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晨旭
如今,“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遭到了质疑和批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以此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下面,笔者就以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为例详细谈谈。
一、课前:引导学生在预习课文的过程中互动
课前预习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在这一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预习课文的过程中互动,让他们熟悉课文内容,与文本交流,与其他同学交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兰亭集序》一文为例。这篇课文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记叙兰亭集会的盛况,表现了“生之欢乐”;第二部分由记叙转为抒情和议论,发出“生与死、乐与悲”的感慨。虽然课文的篇幅比较短小,但学生阅读起来难度还是比较大。考虑到这一点,笔者为学生布置了以下预习任务:
1. 查阅资料,了解王羲之的生平经历和《兰亭集序》的创作背景。
2. 结合文章注释自读课文,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利用工具书或结合语境了解课文中生字词的含义和用法。
3. 速读课文,分别找出三个段落中最能表达作者情感的词语。
4. 研读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摘录本段中的写景句。有人将本段中的“乐”总结为“五乐”,你能找出来并加以总结和说明吗?
5. 研读第二部分(第3自然段),这一段中作者是围绕什么主题来讨论的?作者为什么痛?又为什么悲?
学生每五个人一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前预习。在预习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可以利用工具书、互联网等手段了解王羲之的生平及这篇课文的创作背景。然后,每个成员各自阅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读准字音,了解生字词的含义,并与小组成员互动讨论。这样,就能有效促进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之间对话。
二、课上:引导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互动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通过互动合作来探究问题。例如,在讲解《兰亭集序》的过程中,笔者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方式,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让他们更加轻松地学习课文。先请学生迅速朗读课文,然后合上课本,在教师的引导下复述课文:
师:兰亭集会的时间是?
生1:暮春之初
(教师在黑板写板书)
师:为什么他们会选择在暮春之初聚会呢?其中,“幕”字能让人想到日暮,虽然美丽,却有带着一份伤感。
生2:因为“修禊事也”,春禊在阴历三月上旬的“巳”日,古人常在春禊到水边宴饮、郊外游春。
师:那聚会的地点在哪里呢?安排了哪些活动呢?
生3: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活动是喝酒、作诗、聊天。
师:正确。三月三,古人在这一天举行祈福消灾仪式,后来逐渐演变为到郊外游春一类活动。想一想,三月三,高朋满座,这里有良辰美景,还能吟诗作对,请你们闭上眼,暢想一下,如果你身处其中,面对如此美丽的景色、如此高雅的聚会,你会有什么感受呢?
生:我会觉得雅致、怡人。
师:不错。这样的山,这样的水,这样的人,让我们能在美好的自然与人文环境中得到美的享受。这么美丽的景色,我们一定要将其牢牢记在脑海中。给同学们三分钟时间,自由背诵课文。
师:这里有高雅的活动、秀美的景色、美好的时节,连天气也是那么的怡人。诗人的心情是怎样的呢?请用一个字来概括。
生:乐。
师:“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可见,诗人乐山、乐水,心情也是乐的。
在互动的过程中,学生对文章内容也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
三、课后:引导学生在反思的过程中互动
课后反思是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反思的过程中互动,巩固知识,查缺补漏。例如,在讲完《兰亭集序》一课后,笔者让学生分组搜集讨论生死问题的文学作品。有的学生列举了《庄子·知北游》,其中提到“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有的学生列举了《孟子·告子上》,其中提到“生亦我所欲,义亦我所欲,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之后,我让他们谈一谈自己对王羲之“生死观”的看法,让他们说说如何才能让自己的一生更加有意义。在这一环节,学生将课文与生活联系起来,在与文本、小组成员互动的过程中有了更多的感悟。
综上所述,教师要引导学生互动,变单向、封闭的教学为多向、开放的教学,积极拓展教学空间,让他们与文本、与教师、与其他同学对话,提高教学的效率。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