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佳怡
“求学圆梦行动”是国家开放大学展示社会责任、接受社会监督、向社会传播正能量的具体行动。“求学圆梦行动”自2016年启动以来,国家开放大学已招收15万余名职工学员,为社会输送了近万名技能人才。
2019年12月16-20日,由国家开放大学宣传部(新闻中心)、产业工人教育办公室组织的“国开之旅——走进‘求学圆梦行动’”记者团奔赴广东省和福建省,对“求学圆梦行动”工作情况进行实地走访。作为记者团成员,本刊记者全程参与了采访。
在5天的时间里,记者团南下广州、佛山,北上泉州、宁德,再赴福州,对两省五地的“求学圆梦行动”进行了全方位了解,采访对象既有电大负责人,也有企业负责人、电大学员。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求学圆梦行动”已经让很多基层员工走上管理岗位,在事业上成为人生赢家。同时,“求学圆梦行动”补上了企业一线员工学习培训的短板,助力企业走上新征程。值得一提的是,国家开放大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作用在“求学圆梦行动”中得以真正践行。
以广州模式为蓝本 国开启动圆梦行动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提出,要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
国家高度重视产业工人培养,早在2016年3月1日,教育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就联合印发《农民工学历与能力提升行动计划——“求学圆梦行动”实施方案》,正式启动“求学圆梦行动”。行动旨在帮助农民工提升学历层次、技术技能及文化素质,更好地服务“中国制造2025”“脱贫攻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带一路”等重大发展战略。国家开放大学被指定为行动的具体实施单位。
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求学圆梦行动”实施之前,“广州模式”已经崭露头角。2010年,广州市总工会、广东省总工会、广州电大已经开启了企业职工教育的研究与探索,以提高产业工人学历和职业技能为核心,凝练出“四方联动、需求导向、全网教学、泛在服务”四位一体的广州市职工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以“协同、全网、泛在”为显著特征的“廣州模式”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可。“求学圆梦行动”正是以广州模式为蓝本制定出来的。
国家开放大学积极对接工会系统,利用体系办学和开放教育资源优势,对接培训需求,为农民工接受继续教育提供便利。
在政策鼓励方面,国开先后颁布了一系列实施方案。同时,与行业企业共同制定培养方案,针对不同行业企业的需求,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共同成立行业学院、企业圆梦大学,探索多样化的产业工人继续教育新模式,初步形成了工会系统、国开办学的组织体系和行业企业协同育人的工作机制。
针对部分农民工群体基础差、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工学矛盾比较突出、学习时间和精力有限的问题,国开把服务送到农民工跟前。农民工学员最喜欢网络教学方式,而在网络办学方面,国开的优势得以凸显。全网教学模式有效解决了15万余名农民学生的工学矛盾,使得国开成为“求学圆梦行动”的示范区。
正如国家开放大学宣传部副部长何菁所讲,“求学圆梦行动”已成为国开办学体系的一项品牌活动,充分体现了学校在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学习型社会过程中所作的贡献。
据统计,自启动“求学圆梦行动”工作以来,国家开放大学已招收15万余名职工学员,为社会输送了近万名技能人才。行动改变了一批优秀学员的命运,也因此成为农民工和产业工人技能提升的一项品牌活动,成为促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有效载体。
守初心担使命 彰显国开价值观
事实上,早在“求学圆梦行动”实施之前,国家开放大学已将服务农民工、塑造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作为学校办学的核心思想之一。2014年,学校就针对行业企业的产业工人群体开办了“新型产业工人培养和发展助力计划”专业技能型学历教育项目,截止到目前,已招收24万名学员,5万余名合格毕业生加入到国家产业工人人才队伍中。
国家开放大学副校长林宇在“国开之旅——走进‘求学圆梦行动’”总结会上指出,“求学圆梦行动”是国开展示社会责任、接受社会监督、向社会传播正能量的具体行动。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偏远地区、面向少数民族是学校长期坚持的价值观,“求学圆梦行动”便是紧紧围绕这四个面向的行动。
“求学圆梦行动”是国家开放大学守初心、担使命的具体行动。学校三分之一的学生是农村户籍,“求学圆梦行动”出台之前,学校已经主动把实用的高等教育资源送到农民手中。据悉,把便捷、适用、优质、灵活的教育资源送到基层学习者身边,是国家开放大学一直以来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