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被尊为“中国新闻报纸之父”的王韬,凭借独特的新闻思想和政论文章影响无数后人。本文概述王韬的生平经历,还原报人王韬的一生浮沉。
关键词:王韬;《循环日报》;麦都思
中图分类号:G219.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3-0047-02
翻阅中国的新闻史,王韬这个名字跃然在册,他无疑为中国新闻事业的进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张海林在《王韬评传》中是这样评价的:“他(王韬)所提出的新闻问题和理论几乎全是中国人在这一领域的第一次探索。从王韬开始,中国的新闻学才算正式诞生。”[1]著名作家林语堂也将王韬誉为“中国新闻报纸之父”,可见其在中国新闻史上的地位。
一、王韬的生平概述
王韬出生于儒学世家,不幸的是,家族的辉煌史从他父辈那代便开始陨落。于是,背负着振兴家族的使命与责任,王韬自幼刻苦读书,在父亲的影响下,孔子“学而优则仕”的思想扎根于心。他15岁中秀才,成为父母的希望,19岁赶赴金陵参加乡试不举,仕途之路戛然而止,他深受打击、夜不能寐。王韬在给英国学士理雅各的信中写道:“窃念韬少时秉承庭训,十九岁试京兆,一击不中,随薄功名而弗事。”[2]王韬21岁时,父亲王昌桂病逝,父亲的突然离世使王韬成为家里的顶梁柱,他开始被迫寻找生计。辗转一番,他好不容易在墨海书馆安定下来,但好景不长,与他伉俪情深的妻子去世了。接踵而至的变故使王韬一度颓靡,这段时间可谓王韬人生最痛苦的阶段。
幸而,王韬受到了英国传教士麦都思的欣赏。21岁的王韬在麦都思的邀请下来到了上海的墨海书馆,麦都思是报人王韬新闻事业的启蒙者和奠基人,在他的引荐下,王韬结识了许多才俊。13年后,麦都思的儿子亦为他济困解危,助他前往香港避难。来到香港后,他受邀前往香港英华书院任职,还在《华字日报》兼任主笔,为他日后办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867年,39岁的王韬在友人的资助下离港赴欧。3年的游历使王韬见识到中西方文化的明显差异,回国后不久便买下了英华书院的印刷设备,第二年,《循环日报》在这里诞生。这份以政论为灵魂的报纸,在王韬任主笔的10余年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流亡23年,56岁的王韬重返上海,被邀任上海格致书院山长,同时被聘为《申报》编辑。晚年的王韬将心血投放到教育事业上,或许是积极入世、振兴中国的壮志始终没有机会实现,他将希望转向新一代青年学子。在格致书院工作时,他为教育事业的改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中国新一代人才的培养鞠躬尽瘁。
1897年,王韬已然垂垂老矣,虽然这位伟大的报人生命走到了尽头,但是他为新闻和教育事业作出的贡献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后人。
二、王韬与麦都思
麦都思在王韬一生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对王韬影响巨大。
在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外国传教士无疑能占得一席之地,学者吴琼甚至这样评价外国传教士:“中国‘日报渐行’的始作俑者乃为‘西儒’。”[3]“西儒”在中国是一种具有双重身份的存在,一方面,他们积极办报并翻译《圣经》等书来传播西方思想,另一方面他们收集中国的情报以便于西方侵略者的入侵,麦都思就是这样一位传教士。
起初,王韬受邀来到上海墨海书馆任职时,并不情愿,只是迫于家族衰败、父亲离世,为了养活自己的妻女不得已而为之。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为外国人工作无疑是一种耻辱,王韬虽迫于生计委身于墨海书馆,却时刻不忘读书人“学而优则仕”的己任。在写给朋侪的信中,王韬说:“为西人佣书,情非得已。”[2]当时的落魄文人王韬一身才華无用武之地,因此只能投靠在麦都思的墨海书馆。
麦都思十分赏识这个用功的年轻人,带他参与《圣经》的翻译工作,引荐他认识了许多在报界有所成就的传教士。许多人都知道王韬化名向太平天国上书而被清政府通缉,却鲜少有人知道其中缘由。其实,王韬与洪仁玕的相识与麦都思有关。两人曾同在墨海书馆学习《圣经》,均与麦都思等传教士私交甚好,久而久之便互为知音。此外,还有学者提出“洪仁玕是最早提出在中国设立报馆、创办报纸的中国人”的观点。[4]起初,王韬对作乱犯上的农民起义军带有天生的仇恨,他为此频频上书清政府,为其出谋划策。在他与洪仁玕相识以及亲眼看见太平天国的盛世景况后,王韬慢慢改变了想法,他将振兴中国的理想寄托在日益强大的太平天国身上,才发生了冒险上书太平天国之事。化名之事东窗事发后,时任英国驻上海领事的麦都思之子麦华陀帮助王韬秘密逃离上海,前往香港。随后,王韬又受到麦都思老友理雅各的聘请,于香港英华书院任职。由此可以看出,麦都思在王韬的生命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直接为他打开了报业的大门。
