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科
摘要:文言文是高中阶段语文学科最主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学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文言文的学习。但长期以来,学生由于知识基础的薄弱和学习方法的单一,对文言文的学习主要停留在背诵上,而缺乏对文言文的内容进行准确的理解、生动的感受、以及深入探究的能力。因此,教师一方面要拓宽文言文教学的广度,另一方面要加深文言文教学的深度,让学生通过详细理解文言字词含义、生动感受文本画面、广泛了解文化常识等方式不断提高文言文学习能力。
关键词:高中;文言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3-121
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主体内容之一。文言文的教学主要包括对文言字词含义的解读,对文本段落的翻译,对文本思想情感的感受以及对文本中传统文化的解读等方面。而在过去的教学中,一方面由于学生过于追求学习的速度,经常只是简单的对文言文进行背诵。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倾向于将文本有关的知识与答案向学生直接灌输,阻碍了学生对文言文的深入感受与探究。因此,创新文言文教学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文言文学习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向。下面,笔者就具体谈一谈提高学生文言文学习能力的方法。
一、详细解读字词,准确理解文本
文言文首先在语言形式上和现代汉语有着很大的差别。学生在阅读时会见到很多的文言字词,进而产生理解的障碍。同时在学习中,学生对文言字词的理解过于空泛与模糊,难以形成牢固的文言文字词基础。因此,教师首先要从详细解读文言文字词开始,让学生逐字逐句的对文言文进行详细的理解,不断巩固学生的知识基础。
例如,在学习《鸿门宴》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文本中的文言字词进行详细的学习。比如,在阅读“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一句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句子中“军”的含义。当学生只能大体认为“军”与行军、军队有关时,教师首先可以让学生明确军的词性为动词。其次告诉学生“军“”是驻扎的意思。以此让学生对本句的含义进行具体的理解。又比如,对于“旦日飨士卒”一句中的“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字中的部首“食”进行观察,从而首先让学生联想到“飨”与食物有关。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到“飨”是用酒食来招待人的意思。从而让学生对本字的字意进行生动理解。又比如,对于“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中的“亡”,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亡还有什么意思呢?”之后,教师可以举出追亡逐北、亡羊补牢等例子,让学生了解到“亡”还有落败的士兵、丢失的含义。从而帮助学生进行归纳记忆。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能够详细的理解文言字词的含义,形成牢固的文言文学习基础。
二、感受文本画面,生动理解文本
在过去的教学中,学生对文言文的内容进行了解主要是通过反复的阅读文字来实现的。这样就造成学生的学习过程非常枯燥,难以理清文本的头绪,获得深刻的印象。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文本内容想象成具体的画面,从而将自身的情感与文本的画面进行融合,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不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例如,在学习《赤壁赋》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的方法对文本进行生动理解。比如,教师可以与学生交流:“作者在游览赤壁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呢?”学生通“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等段落能够想象到作者在月亮初升,清风拂面的夜晚遨游赤壁时所产生的欢快悠然的心情。同时也让自身获得愉悦的阅读感受。又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作者对于曹操这一历史人物的态度是怎么样的呢?”学生阅读“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而今安在哉”等段落,能够想象到曹操驰骋天下,平定四方叛乱,建立伟大功勋的过程。从而体会到作者对曹操产生的敬佩之情。同时,学生可以想象到赤壁之战时曹操大败而归的场,体会到作者对于曹操的惋惜。另外,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辅助学生进行更为生动的想象。比如,对于“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等描写音乐的段落,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播放生成哀怨的音乐声,让学生对文本的意境进行深入体会。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能够将深奥的文言文内容转化为生动具体的画面,获得丰富的阅读感受,不断提高对文本的理解能力。
三、拓展相关知识,深刻理解文本
文言文创作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关系到很多的文化传统以及历史事件。学生由于知识素养的欠缺,难以对文本的思想内涵进行深刻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对与文本有关的历史文化常识进行广泛的拓展,从而拓宽学生解读文本的视野,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刻理解。
例如,在学习《荆轲刺秦王》时,教师可以进行丰富的历史文化常识拓展,促进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刻理解。比如,教师可与学生交流:“荆轲为什么一定要刺杀秦王呢,太子丹为什么对荆轲的态度这样的友好呢?”在学生疑惑时,教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史记》等历史典籍。学生能够了解到在战国中后期秦国的国力已经非常强盛,而弱小的燕国时刻有被秦国吞并的可能。因此燕太子丹竭力支持荆轲前去刺杀秦王。从而让学生对故事的写作背景进行更为深入的了解。又比如,教师可以与学生交流:“荆轲具有怎样的精神形象,在历史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有关荆轲的文学作品。学生能够通过陶渊明的“其人虽已没,千载有馀情”以及其他诗人的作品体会到后代文人学者对于荆轲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精神的赞颂。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能够借助相关的课外知识站在不同角度对文本进行深入的探究,获得丰富而深刻的阅读感受,有效提高对文言文理解的深刻性。
综上所述,文言文具有语言深奥,内容丰富,内涵深刻的特点。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可以引导学生详细理解文言字词的含义,促进学生对文言文文本的准确理解;其次可以引导学生对文本画面进行想象,深入感受文本内容。另外还可以通过知识拓展的方式促进学生进行深入探究,对文本获得深刻理解。
参考文献
[1]姚渊. 高中文言文閱读的“三读”与“三析”初探[J]. 教育教学论坛,2013(27):193-194.
[2]张艺培,李晓丽. 浅析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文言文教学策略[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28(06):90-9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