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群力
毛泽东早在1925年年末撰写的《〈政治周刊〉发刊理由》一文中,振聋发聩地提出:“为什么要革命?为了使中华民族得到解放,为了实现人民的统治,为了使人民得到经济的幸福。”1929年1月他又提出:“每个共产党员对争取群众的观念,要如和尚念‘阿弥陀佛’一样深刻,随时都要叨念‘争取群众’。”当年我们党和苏维埃政府一切工作都从群众的角度出发,土地、劳动问题甚至柴米油盐问题都列入了议事日程。苏维埃政权是真正广大民众的政权,中国共产党建设中央苏区红色政权,孕育了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雏形。
毛泽东指出,看一个人是不是共产党人,就看他是不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说话做事。邓小平也说过,只有心中装着人民群众,党员干部才会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
人民是执政的最大底气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19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偏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党的十八大后,中央出台了“八项规定”。仅仅600字,就抓住了广大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最关注、反映最强烈、与人民群众现实生活联系最紧密的问题,甚至是过去都认为是一些小事也不是事的“事”,现在都是“事”。抓早抓小,抓住不放,一抓到底,做到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绝不流于形式、走过场,刮一阵风,雷声大雨点小,雨过地皮湿,绝不会松口气、歇歇脚,感觉抓得差不多了、该收手了,也绝不是虎头蛇尾,轰轰烈烈开始,无声无息结束。
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13年就批评有的地方在环境整治中涂脂抹粉、“一白遮百丑”。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指出,坚决防止和纠正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不用心、不务实、不尽力,口号喊得震天响、解决起来轻飘飘的问题。针对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例如会议多、文件多、检查多、考核多、评比多,文山会海,迎送往来,基层干部忙得上不着天,下不着地,脚打后脑勺,忙得不可开交,叫苦不迭,苦不堪言。对基层集中“减负”,让基层干部从“文山会海”、迎送往来中真正解脱出来,轻装上阵,放手一搏,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之中。
干部必须干事
中央《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强调,“坚持优者上、庸者下、劣者汰……对不担当不作为的干部,根据具体情节该免职的免职、该调整的调整、该降职的降职”。坚决查处政治麻木、办事糊涂的昏官,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懒官,推诿扯皮、不思进取的庸官,以权谋私、蜕化变质的贪官。《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党内法规也有明确规定:领导干部不敢担当、不负责任、乱作为、不作为、不会为、慢作为、假作为等问题,要严肃问责追责。我们不仅要“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干好事、干实事,干大事”,而且还要“不出事、不乱事、不坏事、不滋事、不闹事、不惹事、不犯事”。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常思“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时刻牢记初心使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一件件困扰群众的“烦心事”办成“暧心事”,要办到心坎上:把一条条令群众堵心的“堵心路”变成“连心路”,要积极推动各项惠民政策落地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产党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人民群众什么方面感觉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我们就在哪方面下功夫,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关注民情、致力民生。广大党员干部应积极走进工厂车间、田间地头、居民社区,成为群众身边的贴心人。要与群众同围一张桌子、同坐一条板凳,面对面、心贴心地交流谈心,全面及时准确了解掌握群众所急、所需、所盼。坚守人民立场,回应群众关切,解决百姓疾苦。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上海考察时指出,第二批主题教育重点在基层,在群众家门口开展,更要求真务实,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让群众感受到新变化新成效。开展主题教育不能学归学、说归说、做归做。按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最新印发的《关于整治“景观亮化工程”过度化等“政绩工程”“面子工程”问题的通知》的要求,要聚焦服务群众不到位问题,把群众的难点、痛点、堵点作为工作的切入点,围绕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养老、环境等问题,解决好群众的着急事、难办事、麻烦事、烦心事、揪心事,一件一件落实,一件一件办好,落细落小,抓紧抓好,真正把好事办好、办到群众心坎,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决不能因为我们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凉了人心、伤了民心。
群众利益无小事
民生工作离群众最近,同群众生活最密切。民生小事就是国家大事。小事连着民生,民生连着民心。看似家长里短的民生小事,实则是治国理政的大事。例如,近日,国家医保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关于将2019年谈判药品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乙类范围的通知》,让人民群众能够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是夯实民生之基的重点所在。2019年12月1日,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正式施行。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是重大民生工程,关系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特别在专项整治中建立长效机制,“当下改”与“长久立”结合,保畅通、赢民心。再如水利部多措并举让贫困人口吃上放心水。住建部专项整治住房租赁中介机构乱象,让群众租房更安心。工业和信息化部专项解决水电气网路等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下沉使用和日常维修养护问题。中央纪委国家监委连续公布三批专项整治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工作成果。
当前,扶贫脱贫攻坚战已进入决胜的关键时期和最后的冲刺阶段,越到最后时刻越要响鼓重锤,确保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决战决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打好脱贫攻坚战,要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聚焦深度贫困地区,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坚持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2019年全国两会上,“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焦点之一。紧接着,中央部委密集发声,扶贫脱贫反腐的查处力度加大。深度贫困地区扶贫脱贫,依然是扶贫脱贫攻坚路上的“拦路虎”“绊脚石”。取得扶贫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习近平总书记在《关键在于落实》一文中指出:“抓落实的工作必须抓得很具体很细致很扎实,这也是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优良作风的必需要求。在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许多问题客观地存在着,之所以看不到、想不到、抓不到,解决不了,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失之于‘粗’,失之于‘虚’,工作抓得不具体不细致不扎实。”抓好扶贫脱贫落实工作首先要落實“两个责任”。但在落实“两个责任”方面还不够扎实,与党中央脱贫攻坚决策部署上还有差距。我们要进行全方位“把脉问诊”,精准点穴,找准定位、靶心施策,对症下药,要瞄准问题发力、聚焦问题攻坚,要敢打“硬仗”,啃“硬骨头”,敢攻“堡垒”,敢端“黑窝”,敢拔“保护伞”。全面提升扶贫脱贫工作精准度,确保扶贫政策落地、扶贫资金安全。