三、王韬与《循环日报》
可以说,王韬报业生涯中最大的成就便是创办了《循环日报》。
1874年2月4日,《循环日报》在香港创刊。这份以“强中以攘外,诹远以师长,变法以自强”为办报宗旨的《循环日报》,在那时成为影响最大的报刊之一,也成为日报的先导。从《循环日报》短短15字的宗旨中可以体会出王韬渴望变通,急于救国的思想。
此外,《循环日报》对我国近代报业发展的最大贡献就是首创了一种以政论为灵魂的报纸。中国新闻史的奠基人戈公振评价道:“当时该报有一特色,即冠首必有论说一篇,多出自王氏手笔。取西制之合于我者,讽清廷以改革。”[5]方汉奇教授也对王韬的政论文体给予极高的赞誉,他说:“王韬的政论文体有别于以传抄上谕、刊发奏章为主要内容的我国古代报纸,又有别于以传播宗教教义或刊载商情为主要内容的近代外报,而是以‘立言’为目的,利用报纸纵论中外形势,指陈时弊,褒贬得失,提出建议,使人耳目一新。”[6]以笔者拙见,《循环日报》使王韬文人论证的想法得以实现,他的政论文章发表后引起轰动,王韬一时间声名远扬,得到了许多赞许,这种赞许也满足了文人王韬一生追求却始终未能实现的入世梦想。王韬因《循环日报》得以成名,《循环日报》也因报人王韬的悉心经营与编撰获得成功。
关于《循环日报》的来源也大有讲究。王韬起初对于办报之事并没有太大的兴趣,在他眼里,“佣书西舍”只不过是混口饭吃,而改变他报人意识的节点是欧洲的游历。王韬少时博览群书,闲暇之余好读“域外书”,且常常幻想有朝一日得以“游泰西(即欧洲)”,1867年,在理雅各的邀请下,他终于有机会漫游泰西。学者吴琼曾写过这样一段话:“欧洲的‘奇技异巧,格致气机’,令王韬深感‘眼界顿开,几差别一世宙’,实乃‘古今之创事,天地之变局’。”[3]初到英、法时,镌刻在王韬内心的来自天朝上国的“优越感”瞬间化为乌有。游历期间,王韬尤其注意到西方国家和我国当时的新闻事业特征相去甚远。在描述欧洲各国新闻事业时,王韬写到“僻壤偏隅无不遍及”“开诚布公,相见以天,必谨必速,毋诈毋虞”,[7]与清朝“堂帘高深,舆情隔阂”“大率里巷杂谈,无关宏旨”[7]迥异。欧洲之旅使他获益匪浅,也成为王韬后期返港办报的理论依据和模范。
此外,王韬还注意到欧洲各国的新闻事业发展模式与清政府完全不同,他为西方印刷机印刷速度之快而感到震惊。西方的报刊使王韬感触颇深,想在中国创办一份属于中国人的客观公正的报纸的观念就像一颗种子一样埋入了王韬的心。回国后不久,王韬与友人一起买下了英华书院的印刷设备,第二年,《循环日报》就在香港诞生了。关于“循环”二字的来由,王韬是这样解释的:“或谓有国家者,弱即强之机,强即弱之渐,此乃循环之道也。”[8]大意为世间没有一成不变的事,世间万物皆为往复循环的,国家也是如此,暗含着报人王韬渴望以报救国的抱负。而“日报”二字最先也是由王韬提出的。有学者说:“1866年,王韬首次提出‘日报’的概念,并认为‘日报’是知世界的重要窗楣。”[9]这便是《循环日报》名称的由来。
《循环日报》初创时,遵循“日报”的发行频率,除星期日外坚持每天发行。《中国新闻传播史》一书中介绍《循环日报》:“第一版为行情版,第二版为新闻版,新闻版又分为3栏:首录《京报》,次为‘羊城新闻’,又次为‘中外新闻’,第三版刊登航运消息和广告,第四版刊登广告和启事”。[6]因而可知,当时的《循环日报》已初具报纸的版式。王韬本人对中外新闻极为重视,因此他的政论文章大多出现在“中外新闻”一栏。《循环日报》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冠首一定有一篇王韬写的政论文章。
在王韬做主笔的10余年间,《循环日报》发展迅速。从发行范围来看,不仅受到《申报》等国内大报的转载,还受到外国人的肯定;从办报形式来看,有别于其他报纸,采用了日报这一较为新颖的类型;从报刊内容来看,王韬的政论文章对世人产生了深远影响,他在政论文章中表现出的维新思想甚至影响到郑观应等维新派代表人物。
四、王韬的新闻思想
与早年科举落榜时的愤懑批判思想不同,多年的书院工作经历和欧洲漫游带来的反思发生碰撞,王韬在《循环日报》创办后逐渐产生了自己独特的新闻思想。
(一)自由主义
有学者写道:“王韬是中国最早提出报刊言论自由之人。”[10]王韬自由主义新闻思想的提出与他早年的欧洲游历有关。游历欧洲期间,王韬惊叹法国自由融洽的社会风气,不仅如此,他还观察到英国报纸上的新闻都是“开诚布公”“必谨必速”,与清政府的言论压制极为不同。在欧洲的所见所闻打破了王韬从前对报纸和新闻的认识,于是他想到要以报救国。
创办《循环日报》后,王韬极力呼吁清政府能够听民声、通民意,他敢于向封建言论发起挑战,要求清朝统治者放宽言禁,允许各省会创办报纸。王韬的办报思想多见于他的政论文章。在《论日报渐行于中土》《论中国自设西文日报之利》《论各省会城宜设新报馆》3篇文章中集中阐述了其自由主义的办报思想。在《论各省会城宜设新报馆》这篇专论中,他指出办报要“直陈时事,无所忌讳”,“若直陈时事,举其利弊,不過欲当局采择之而已”,以便形成“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的清议之风。[11]文章中虽然没有明确出现“民主”“自由”这样的字眼,但却包含了丰富的自由主义新闻思想。这在清末高度集权时期是难能可贵的。遗憾的是,在那个黑暗大于光明的年代,腐朽专制的清政府早已无可救药,王韬在中国发展自由主义新闻思想的希冀终究成空。
