗层和深渗层的碳势设定应分开考虑。
③降低淬火温度。把心部硬度降低到HRC40-43左右比较合理。
④改善表面应力状态分布。
⑤过共析层+共析层深度占总渗层深度的50-75%。
⑥严格按照ZBT04001-88<<汽车渗碳齿轮金相检验>>标准进行验收。
⑦加强管理与沟通。对原材料达到极限成分的情况通报热处理车间,以保证产品质量。
8 后续追踪
毛坯厂家对毛坯进行正火处理,热处理车间调整工艺,提高了产品表面碳浓度。经一系列改进后,产品送至客户做台架试验及批量装车,均未再發生点蚀事故。
参考文献:
[1]杨粟.渐开线圆柱直齿齿轮齿面接触应力精确计算方法研究[J].装备制造技术,2016(02):17-20.
[2]严宏志,黎超,何国旗.弧齿锥齿轮啮合过程弹流润滑最小润滑油膜厚度分析[J].机械科学与技术,2016,35(01):10-16.
[3]苟向锋,祁常君,朱凌云.含齿面温度的二级直齿轮系统动力学模型及其动态特性分析[J].振动工程学报,2015,28(05):762-769.
[4]董皓,方宗德,张君安.基于承载接触特性的直齿面齿轮滑动摩擦啮合效率研究[J].摩擦学学报,2015,35(01):15-22.
[5]曹雪梅,邓效忠,聂少武.基于共轭齿面修正的航空弧齿锥齿轮高阶传动误差齿面拓扑结构设计[J].航空动力学报,2015,30(01):195-200.
[6]刘长钊,秦大同,廖映华.考虑齿面变摩擦系数的斜齿轮传动变速过程动力学分析[J].振动与冲击,2014,33(24):150-157.
[7]明兴祖,李曼德,赵磊,王伟.基于多体系统理论含误差面齿轮齿面方程的建立及分析[J].机械传动,2014,38(11):1-4.
[8]魏冰阳,张辉,陈金瑞,李天兴.等距曲面理论及其在螺旋锥齿轮齿面误差检测中的应用[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4(06):19-22,4.
[9]郭辉,赵宁,侯圣文.基于碟形砂轮的面齿轮磨齿加工误差分析及实验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13,31(06):915-920.
[10]丁撼,阿达依·谢尔亚孜旦.螺旋锥齿轮球面渐开线齿面形成原理及推论[J].图学学报,2013,34(06):42-47.
[11]王伟林,武宝林.基于Pro/E的双圆弧圆柱齿轮齿面的三维造型研究[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13,32(05):64-67.
[12]冯跃霞,聂福全.刮齿工艺在工程机械变速器硬齿面齿轮加工中的应用[J].工程机械,2012,43(06):50-53,8-9.
[13]田启华,李慧,杜义贤,钟瑞龄.数控插齿机驱动箱系统综合变形下齿轮承载能力分析[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12(05):32-35.
[14]任行丽,何国旗,舒陶亮.面齿轮传动齿面几何特征与接触应力关系[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12,26(02):49-55.
[15]王小林,师军伟,张跃敏.基于MATLAB的交错轴斜齿轮传动齿面数字化接触模型[J].煤矿机械,2011,32(01):86-88.
[16]刘光磊,樊红卫.含齿根过渡曲面的弧齿锥齿轮有限元精确建模[J].机械科学与技术,2010,29(12):1595-1601.
[17]苏永生,王永生,段向阳.一种基于改进的傅里叶变换的弱故障信号特征提取新方法研究[J].振动与冲击,2009,28(08):172-174,207.
[18]梁艳.三维坐标测量机实现螺旋锥齿轮测量的研究[J].科技信息,2009(19):465-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