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君豪与《上海报人的奋斗》

2020-09-10 07:22左宏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24期
关键词:孤岛申报上海

摘要:上海沦陷后,日军试图以新闻检查来控制当地报纸,但爱国报纸相继以停刊、“洋旗报”复刊等形式进行抵抗。在汪伪政府到达上海后,报界的生存形势更为恶劣。《申报》报人赵君豪见证了“孤岛”到“彻底沦陷”的这一段历史下报界的艰辛抵抗,所著《上海报人的奋斗》记录了自己历经报纸停刊、被汪伪政府通缉、住馆办报、迁移重庆等过程,成为抗战研究的一份珍贵的史料。

关键词:赵君豪;《上海报人的奋斗》;《申报》;上海“孤岛”;大后方

中图分类号:G219.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24-0068-02

《上海报人的奋斗》为民国报人赵君豪(1900—1966)在1944年于重庆所著。1927年,赵君豪进入《申报》工作。上海“孤岛”期间,赵君豪及其所在的《申报》一直坚持进行爱国抗日宣传。日军占领上海租界后,赵君豪趁乱逃出报馆,并在次年辗转到达重庆,随后开始写作此书。

一、《中国近代之报业》的续章

赵君豪另一本较有影响力的著作是1938年所著的《中国近代之报业》。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之报业》从时间、内容上来说,都可以称为戈公振《中国报学史》的续篇[1]。《上海报人的奋斗》则是从1937年国民党军队撤离上海开始,承接《中国近代之报业》。

从成书目的来看,《中国近代之报业》是赵君豪深感报纸在精神、物质、内容三方面十余年以来的进步,因而利用《申报》休刊期间写书记载。而《上海报人的奋斗》則是赵君豪在到达重庆后,一方面重庆人“对上海情形,相当隔膜,所发出的问题,与事实有若干距离,令人难以置信”,同时又有美国记者对于上海时局的新闻需要,因而着手著书。透过这些线索,可以看出两本著作之间的连续,可以认为《上海报人的奋斗》是《中国近代之报业》的续章。

二、对上海新闻界“前线战士”的忠实记录

宣谛之在1942年写道,上海报人在敌伪包围之中“牺牲虽然重大,但正义的呼声丝毫未曾减低其音调”[2]。马星野也认为上海报人在国民党军队西撤到太平洋战争爆发的4年间“表现正气,必将在反侵略的战争史上,写下最光辉的一页”[3]。《上海报人的奋斗》一个重要的研究价值,就是以一个亲历时局的上海报人的身份呈现抗战实景。

(一)中外进步报人壮烈的抗争

上海沦陷后,报界深受两重压迫,1939年,朱惺公因公开驳斥汪伪对新闻界发布的“恐吓信”而招致报复身亡。1940年汪伪南京政府开张后,更是以“国民政府代理主席、行政院院长”的名义公开发布了对83人的“通缉令”,新闻界人士占名单49人,而《申报》就有10余人之多。“通缉令”下人人自危,“洋旗报”等也只能暂时停止。

由于被通缉,赵君豪等人住馆工作,时间长达18个月。《上海报人的奋斗》记录了在此期间张似旭、金华亭等熟识报人遇害的前后,同时也展现了被屠杀的新闻界人士范围之广,不仅限于名单,“连工友在内,也着实牺牲不少”。

除了迫害国内报人外,外国记者也遭到了恐吓信、黑名单的摧残,以至于外国记者出门也被迫携带手枪。在日本占领租界后,对外国报人的打击更甚,美国报人鲍威尔就被逮捕加以苛刑。

(二)进步报馆艰难的抵抗策略

“战争改变一切,尤以报纸对战争的感受性特别强烈。”[3]汪伪控制上海后,各报馆除了应对新闻检查外,还要应对抢撕报纸、绑架职员等疯狂举动。据赵君豪记载,《申报》遭遇了4次投弹,连路旁的行人也受到牵连死于非命。

为了保护报人,顺利出报,在上海沦陷时期,各个报馆不得不加强自我保护,如《大美晚报》除了租界的巡捕、法国驻军的堡垒外,还自己雇用了巡捕,“于这样警卫森严之下从事编辑工作,在世界新闻史上,也是未之前闻的”。而1940年9月创刊的《正言报》因为奇特的安防设置,被他描述为“简直不是一家报馆,是一个作战的壕沟”,而报人则“除应要必须外出接洽者外,终年伏居馆内,执笔奋斗。凡此情景,与前线将士伏居壕内,执枪保卫国土者,可媲美而无愧”[4]。

(三)报馆在国难时发挥的社会效益

赵君豪认为报纸是大众日常生活所必需,尤其在抗战时期,报纸传达中央政府不放弃上海、不放弃抗战的政策。他对进步报纸给予高度评价,如上海沦陷初期租界内爱国报纸的新闻发布使得“骚动指人心始稍宁静,社会秩序亦赖以安定”[4],在沦陷后,因洋旗报的出现,“孤岛报界阵容之完整坚强,较抗战前实有过之而无不及”[4]。

赵君豪还详细记叙了《申报》开展的助学金活动。虽然此前报馆也常常致力于文化事业,但助学金制度在战时而言,不论是方式还是效果都显得不同。其妻回忆,助学金制度是赵君豪在《申报》总编辑任内首创的,其后上海各报纷纷模仿,数十年间为国家造就了大量人才[5]。助学金到赵君豪离开报馆共办理了4届,所引起的帮扶效果和社会反响大大超过报馆人员的预期。赵君豪认为,这是同胞“爱国家爱民族的铁证”,捐助助学金“是在替国家出力,为社会培养青年,在意义上是具有若干价值的”。

