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仿富
摘要:体育学科是强健学生体魄、助力学生较好发展的一门学科,小学体育教师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积极地在教学中贯彻和落实素质教育理念,全面的提升对体育学科课堂教学的重视力度,并积极地对当前体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不断地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对策,继而全面的改进和完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实现有效体育课堂教学。本文将就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讨论。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问题;对策;探索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1-136
当前,体育课堂教学中存在不少的问题,如忽视备课工作、不重视实践教学、忽视教师指导、针对性不强等,使得体育课堂教学效益和质量得不到有效的提升,也不利于学生体育学科素养的培养,还需要小学体育教师积极地树立问题意识,不断地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进而全面的完善体育课堂教学。本文将在探索体育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就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进行讨论。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体育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其一,忽视备课工作。部分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对备课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且在备课实施过程中备课效益不高、教学目标设计不合理等,影响到后续的体育课堂教学。其二,重理论、轻实践。体育学科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科,但在实际的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部分体育教师往往重视理论讲解而忽视实践教学,使得最终的体育课堂教学目标没有较好的达成,也不利于学生体育综合素养的培养。其三,忽视教师指导。体育学科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学科,需要教师积极地强化指导,但是从实际的体育课堂教学来看,部分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忽视课堂指导,使得学生最终的学习效果打了折扣。其四,教学针对性不强。在课堂教学中部分体育教师往往采用大水漫灌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而忽视对不同能力和水平学生的关注和关心,继而导致班级两极分化现象扩大化,影响到最终的教学效果。以上就是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几个方面问题,影响和制约着体育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需要体育教师对此进行认真分析和解决,以不断强化体育课堂教学实施。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做好教学准备工作
还需要小学体育教师全面理解有效备课对于体育课堂教学的影响,积极地树立教学必备课的思想和意识,同时积极地强化备课实施,进一步提升备课工作的开展效益和质量,真正的为后续的体育课堂教学做好充分化和扎实化的准备工作。
例如,在学习《脚背正面踢球》小节内容时,首先,教师可以借助师生互相对话交流的形式对班级每个学生的体质、体育学习兴趣、体育知识储备量进行了解,还可以通过体育小测试的形式对不同学生的体育综合素养进行把握,也可以通过课堂观察和教学评价的方式对班级学生进行更加精准化的把握。其次,体育教师可以对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认真化和细致化的研究,并积极地通过观看其他优秀教师的教学设计、网络公开课、电子教案等,对教材的知识点组成、教材重难点进行精准化和全面化的把握,进而较好的把握教材。最后,设计教学目标。对于教学目标要让课堂的教学目标设计更具有概括性、针对性和启发性。如该节课的教学目标可以设计为:了解脚背正面踢球的作用;掌握脚背正面踢球的技术动作规范;能够有效运用脚背正面踢球技术进行足球活动等,为后续的教学指引方向。
(二)做到理论实践结合
还需要小学体育教师进一步理解体育学科特点,积极地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思想和理念,有效的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掌握厚实理论基础的前提下积极地强化实践学习,真正的落实素质教育目标,助力每个学生的发展和提升。
例如,在学习《篮球运球》模块内容时,一方面,教师要强化理论教学。如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对该节课的知识体系进行清晰化和具体化展示,还可以借助PPT课件对具体的知识点进行形象化讲解,继而让每个学生对篮球運球的作用、意义、技术动作规范等进行学习和把握。另一方面,要强化实践教学。如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有效对篮球运球进行分步讲解,还可以借助微课视频的快进、暂停和重播功能,给予学生更加精准化和有效化的技术动作操作示范,同时教师还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强化实践练习,继而在理论结合实践教学中助力学生体育综合素养的全面化培养。
(三)全面强化教师指导
还需要小学体育教师积极地理解体育学科技术性强的特点,积极地在教学中强化对学生的指导和帮扶,有效地解决学生在体育课堂学习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积极地提升学生的体育学科素养,继而强化教学实施。
例如,在学习《50米快速跑》小节内容时,体育教师要积极地强化自身指导。一方面,要指导学生技术动作。如在讲解50米快速跑技术动作要领时,教师精准化进行动作讲解,像要求学生要蹬摆协调,跑的自然,同时做俯卧撑的时候手臂要弯曲到位,腰不下塌,此外还要快速反应,以摆脱追击等等,同时边指导边进行示范,让学生较好的把握技术动作要领。另一方面,要给予学生鼓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地给予学生鼓励,引导学生一步一个脚印的进行技术动作的学习,引导学生在训练中可吃苦、肯下功夫,逐渐的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进而有效的强化学生在体育课堂的学习。
(四)充分做到因材施教
还需要小学体育教师积极地改变以往那种大水漫灌的教学模式,有效的树立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同时积极地结合不同学生的基本特点,有效的强化对不同学生的关注和关心,继而让每个小学生都能在体育课堂的学习中有所得、有所获,助力体育课堂教学效益的不断提高。
例如,在学习《篮球投篮》小节内容时,一方面,教师要积极地强化对学情的把握,如每个学生的体育基础知识储备、个人学习能力、体质等,并在此基础上合理地将学生进行学习层次划分,为后续的分层教学实施助力。另一方面,要落实因材施教目标。如体育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生能力的不同合理的设计学习任务,并在训练量、训练强度等方面也要体现差异性,并积极地给予学生差异化的学习指导,继而强化体育课堂教学。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教师要积极地树立素质教育理念,进一步提高对体育学科课堂教学的重视力度,并积极地联合其他优秀的体育教师同行全面探索和研究提升教学效益的对策,同时在具体的体育课堂教学实践中做好教学准备工作、做到理论实践结合、全面强化教师指导、充分做到因材施教等,不断地解决体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而实现有效体育课堂教学实施。
参考文献
[1]杨大明,阮国耀.浅谈如何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22):161-163.
[2]邱林花.浅谈如何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J].中外企业家,2020(17):196-197.
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县天场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