(二)通上下,贯中西
王韬还十分重视报纸的上下通达和中西贯通的作用。游历欧洲期间,他便留意到西方帝国的繁荣与其上下通达的政治特点密切相关,而当时的清政府则完全不同,“堂帘高深,舆论隔阂”是它的显著特点。因此,王韬认为上下通达是英国国力强盛的主要原因,王韬说:“日报之设创自泰西各国,故所以广见闻,通上下,俾利弊灼然无或壅蔽,实有裨于国计民生者也。”[12]张海林在《王韬评传》中这样评价王韬通上下的新闻思想:“王韬认为,报纸具有博采群言,兼收并蓄的作用。他断言,一旦中国上下一心,联结一体,中国将无敌于天下。”[1]
此外,王韬还指出:清政府应积极对外开放、兼容并包,不应闭关锁国、骄傲自大。王韬认为,长期的闭关锁国使得清政府盲目自信,常以天朝自居,却忽略了早已被先进的西方国家甩在身后的事实。不了解西方国家的实力也是受到西方国家凌辱的重要原因,因此报纸应兼具通上下和通中外的作用。
(三)文人论证
黄旦教授说:“王韬首先开启了中国文人除了科举以外的,通过以报议政,以报参政,乃至于以报通达政坛,从而掌政主政的道路。”[13]王韬无疑开了文人论政的先河,可以说,他对报纸寄予厚望,希望能以报救国,能够凭借自己的文字来唤醒统治者的愚昧。他甚至将报纸的地位置于国家之上,希望民众能够重视报纸,人人读报是他的美好愿景。他认为办报可以使他的平生见解得报抒发,进而可影响国家政治。
五、结语
从业40余年,王韬的一生起起伏伏:从经历家族没落、报国无门、亲人离世、流落香港,到受到麦都思、理雅各等传教士的赏识、游历泰西各国数载、创办极负盛誉的《循环日报》、重返故土,他的身体和思想一直在路上。他倡导自由主义思想;重视报纸广见闻、通上下、贯中西的作用;开文人论政的先河,他是思想的巨人,在《循环日报》这片沃土上播种。反观当下,部分媒体违背马克思主义的新闻思想,无视客观公正的报道原则,其职业操守与新闻思想还不及百年前的王韬。新闻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应当始终秉承马克思主义的新闻思想,为正义发声、为人民发声。
参考文献:
[1] 张海林.王韬评传[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162,157.
[2] 王韬.韬园尺牍[M].中华书局,1959.转引自:吴琼.从鄙夷到至爱:王韬报人职业意识的演变[J].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8(01):98-101.
[3] 吴琼.从鄙夷到至爱:王韬报人职业意识的演变[J].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8(01):98-101.
[4] 王立群,余三定.沟通与引导——王韬新闻理论初探[J].学术界,总第188期,2014(1):201-311.
[5]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M].北京:中国新闻出版社,1985.转引自:王立群,余三定.沟通与引导——王韬新闻理论初探[J].学术界,总第188期,2014(1):201-311.
[6] 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66.
[7] 王韬.弢园文录外编[M].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转引自:吴琼:从鄙夷到至爱:王韬报人职业意识的演变[J].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8(01):98-101.
[8] 王韬.弢园文录外编[M].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转引自:王立群,余三定.沟通与引导——王韬新闻理论初探[J].学术界,总第188期,2014(1):201-311.
[9] 萧永宏.王韬与《循环日报》:王韬主持《循环日报》笔政史事考辨[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5.转引自:吴琼.从鄙夷到至爱:王韬报人职业意识的演变[J].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8(01):98-101.
[10] 龙波.王韬自由主义新闻思想的产生与发展——以《循环日报》为例[J].新闻传播,2017(19):38-39.
[11] 王德余.王韬自由主义新闻思想探析[J].新闻世界,2010(04):91-92.
[12] 夏良才.王韬的近代舆论意识和《循环日报》的创办[J].历史研究,1990(02):157-168.
[13] 黄旦.王韬新闻思想试论[J].新闻大学,1998(03):69-72.
作者簡介:王梓涵(2000—),女,山东淄博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新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