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
黄胄(1925-1997),原名梁黄胄,字映斋,河北蠡(lǐ)县人。军旅画家,长安画派代表人物,是20世纪中国最杰出的画家之一。擅长画人物和动物,尤以画驴著称。
相较于绘画的手法和形式,中国的画家在艺术创作上,常常对题材尤为挑剔,有的喜欢描摹美丽的花卉,有的则喜欢表现可爱的鱼虫。而我们下面要介绍的这位画家黄胄(zhòu),就偏偏喜欢画驴。他那些以驴为主题的画作,墨色鲜活,层次丰富,色彩强烈。所以在民间,常常有“白石虾虫悲鸿马,可染水牛黄胄驴”这样的说法。
可是,作为与齐白石等人齐名的画家,黄胄创作生涯的开始,却并不那么顺利。黄胄本姓梁,1925年出生在河北省蠡县的梁家庄,那是一个偏僻的小村庄。他小时候就非常喜欢画画,但因为受当时條件的限制,只能自学。初中也只读了一年,便因父亲病故而辍学了。他为了学画,背井离乡去了陕西省西安市。1943年,他有幸拜著名画家、长安画派创始人张望云学习中国画。1949年,他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部队做美术编辑。
为何与驴“结缘”
黄胄一生画驴无数,被誉为“画驴大师”。之所以与驴“结缘”,还要从他去新疆参军说起。当时部队驻扎地的老百姓家里都养驴,他对驴印象深刻,便开始尝试画驴。
后来,黄胄更是正式开始了养驴、放驴的“工作”,成天跟驴打交道。黄胄认为,驴是人类忠实的朋友。所以,他自己吃什么,就给驴吃什么,有时甚至给驴吃水果糖。养了三年驴,他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一群驴迎面奔来,他甚至能准确地分辨出驴的雌雄、品种和差异。
长时间地与驴接触、以驴为友、和驴对话,驴的形象自然刻在了他的脑海里。在黄胄二十多岁时,就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绘画经验。他的恩师赵望云就曾开玩笑地说道:“黄胄画的驴能踢死人!”
后来黄胄画驴出名后,不断有人向他索画,黄胄全都答应了下来。再后来,仅仅画一头驴已经满足不了众人的要求了。一些人要求黄胄一定要在画中画两头以上的驴才肯罢休,可黄胄依然没有拒绝。就这样,索画的人越来越多。当黄胄病倒后,他便自嘲说自己欠下了不少“驴债”。
创作生涯中的两个高峰期
在黄胄的创作生涯中,有两个高峰时期:一个是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他先后为人民大会堂创作了《庆丰收》《载歌行》等作品。当时,黄胄创作精力旺盛,技巧精熟,在创作一些巨幅作品时甚至不需要起素描稿,待构思成熟后便直接下笔,笔下的人物也都充满着奕奕生气。
第二个时期是在上世纪的七十年代后期。他以饱满的热情为我国驻外使馆等政府部门创作了不少作品。1977年2月,在为周恩来总理纪念展创作巨幅画作《鞠躬尽瘁为人民》之后,黄胄突然因颈椎病急性发作,被迫住院治疗。在生病期间,他还接受重任,为国家领导人出访创作了《松鹰图》《百驴图》等作品。为精益求精,有的作品甚至画了上百次,直到画到他满意了才停手。那时,黄胄身体状况极差,有时只能跪在地上画。
在晚年时期,黄胄一直坐着轮椅“走南闯北”。他曾远渡重洋,考察了几十座外国的艺术博物馆。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他萌生了要为中国人民建一座民办博物馆的宏伟构想。从1986年起,他倾注了全部的心血,筹建中国第一座民办公助艺术博物馆——炎黄艺术馆。他还将珍藏的一些文物、字画和自己千余件作品都捐赠给了炎黄艺术馆。
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当家人拿出以前出版的画册给他看时,他竟含着眼泪说:“看,这一笔,多不错!”1997年4月23日下午,一代国画大师就这样远行了。
长安画派
“长安画派”是中国现代画派之一,由赵望云、石鲁、黄胄等画家组成。他们的绘画题材多以山水、人物为主,兼及花鸟;作品多描绘西北,特别是陕西地区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在创作手法上,致力于中国画的继承与创新,提出“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艺术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