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公安宣传机制探究

2020-09-10 14:53:51管子琪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公安新媒体

摘 要: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新媒体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过传统媒体,同时也为公安宣传工作带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对新媒体概念、新媒体的特征以及公安宣传机制进行阐释,对当前公安宣传机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方案。

关键词:新媒体;公安;宣传机制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3-0176-0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媒体传播技术的日新月异,新媒体的到来给公安宣传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在新的环境下,媒体具有极强的互动性,人人都能参与,人人都能发表言论。开放自由的新媒体环境也为公安工作带了诸多问题,比如公安队伍负面形象的传播、公安工作宣传的失真、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蔓延和扩大等。公安机关未能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与群众、媒体相互之间产生不理解,导致公安部门在社会公众关系的处理上出现诸多问题,没有与社会公众建立良好的沟通、交流机制,公安宣传机制不够健全、存在弊端,导致公安部门无法很好地应对新形势下的公安宣传工作。

一、新媒体环境下公安宣传机制概述

(一)新媒体

新媒体最早由美国的Peter Carl Goldmark在一份商品计划书中提出的,后来因美国传播政策总统特别委员会主席E.Rostow在向美国总统提交的报告书中多次使用,逐渐在美国流行,并逐步成为世界关注焦点。新媒体,狭义上是指在新兴的技术发展中出现的一种媒体形态,如数字报纸、杂志、电视、微信公众号、触摸媒体等;广义上是指运用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通过移动终端、数字电视等向大众传播信息、提供服务的一种形态。[1]

(二)新媒体的特征

1.突出个性化。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时,面向所有大众,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受众在接收信息时可根据个人需要定制所需的新闻,做到更加细致化和个性化。换句话说,每个受众接收到的新闻资讯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一样的,而传统媒体只能让受众被动地接收近乎一样的新闻资讯。

2.选择多样化。在新媒体环境下,每个人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在传统媒体时代,受众只能被动地接收信息,只有媒体才能够发布信息。当前用户可以在接收新闻信息的同时,参与到信息的互动中,受众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可以自由选择阅读信息,同时能够对新闻展开讨论,表达个人观点,这样就打破了新闻发布的局限,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受众参与其中的需求。

3.表现形式丰富。新媒体内容呈现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文字、音频、视频单一形式表现,也可以融合文字、音频、视频多种形式表现,新媒体呈现形式灵活多变,能够为受众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

4.信息实时性增强。传统媒体由于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信息发布实时性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制约,新媒体的强大之处在于,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和功能强大的软件平台,可以摆脱时间、空间的制约,随时随地进行信息的处理、发布。[2]

(三)公安宣传机制

公安宣传机制是指公安宣传内部的组织结构、运行方式,对公安宣传起到的基础性作用,是研究公安宣传工作的关键。公安宣传工作是依照宣传的客观规律,运用宣传媒介,对内宣传公安先进人物、事迹,鼓舞广大公安民警;对外发布、宣传公安机关职能,塑造良好警察形象。公安宣传机制包含新闻编辑审理机制、突发性新闻应急机制、人员培训机制、警种部门协同机制、考核激励机制等。

二、当前公安宣传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内容选取机制不完善

当前公安宣传工作在内容选取机制上不够完善,在宣传过程中,缺乏科学合理的信息分类方式,不能够准确掌握受众所需要的服务信息。新闻报道作为一种产品,只有受众满意才能达到宣传的效果,公安机关在开展宣传活动时,应充分了解社会公众的期待,结合事实向公众宣传。[3]传统的公安宣传工作,在宣传内容上没有进行很好的选择,没有充分考虑受众的需求,因此没有获得良好的宣传效果。

(二)公众互动机制不畅通

新媒体环境下,人人都能参与其中,新闻传播变得大众化,傳播形式更是多种多样,部分公安机关没有建立完善的公众沟通平台,公安宣传部门在宣传时缺乏与社会公众的主动沟通交流,无法满足公众提出的诉求,对公安宣传效果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近年来,公安机关在处理警察与媒体的关系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诸多问题,没有形成完善的警媒沟通机制,在处理负面信息时往往面临不利处境,常常因为没有及时地进行沟通而处于被动。缺乏新闻发言人机制,没有与媒体建立长效沟通机制。警察作为社会治安的管理者,需要社会大众的支持、认同与配合,当前公安宣传部门在处理警媒关系时,没有及时沟通、加强联络,对警察的公众形象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三)考核评估机制不健全

互联网技术虽在公安部门普遍运用,但在情报分析方面缺少专业的人才,缺乏专门的系统、平台的维护人员。这与公安机关的考核、激励机制有很大关系。很多公安民警在开展公安工作的时候,回报与付出不成正比,无法充分调动积极性,无法挖掘创新潜力。以往的宣传工作质量评估体系由于受到成本因素的制约,没有不断科学地提升宣传质量。当前考核、奖励机制不够合理,民警付出较多的没有相对应的奖励,付出少的没有受到惩罚,长此以往,大多数民警便会失去动力和创新力。同时,没有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考评公众的参与度和满意度。我国目前公安系统与外部系统资源沟通不够,对外信息的发布、资源共享力度不大。我国当前公安宣传质量的考核、评估完全由公安部门内部决定,具有透明度不够、封闭性较强等特点。

