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皖南花鼓戏《青春·李夏》剧目分析

2020-09-10 23:23黄文静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0年29期
关键词:皖南花鼓戏剧目

黄文静

摘要:皖南花鼓戏是流行于安徽省皖东南宣城一带的地方戏曲,高考恢复后,皖南花鼓戏得到了飞快的发展,目前皖南花鼓戏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政府的扶持和保护,近年来推出了多部优秀的大型花鼓戏戏剧作品,大型皖南花鼓戏《青春·李夏》为宣城市2020年度重点文艺项目,入选了“2020年度全国舞台艺术重点创作计划项目”和“2020年度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戏剧创作孵化计划项目”,是皖南花鼓戏史上的一次创新探索。

一、新中国成立后皖南花鼓戏的发展

在1978年重新恢复高考以后,皖南花鼓戏剧团一些后继的演员们也开始进入学校进行系统的表演和创作学习,并创作出许多优秀的作品,在剧团解散后,也会由政府参与扶持,自发的创作新的作品,并召集安徽文艺各界的演员们参与演出,例如宣称文化馆在近些年推出了像《老板娘》《母亲河》《金剪刀》《天下第一墨》等这些贴近时代主题的优秀作品,在各大戏曲比赛中也获得了不错的成绩。在创作上,有“劝世性”题材《老板娘》,讲述的是农村的一对夫妻通过自己的努力走上致富道路,但在这个过程中两个人的心态开始发生变化,男主人公开始花天酒地,最终落得双眼失明的下场,女主人公则继续勤勤恳恳的经营他们的“乡菜馆”,在男主人回心转意后依然接纳了他。有反腐类主题的作品《金剪刀》,有展示安徽文化的,例如《天下第一墨》是一部描写清朝时期,徽州人是如何做墨的,内部还涉及了当时商场和官场的斗争的情节,增加了一些戏剧冲突。近些年还创作了一些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优秀党员事迹,例如《腊月雪》《青春.李夏》。

大型皖南花鼓戏《青春·李夏》为宣城市2020年度重点文艺项目,入选了“2020年度全国舞台艺术重点创作计划项目”和“2020年度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戏剧创作孵化计划项目”,是皖南花鼓戏史上的一次创新探索,戏剧的形式不同以往的小戏形式,招募了社会各界的专业演员和文艺爱好者,并配有市文化馆民乐团伴奏,经过几个月的排练在暑期上演,从剧本作曲到舞台都有一套完整的形式,由专业人士进行设计完成,形式已和现代民族歌剧的演出排练形式基本相同。这场戏用来歌颂道德模范李夏,通過戏剧的形式歌颂党员的生平事迹,树立社会的道德模范作用。李夏是绩溪县荆州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2019年8月10日在抗击“利奇马”台风中突遇山体塌方,献出了年仅33岁的宝贵生命。省委、市委、县委追授李夏同志“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9年10月,中宣部追授李夏“时代楷模”称号。

在政府的扶持下,也在迎合党的宗旨的社会大环境中,近些年皖南花鼓戏创作了多部歌颂党员事迹的题材,在创作中也不断创新,大胆尝试,从演唱创作和舞台表演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二、剧目分析

(1)文学分析

在这部剧的文学创作中,保留了一些皖南花鼓戏固有的创作形式,有对淳朴善良的农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刻画,也设计了戏剧冲突,例如当李夏面对继续留在大山中为村民扶贫还是调回县城当干部时,毅然决定留下来,与母亲各执一词产生冲突。因为工作忙累,没有事件看望妻儿,与妻子产生冲突矛盾。想要挽留外出务工的村民留下来一起扶贫致富,还设计了一段你追我赶的戏剧片段,引人入胜。

现存皖南花鼓戏传统小戏剧目之中,有大量是以清官断案作为主要题材的剧目。这类剧目大多反映民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塑造了一大批清官的形象。《青春.李夏》的创作也迎合了这一主题,这类文学创作历久而独特,其原因在于民意的推涌,道德模范的思想性格为其成为文学形象和故事箭垛提供了民意基础,也符合我们的时代主题与生活愿望。

(2)演唱分析

这次演出的主唱人员,都是专业的黄梅戏演员,有着丰富的表演和舞台经历,黄梅戏与花鼓戏作为安徽省五大戏曲,常年来相互融合与学习,在演唱和表演上有很多相似之处,演唱中为了便于观众理解,没有使用方言,而是使用普通话进行演唱,在演唱的方法上,还是秉持着皖南花鼓戏传统的唱法进行演唱。

谱例一 李夏主旋律唱段:

李夏的主旋律唱段为六声的民族调式,旋律优美,音程跨度小,集中在低音区,旋律的主音在“1276”上不断的变化,节奏复杂多变,这样的设计多出现在李夏与家人或者村民的对话中,表达出人物复杂的心情,因工作繁忙没有时间陪伴家人的愧疚之情以及与村民的关爱之情。

在曲谱的创作中,还选择了民族艺术歌曲《不忘初心》和地方小民歌《月亮起山一盏灯》进行旋律上的创作改编,谱例如下:

谱例二 《不忘初心》改编片段:

《不忘初心》的旋律改编片段在剧中两次出现,一次在剧的开头,一次在剧的结尾,首位呼应,由合唱团的演员们进行二声部合唱,结尾处为渲染出主人公离世的悲凉,还使用了唢呐进行演奏,首位呼应,与不忘初心的主题相辉映,达到催人泪下的效果。

谱例三《月亮起山一盏灯》改编片段:

谱例四 民歌《月亮起山一盏灯》原谱:

在李夏英勇去世的这一段中,歌曲的旋律片段改编自绩溪民歌《月亮起山一盏灯》,并由一位民歌演员在幕后演唱,为便于让演员演唱,降E调升成降B调,旋律在不断的反复中变化重复,改编后的节奏有了明显的变化,时值更长,在这段演唱中无旋律伴奏,演唱者在民族唱法的基础上运用了传统皖南花鼓戏的“哭腔”,更加生动形象的表现出男主死后,女主内心的绝望和悲痛之情,这也是皖南花鼓戏与民族声乐相融合的一次有益尝试,并取得了不错的演出效果。

参考文献

[1] 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编.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乡土读本皖南篇[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6.05.

[2] 芜湖专署文化局编,《皖南花鼓戏传统剧目选集》[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1961.03

[3]刘永濂.皖南花鼓戏初探[M].安徽文艺出版社,1989.

猜你喜欢
皖南花鼓戏剧目
资兴:花鼓戏进校园
五大卫视2020年待播剧目预览
蒸湘区实验小学把花鼓戏请进校园
花鼓戏转型经历和湘籍民族歌唱家关联性
到皖南
优秀剧目进校园
新安画派风格的发展论析
淘气包弟弟
浅谈湖南花鼓戏的传承和发展
继承传统 创演新剧《齐王田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