三、报人内迁大后方的缩影

全民族抗战爆发,国土接连沦陷,国家的政治、教育、工业陆续西迁,新闻业同样在炮火中紧急转移设备纸张,转移报人。沦陷区报纸相继停刊后,报人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更不得不西迁避祸。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占领上海租界及香港、澳门,则是文化机构和文化名人迁移的最后一个高潮[6]。

赵君豪离沪之时武汉已失守,只能辗转而行。不得不提的是,由于赵君豪长期担任《旅行杂志》的总编辑,与该杂志所属的中国旅行社往来密切,各界交友广泛,因此对于路线的安排、行程中得到的帮助已经远超一般群众之上,但在他这段亲友13人,长达3个月、跨越10个省的迁移之行里,仍然可窥见中国新闻史上沦陷区报人在这场被动大迁移中的无奈与辛劳。

(一)后方蓬勃发展的报业

赵君豪对于行程中各地区的报业进行了一定的描写。安徽屯溪的报人被他称为“站在东南新闻界的最前线”,经营的《中央日报》内容精彩,评论异常锋利。在衡阳,赵君豪读到了8年不见的《东南日报》,在桂林,他还参观了《大公报》报社。虽然路程匆忙,加上赵君豪记叙的篇幅有限,不能从他的内容中窥见更多的后方报业发展情况,但从这些记叙中可以肯定的是,大后方报业正在以有力的内容来宣传全民族抗战,鼓动胜利的信心。

(二)忧思与信心并存的学术旅行

赵君豪通过《旅行杂志》,开创了图文并茂、生动翔实的游记写作风格,他认为“旅行杂志所贡献于读者的,是希望每个人于披读之余,注意到地理和人文所表现出的事实,激发爱国之心情”[7]。抗战爆发后,国人从沦陷区流离迁徙的游记都被《旅行杂志》刊登,“凡足以激发民族意识,振奋人心,与夫加强信念者,靡不为之扬载”,同时,编辑部还要求“以途程食宿之事,节省费用之方,详为叙列投寄本志”[8]。因此,在记叙自己的迁移时,赵君豪也延续着杂志所倡导的学术旅行,一些章节还刊登在《旅行杂志》上。《上海报人的奋斗》里,有路途的风景艰险,也有各阶层的民众。通过对沦陷上海和充满希望的大后方的对比,赵君豪意在激发读者爱国守国、抗战必胜的信心。

四、对《上海报人的奋斗》的评价

严格说来,《上海报人的奋斗》相对于赵君豪之前所著的《中国近代之报业》,理论色彩缺乏,并不是一本正规的新闻史研究作品,有学者也认为实质上这是一篇长篇新闻通讯[9]。毫无疑问,作为一个从事新闻事业,又进行过新闻教学的人,赵君豪更希望赋予著作以真实、实用的意义,记录时代中新闻工作者和上海市民热爱国家、热爱民族的时刻。当时有读者评论“把别人看到的零碎的、片段的上海”用亲身经历完整地、有声有色地写出来,“觉得更亲切,更有味,和更被感动的”[10]。但由于书中内容更多是对个人经历的描写,也引起他人“接近自我宣传”的质疑,甚至是“最苛刻的评论,只有一句话:‘这是你的奋斗’”。

此外,在该书的内容中,赵君豪无不充满肯定地描述提供帮助的外国企业家,庇护难民的天主教徒,以及外国记者遭遇摧残的经过,甚至对管理上海新闻界的工部局也抱有感激与同情;但無论是对当时在上海的地下报刊,还是与共产党相关的报刊、报人,都是缺少描述的。从当时的背景来看,国民党正在加强对文化界的控制,谨防共产主义思想的渗透,而作者本身的政治倾向也表现其中。因此,在对上海抗战时期的新闻界进行学术研究时,本书可以提供一定的参考,但尚不能完整呈现各方势力的抗争情况。

五、结语

在上海沦陷期间,敌伪对爱国报界一心毁之而后快,当租界也沦为铁蹄之下时,敌伪更是急不可待地扶植伪报、伪记者公会。但热爱国家、祈盼胜利的进步报人以文字为武器、以生命为代价与之抗争。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通令褒奖的新闻界烈士,上海一地即达15名之多。他们的工作赢得了广大读者的信任和爱护,而他们所作出奋斗和牺牲之悲壮,永远是令人肃然起敬的,永远值得人们纪念。

参考文献:

[1] 李清栋,曹立新.评赵君豪的《中国近代之报业》[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27(5):61-63.

[2] 宣谛之.一年以来中国新闻界大事记[J].中国新闻学会年刊,1942(9):67.

[3] 马星野.抗战七年来的新闻事业[J].文化先锋,1945,4(17):3+5.

[4] 冯有真.抗战以来之上海新闻事业[J].中国新闻学会年刊,1942(9):70+72.

[5] 吴静波.痛苦君豪[J].自由谈,1966,17(12):9.

[6] 张瑾,龙海.抗战内迁大移民[J].红岩春秋,2006(03):24-25.

[7] 赵君豪.岁首献词[J].旅行杂志,1938(1):目录页.

[8] 编者.岁首献词[J].旅行杂志,1940(1):27.

[9] 李清栋.实用新闻思维学[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90.

[10] 秋明.读了上海报人的奋斗以后[J].中央周刊,1944,6(41-42):48-52.

作者简介:左宏(1991—),女,重庆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近代新闻史。

猜你喜欢
孤岛申报上海
鼠国要上天之离你十五米
孤岛(外一首)
孤岛
欢乐上海迪士尼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