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金融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问题与对策

2020-09-10 07:22:44黄乔
商业2.0-市场与监管 2020年2期
关键词:关键问题协调发展对策

黄乔

摘要: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区域经济差距越来越大,区域金融作为金融表现形式中的主角,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已引起广泛关注,区域金融、经济的协调发展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针对区域金融经濟协调发展的关键问题与对策展开了具体的分析,以供广大同仁研究探讨。

关键词:区域金融经济;协调发展;关键问题;对策

当今社会的经济形态属于金融经济,它是集信用化以及货币化为一体的经济。一般来说,区域经济的变化是随着区域金融的变化而变动的。21世纪,发展经济的最主要问题就是协调区域金融和经济的发展。

1.影响区域金融、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问题分析

1.1 区域金融信贷资金逆向流动

我国区域之间信贷资金流动的特征是从农村流向城市,从经济落后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金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优化配置,在对企业配置信贷资金和经营授权时,以其经营效益、经营规模、资产质量、业务发展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并以此为标准,由于经济落后地区的优势企业不多,部分银行经营效益不够理想,在全国范围内统一配置资金中,势必处于不利地位。因此造成了信贷资金多由经济落后地区流向发达地区,由农村流向城市的现象。由于资金虹吸作用,严重影响并制约着金融、经济的协调发展。

1.2 区域经济实体与金融机构之间存在资金需求大和供给不足的矛盾

我国区域经济实体资金需求大,而金融机构资金供给不足,造成供需矛盾。主要表现在:营销观念的制约;区域金融服务功能弱化;责任机制与激励机制不匹配;信贷资金供需条件不适应;金融产品创新与服务观念落后等。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了中小企业存在贷款难的问题,而作为微观经济主体也存在借贷能力不足的问题,对金融机构的经济效益有直接的影响。

1.3 重复建设造成金融资产质量低下

重复建设是区域支柱产业的选择与地区发展优势相背离的结果。我国曾确定建筑、机械、石油化工、电子及汽车5个产业为支柱产业,也使各省市区重复建设的产业。由于支柱产业的重复建设,导致支柱产业发展不足与产品的相对过剩,进一步导致地区工业结构的严重趋同,效益自然较低。由于重复建设,势必造成对支柱产业的贷款增加,降低了金融资产的质量,效益随之下降,增加了潜在的金融风险。而且重复建设过程中多个投资主体重复对某一产业盲目投资,也会引起相关产业的连锁投资扩张效应。重复投资引发的后果反映到金融上,必然会导致地方政府硬性规定国有银行为地方建设项目贷款“买单”,加大了不合理的资金需求和占用,加大了通货膨胀的压力,从而危害了区域金融、经济的发展。

2.区域金融、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对策

2.1 培育发展与区域经济水平及区域分工相适应的金融体制

培育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区域分工相适应的金融体制,对资本稀缺要素的生成和区域优势产业的确立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调整区域的产业结构,推动并提高区域的经济水平,加强不同层次及规模的区域经济中心的扩散。随着我国金融经济的转轨,金融规模以及金融结构包括金融机构、融资方式和金融交易等会逐步按市场经济规律和区域经济发展结构进行区域间层次性和差异性的配置,并逐步形成多种不同金融结构特点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当区域经济中心与区域金融中心配置在一起时,区域经济金融中心的经济、金融辐射和扩散作用会极大地促进区域金融、经济的发展,促进区域金融、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

2.2 发挥不同层次和形式区域金融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资本要素是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最关键因素,而充分发挥金融的作用是解决资本约束的根本途径。金融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有两方面的作用,表现在金融在区域资本的形成中具有特别的聚合功效,强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还表现在金融能显著调整区域经济的结构,通过利用早已存在的货币及信贷分布的不均衡性,实现对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金融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极其重要,不过在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中金融所起的作用却并不相同。金融资源的供需情况在时空分布上具有很大的不平衡性,区域金融有不同的层次和表现形式,具体可表现为:按借贷资金运行的区域化联系程度划分的区域金融;与经济区相关的区域金融;按金融现代化程度可划分为现代金融区与传统金融区;按金融功能区可划分为综合化金融区与专业化金融区。在跨行政区对中央银行分支机构进行设置时,要充分考虑到金融区域化的上述所有内涵,除了划分好跨省市区中央银行分支机构外,再在此基础上对各个金融区域进一步按照不同层次和类型划分次级的金融区域,有利于国家中央银行甚至跨省市区中央银行对金融区域进行有针对性、有目的地管理监控,以促进区域金融、经济协调发展。

2.3 掐断重复建设的资金支撑并保证融资渠道的集中化、多元化

我国凡是跨行政区设置人民银行的组织结构,均对区域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金进行统一管理和调配,对支柱产业企业集团建立专门的贷款支持体系,积极制订并实行扶持发展支柱产业企业集团的贷款制度,促进属于重复建设的企业向支柱产业企业集团转化,或者直接因资金短缺而导致破产。国有商业银行的资金可注入支柱产业企业集团,起到强劲地拉动作用,使得经济和金融资产效益显著提高,能够对其它的商业银行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产生好的示范效应,可引导这些金融机构的资金也主动投入到支柱产业企业集团中去。区域金融机构要积极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要不断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创新开发金融产品和服务,积极发展区域金融协作,努力提升金融支持和服务水平。

3.结语

总之,加强金融稳定,齐心合力促进区域金融、经济通力协作,对于构建更加和谐的金融结构,促进我国区域金融、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修华.我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比较[J].经济地理.2017(02).

[2]胥嘉国.我国区域金融发展差距以及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 2018(06).

[3]徐明圣,郭凯.我国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9(12).

猜你喜欢
关键问题协调发展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防治水霉病的几点关键问题
当代水产(2020年3期)2020-06-15 12:02:50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协调发展探究
大经贸(2016年9期)2016-11-16 16:18:39
肇庆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以协调的发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4:33:03
论长株潭城市群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企业导报(2016年11期)2016-06-16 13:36:30
NFV技术及其引入VoLTE IMS中的关键问题研究
互联网天地(2016年2期)2016-05-04 04: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