(四)保障机制不完备

目前,公安部门缺乏专门的技术人才,没有建立专门的技术保障机构,负责宣传工作的人员缺少专业的培训,没有及时更新技术、知识。在新媒体时代,网络技术、媒体平台发展非常迅速,人才缺乏,设备陈旧,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公安宣传工作。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公众对宣传、服务方式的要求更趋向于网络化,公众希望通过互联网在家就能知晓公安信息,办理公安事务。公安部门虽已开设了相关微博、公众号等平台,推出公安事务办理网站,但仍缺乏专门的部门、专业的人才、先进的设备,来保障在新媒体环境下公安宣传部门能够快速了解舆情,及时与媒体、社会公众沟通。

三、新媒体环境下公安宣传机制的几点思考

(一)完善内容选择机制

1.健全内容需求导向机制。公安宣传工作不仅是公安信息的对外传递过程,也是信息的搜集、分析与研判的过程,在确定宣传内容之前,需要了解被宣传对象的需求,以宣传对象的需求为导向制作宣传内容。[4]在明确宣传内容的前提下,也要注重舆论引导,既要满足公众对内容的需求,又要考虑社会舆论引导,平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2.建立内容多渠道搜集机制。公安宣传工作应多渠道搜集信息,这样才能使宣传内容更加丰富。信息搜集的渠道有以下两种:一,从媒体搜集信息,媒体信息涉及各个行业、领域,较为广泛,其中不乏对国家政治决策、社会问题的报道。在搜集信息的过程中,应制定原则,比如国家政治决策从国家主流媒体收集,社会舆论热点问题从官方微博、网站等渠道收集,从而构建日常信息搜集机制。二,从社会公众中搜集信息。公安机关应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从而发现对社会具有潜在威胁的信息,这也是公安宣传内容最直接、最真实的获取途径。

(二)创新公众互动机制

1.增强主动宣传意识。公安宣传需要与社会公众互动,主动与媒体、公众形成长效的互动机制,更有利于警务信息的公开。公安机关应在法律允许、符合内部相关规定的前提下,积极主动公开警务信息,尤其是与群众利益、广大民警利益相关的信息,这样不仅能够消除公安机关由于信息没有公开、公開不及时造成的与广大群众之间的矛盾,同时有利于掌握舆论的主导权,对有损公安机关形象的恶意言论进行反击。在新媒体时代,公安部门既要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树立主动宣传意识,也要与主流媒体加强沟通,建立长期交流机制。[5]

2.完善互动反馈机制。为了更好地服务民警、服务公众,提高宣传工作效率,互动反馈机制必不可少。得益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公安宣传工作在信息反馈上更加方便快捷,但公安机关往往在宣传中容易忽视信息反馈,只注重前期的宣传力度、影响范围,没有收集社会公众对舆情信息的反馈,没有关注公众对警务活动的满意度,从而导致宣传效果不够理想。

(三)健全考核评价机制

1.采用多元化评价策略。以往公安宣传质量评价主要由上级领导完成,对上级领导的评价经常会受到更上级领导的影响,从而导致评价机制单一。宣传工作的直接对象是广大群众、普通民警,他们是宣传内容的接收者和受益者,只有让他们参与评价,才能使评价机制更加丰富、更加均衡。

2.选用多样化评价方式。传统的评价方法多用纸质评价,这种方式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可能存在很多不评的人员。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公安机关架设的网络,可以实现网上对公安宣传工作进行评价。同时,公众和媒体也可以通过网络评价公安工作,通过评价可以了解到群众和媒体对公安工作的满意度。在新媒体时代,各种平台、渠道,如微博、微信等,为公安工作评价提供了多样化的方式。

(四)完备物资保障机制

随着网络技术的日趋成熟,公安机关与社会公众的沟通越来越依赖于网络,而专业设备陈旧、专用资金不足、技术人员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安宣传工作的开展。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公安机关应增加保障资金,及时购买宣传工作所需先进设备,同时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聘用宣传相关领域优秀的人才担当技术顾问,邀请宣传领域专家对公安宣传工作民警定期开展培训。公安宣传民警也应发挥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更新专业知识,确保公安宣传工作能够适应新媒体形式的发展。

四、结语

公安宣传工作是公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媒体时代既要把握机遇,又要迎接挑战。只有不断创新公安工作宣传机制,顺应新媒体时代的步伐,才能更好地推动公安宣传工作的发展。针对公安宣传机制中存在的问题,面对新媒体带来的负面影响,相信通过完善公安宣传机制,就能够适应新媒体环境的发展,为公安宣传工作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孙梦心.警务新媒体政务公开与服务研究[J].新闻知识,2019(4):70-71.

[2] 秦启蒙.网络视域下公安宣传工作实效性新探[J].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5):108-109.

[3] 杨丽娟.论加强网络新媒体时代公安新闻宣传工作的措施[J].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43-48.

[4] 欧科良.网络舆情常态下的公安机关新媒体建设[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5(6):147-151.

[5] 周贵卯.新媒体语境下的公安专门人才培养模式[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5(12):144-146.

作者简介:管子琪(1992—),女,安徽合肥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公安宣传。

猜你喜欢
公安新媒体
“老公安”的敛财“利器”
Frequent attacks on health workers in China: social changes or historical origins?
透水模板布在公安长江大桥的应用
上海公路(2017年1期)2017-07-21 13:38:33
“10岁当公安”为何能畅通无阻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新闻世界(2016年10期)2016-10-11 20:19:46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闻世界(2016年10期)2016-10-11 20:12:46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02:55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中国记者(2016年6期)2016-08-26 13:03:10
新招数化解新难题:新媒体环境下防止报道差错路径探析
中国记者(2016年6期)2016-08-26 12:31:59
公安报道要有度
新闻传播(2016年20期)2016-07-10 09:3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