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云
漫步于苏州古城的大街小巷,总有一两栋建筑显得与周边“格格不入”,一眼便知,是上了点年头的老宅。再看第二眼,“这房子细节做得灵,马赛克地砖肯定是进口的。房子到底是啥人的?”即便知道了原业主身份,可能也丁点儿不了解,但没关系,对某段文化历史的深入,可能就来自于类似的深挖“八卦”。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更重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
根据桂涛、何俊萍在《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的价值认定与探析》一文中探讨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多产生于20世纪。在社会巨变、国家日新月异的大背景之下,这一类建筑多与政治活动、社会活动有紧密联系,在历史、艺术和科学等方面有重要价值。
从历史久远度来看,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诞生年代并不久远,其稀缺性在于历史事件或著名人物。其次建筑规模、建造工艺都受到时代影响,其建筑价值并不仅集中于建筑物本身,更包含它们的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同时作为建筑,从可持续观而言,它们本身是可利用的资源。
姑苏古城内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体量非常大。细分之下,涉及类型也多。此前谈到工业遗产时,曾谈及工业建筑及附属物,包括雷允上诵芬堂药铺、老大房旧址这类,它们同时也归于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一项。
此外,这一项里还有多类内容,有陈去病墓这样的名人墓,彩云桥这样的交通道路设施,更生医院旧址、博习医院旧址等医疗卫生建筑,救世堂、使徒堂、报国寺、圣约翰堂等宗教建筑,更有大量近现代的典型风格建筑或构筑物、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机构旧址、文化教育建筑及附属物、名人故旧居和传统民居等。
古城近现代建筑
不止一点点
东善长巷一带,旧时是船场所在地,巷子在船场东面,巷子里有奚鹤鸣故宅,属典型风格建筑或构筑物类。奚宅为两层走马楼青红砖洋房,屋主奚鹤鸣是民国初期的颜料行业主。洋房东边儿还有一个像土墩一樣的街心花园,或许原本是洋房附属花园。
从东善长巷走养育巷,沿途可见使徒堂,即属宗教建筑类,1991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使徒堂原为美国中华基督教会(长老会)所属教堂,创建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是苏州历史上最早的基督教堂之一。主体建筑礼拜堂坐东朝西,平面呈长方形,为砖木结构青砖青瓦两层楼房,楼上大礼堂,可容纳500人做礼拜。西南角楼梯间处向上升起一层,为方形钟楼。
养育巷过长春巷往北,走不了几步便是属传统民居类的救国里。这是一套仿上海里弄式石库门公共住宅建筑群,由苏州名流张一麐建于上世纪30年代初,正值“九·一八”事变之际,取名“救国里”。现存六幢二层建筑,育砖外墙,石库门,内为三合院布局。2004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项中,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机构旧址一类,难免不想到西中市德馨里14号的中国银行旧址,民国三年(1914)1月在这里开设中国银行苏州分号。隔壁,西中市德馨里6号是严家淦旧宅,属名人故旧居类。这栋二层外西内中风格的楼房,原属中国银行。民国二十二年(1933)中国银行迁出后,被严家淦父亲购得。严家淦是吴县东山人,曾就读于桃坞中学,从金融起家步入政界。解放后,严家淦旧宅曾做过书场和大中南旅社,现为民居,2005年被列为苏州市控制保护建筑,2019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人文、时政
背后的故事密不可分
谈及严家淦上过的学校,就去看看桃坞中学,在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项中,其属文化教育建筑及附属物类。桃坞中学最著名的校友之一是钱钟书。而对古城长大的后人来说,一说苏州市第四中学就会恍然大悟,校门开在宝成桥街8号。
光绪二十八年(1902),美国基督教圣公会在桃花坞廖家巷东头,租用民房开办圣公会中西学堂。第二年,圣公会买土地建造校舍,学堂迁入宝成桥街位置。民国至抗战前夕,又陆续建造了一批砖木混合结构西式校舍,包括教堂、体育馆、实验室、校长和教师办公室、教师住宅等。今天,除体育馆和教堂已拆除,原校其他建筑尚属保持完整。
与宝成桥街垂直的,还有一条宝成桥弄,宝成桥弄还有一条与宝成桥街平行的支巷,李仲公故居“藏”那里,也属名人故旧居。
李仲公是贵州贵阳人,历任过蒋介石的秘书长、国民政府交通部次长、立法院立法委员等职。蒋介石在北伐初期的重要政论、文告等文字,绝大多数出自他的手笔。而他的胞弟李侠公,曾出任黄埔军校特别官佐。1950年受党的委派和周恩来总理的嘱托,回贵州主持重要工作。
宝城桥弄的房子建成后,李仲公迁入,直到1949年他和胞弟先后离开苏州赴北平。李宅是日式平房,风格或与兄弟俩曾先后留学日本的经历有关。现为私宅,内部修葺得很有模样。
作为古城保护对象之一,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与人文、时政等密不可分,能充分反映出近现代的社会活动与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